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斑狼疮病人不能吃的东西有什么
1、肉类及海鲜类红斑狼疮禁忌食物:
肉类:羊肉、狗肉、鹿肉、马肉、驴肉等性温热,红斑狼疮患者不宜食用;胆固醇高的红斑狼疮患者,应禁食动物内脏、蛋黄、带鱼、猪脑等。
海鲜类:鱼虾螃蟹等海鲜类食物,可能引起部分红斑狼疮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或引起病情复发,最好避免食用。
2、油炸类红斑狼疮禁忌食物:
红斑狼疮病人因胃肠道有炎症病变,消化吸收功能差,而油炸食物燥热不易消化,可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伤脾胃加重病情。
油腻食物脂肪含量高,而红斑狼疮病人血管有病变。红斑狼疮病人多肾脏病变,患者饮食以清淡为宜,不可过咸,如食盐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增加体内水,钠潴留。
3、果蔬类红斑狼疮禁忌食物:
水果类:有光过敏的红斑狼疮患者禁食无花果;过敏体质患者慎食菠萝、芒果、杨梅;高钾患者应少吃橘子、香蕉等。
蔬菜类:香菜、香菇、芹菜、紫云英等属光敏性食物,凡有光过敏的红斑狼疮患者,不宜食用。胡椒、辣椒、大蒜、葱、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食用。菠菜可能增加狼疮性肾炎的蛋白尿、管型尿;花菜可能加重脱发,也不宜食用。
此外,红斑狼疮患者还应忌食高苯氨类蛋白食物,如牛肉、乳制品、豆腐皮、松鱼干,少吃豆氨酸的食物,如蚕豆、大豆类食物,因这些食物有可能诱发和促使病情恶化。
二、红斑狼疮患者饮食需要注意哪些
1、注意不吃羊肉、狗肉、马肉、鹿肉、驴肉。这类肉食品性温热食,用后不仅会加重系统红斑狼疮病人的内热症状,而且临床上发现有个别病人吃了这类肉类病情加重,造成不良后果。
2、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狼疮性肾炎病人长期有蛋白从尿中丢失,故应及时补充。较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有牛奶、鸡蛋、瘦肉、鱼等。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对防治系统红斑狼疮的某些症状大有裨益,应多加补充。
3、注意有的保健品对系统红斑狼疮病人非旦无益,反而有害。如人参、西洋参、绞股蓝及其复方制剂,因含人参皂甙,既能提高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又能提高人体的体液免疫,这对非系统红斑狼疮的人确实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但对系统红斑狼疮病人,由于这类保健品提高了免疫球蛋白,使免疫复合物增多,激活了抗核抗体,从而可加重或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
4、注意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药品和食品。紫河车(胎盘)、脐带、蜂皇浆等。
三、红斑狼疮出现后如何护理
一、重病护理:发热病人按高热扩理常规,测体温每日4次,可作物理长温。反复检查常规和血培养。仔细检查有否感染病灶,一定要排除感染。某些影响骨髓的退热药要尽量避免使用。大量心包积液,心动过速、心肌受损者要卧床休息,头部抬高。转氨酶升高者排除肝炎后可不必隔离。低蛋白血症有腹水要记录腹围,每1-2次,记录24小时的尿量或出入量。
要补充白蛋白,高蛋白饮食并低脂盐饮食,肾功能不全而肌酐,尿素氮增高者要控制蛋白质摄入,尤其是减少豆类摄入,并增加碳水化合物。肾功能、血清蛋白、电解质、血气分析,心电图要随时观察,肺部损害者要少接触外界,预防感冒和感染,感冒和感染时要及时控制,痰咳不出时要多用祛痰药,少用镇咳药。呼吸困难要及时吸氧,对出现严重呼酸代碱的呼吸衰竭者,做好支气管镜吸痰的准备工作。要防止褥疮、清洁护理、防止尿路感染、皮肤感染、口腔霉菌感染等。
二、心理护理:要常常安慰病人,乐观开朗,反复宣传狼疮是可以完全缓解的,是可以长期存活的,精神忧郁会加重病情。要正确地指导病人,配合治疗和日常保养,可直接向病人介绍病情,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一有改善,就鼓励病人树立信心,找家属谈话时,不要让病人产生疑惑,以为自己没有希望。
三、常规护理:按病情轻重,分内科三级护理常规。定时测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象细胞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者要每周检查1—2次。有感冒者,要随时检查白细胞和分类,有尿蛋白的每周检查2次尿常规,每周一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尿中自细胞增多,要查中段尿路培养和菌落计数,以排除尿路感染。告诉病人要避免日光照射,病室要消毒不要用紫外线,宜采用其它理化方法消毒。如臭氧灭菌灯、醋酸蒸气、苍术、白芷烟薰、菖蒲、野菊花蒸汽薰洗等。
四、哪些病因诱发了红斑狼疮
感染因素:感染,一些病毒感染也是红斑狼疮的原因,红斑狼疮的出现可能是受到某些病毒的感染。这些我们要了解,某些病毒能够诱发红斑狼疮,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格外的注意。SLE患者的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皮损中找到包涵体及类包涵体物质,血清中抗病毒抗体滴度增高,SLE动物模型NZB/NZW小鼠组织中可分离出C型病毒(慢病毒),并在肾小球沉积物中测得C型病毒相关抗原的抗体。故认为SLE的发病与某些病毒(特别是慢病毒)持续而缓慢的感染有关。
遗传因素:遗传是红斑狼疮发病的重要因素,具有红斑狼疮遗传因素的人,一旦遇到某些环境中的诱发条件,就会引发该病。遗传,这是红斑狼疮的发病原因之一。有携带红斑狼疮基因的人,在一些特定的环境里,很容易引发疾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不便。有家族病史的家庭中,患病的概率要大于正常家庭。
环境因素是红斑狼疮病因,包括物理方面和化学方面。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化学因素如药物,有一些药物可以引起药物性狼疮和加重红斑狼疮。其他在日常生活中,如饮食不当,吃了虾、蟹、韭菜、芹菜、蘑菇、无花果和一些豆荚类植物等,住进新装修的房屋,染发等都可以诱发红斑狼疮。
内分泌因素:红斑狼疮多发于育龄妇女,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几乎无性别差异。男性的睾丸发育不全患者常发生红斑狼疮,在红斑狼疮患者中无论男女均有雌酮羟基化产物增高。内分泌也是一种红斑狼疮的原因,内分泌,在很多红斑狼疮患者中,大多是育龄妇女,而在其它年龄段里,几乎没有性别的差异。红斑狼疮的发病可能与雌激素有关,很多患者多发病于育龄妇女。了解这点,大家在生活中要格外的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