一、百日咳的病因
1.传染源
病人,包括非典型、轻型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传染期是起病开始的第1~3周,发病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潜伏期已有传染性,因此时已有细菌从呼吸道排出。
2.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包括病人咳嗽、打喷嚏以及说话时鼻咽部的分泌物,如被易感者吸入后可致病,以家庭内传播较多见。一般不通过间接接触而传播。
3.易感性与免疫力
普通人群易感,以婴幼儿易感性最强。6个月以下婴幼儿发病率很高,新生儿亦可发病,因母体缺乏足够的抗体传递给胎儿。按常规进行预防接种,较大儿童或成人可感染百口咳,近年来国外报告不少经细菌学证实的成人百日咳患者,其中医护人员及儿童保育员发病率较高。以往百日咳发病较广泛,病后的儿童反复接触本病患者或带菌者,故目前不少儿童时期的百日咳患者可发生第二次感染。当百日咳发病率下降后,因长期无接触,故丧失对百日咳的免疫力。
二、百日咳的症状是什么
1.炎症期(卡他期):约1~2周。起病初为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如低热、流涕,1~3天后,上述病态缓解,但咳嗽不减,且日渐加重,尤以夜间为甚。此期传染性最强,治疗效果亦最好,但易漏诊。
2.痉咳期:持续时间约2~6周或更长。本期特点是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主要因百日咳杆菌内毒素刺激咳嗽中枢所致,多数是自发的,亦可形成条件反射。痉咳时表情痛苦,面红耳赤,涕泪交流,舌向外伸,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身体弯曲缩成一团,极为痛苦。病儿可连咳十几声或数十声,而致缺氧紫绀,此时患儿不得不吸—长气,但声带仍处于紧张状态,吸入的空气经过痉挛的声门时而发出“鸡鸣”样吸气声。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吐出黏液性痰而停止,并常伴有呕吐,夜间发作频繁。痉咳重者可有咳血、颜面浮肿、结膜出血、鼻出血、舌系带溃疡等。肺部可无体征或闻及干罗音。新生儿和幼婴儿声门较小,痉咳时声门完全关闭,加上粘稠分泌物的窒息性发作,如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成人及年长儿可无典型的痉挛性咳嗽表现。严重者因脑缺氧而抽搐。如无并发症2~6周痉咳嗽次数减少而转入恢复期。
3.恢复期:痉咳次数减少,鸡鸣样吸气声消失,持续2~3周后咳嗽好转,如有并发症病程延长。
三、百日咳的检查方法
一、检查
1、血液检查在卡他期末及痉咳早期白细胞计数高达(20~40)×;109/L,最高可达100×;109/L,分类淋巴细胞在60%以上,亦有高达90%以上者。
2、细菌培养目前认为鼻咽拭培养法优于咳碟法。培养越早则阳性率越高,卡他期培养阳性率可达90%,发病第3~4周阳性率仅50%。在阵咳时或阵咳后采样阳性率较高,若培养基中含青霉素可以减少其他细菌生长,更有利于百日咳杆菌的生长。
二、血清学检查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目前多采用百日咳杆菌毒素和丝状血凝素作抗原来检测百日咳特异性IgM抗体,可作为早期诊断,阳性率达70%。恢复期血清阳性率增高,尤其对细菌培养阴性者更有意义。
(2)酶联斑点蛋白印迹法:采用抗百日咳毒素单克隆抗体进行酶联斑点蛋白印迹法检测百日咳患者鼻咽分泌物中百日咳毒素,特异性高,可作为早期诊断。
(3)单克隆抗体菌落印迹法:抗百日咳杆菌脂多糖和丝状血凝素单克隆抗体菌落印迹ELISA检测百日咳杆菌,48h即可在*纤维素膜上出现清晰蓝色斑点阳性印迹反应,可作为早期诊断。
四、百日咳的保健方法
预后:3个月以下婴幼儿预后差;并发百日咳脑病或支气管肺炎者预后不良;原有心、肺疾病预后差。
护理:保持环境安静、清洁,不要在室内吸烟,提高湿度。发作间隙时可以补充少量营养。出生未满6个月或同时引发其他疾病的儿童病情容易加重,需要住院接受治疗。特别是3个月未满的婴儿,由于呼吸停止而会导致猝死。
【药膳食疗】
1,卜蜂蜜饮:
[原料]白萝卜1个(100~120g),蜂蜜5~10mL。
[制法]白萝卜洗净,去皮,切细,捣烂,放榨汁机中绞汁15~25mL,用蜂蜜调匀即成。
[功效]疏风祛邪,宣肺止咳。适宜初咳期。
[服法]1次服完,1~2次/d,连服3~5日。
[原料]鲜鱼腥草30~50g,紫苏叶10~15g,绿豆、粳米各30~60g,冰糖15~30g。
[制法]将鱼腥草、紫苏叶分别择洗干净,水煎20分钟后,去渣取汁,再煎30分钟,共取浓汁150~300mL,适量清水和绿豆、粳米共煮为粥,待粥熟时加入冰糖溶化调匀即成,待温服食。
[功效]疏风祛邪,宣肺止咳。适宜初咳期。
[服法]1~2次/d,连服3~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