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老人养生

老年久病卧床的饮食禁忌是什么 导致老人卧床的原因有哪些

导读:②脑卒中合并其他疾患:某些脑血栓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虽遗留轻瘫,但在此基础上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进行了下肢截肢术使病情加重而致长期卧床的情况称复合性残疾。

一、老人久病卧床的4种常见病因

 1、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是引起老年人久病卧床的首要病因(占50%以上):①重症脑卒中:患严重脑血管意外的老年人经过急性期治疗后虽挽救了生命,却遗留下神经缺损症状,影响肢体活动功能,包括失认、失行、深部知觉障碍所致的共济失调。双侧瘫痪或重症弛缓性瘫痪这种情况往往无改善或几乎无改善的希望,从而使病人长期卧床;②脑卒中合并其他疾患:某些脑血栓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虽遗留轻瘫,但在此基础上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进行了下肢截肢术使病情加重而致长期卧床的情况称复合性残疾。

 2、骨关节疾病

以下疾病可引起久病卧床:①骨折:骨折也是老年人长期卧床的主要原因之一(占20%),在卧床老人中由跌倒所致的股骨颈骨折最多,其次是股骨、肱骨、肋骨、脊椎与胫腓骨骨折。骨折后进行石膏固定卧床休息很容易促使肌肉或骨萎缩,造成关节挛缩或强直状态,使病人卧床不起;②骨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糖尿病骨关节病等发展至晚期引起关节变形强直,使病人活动受限,进一步导致卧床不起

3、高龄

长寿老人因多种疾病残疾和衰老的影响,近半数者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寿命延长而病残比例增加是久病卧床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衰老的原因,高龄老人即使是感冒也可引起卧床,并在短期内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发展成卧床不起

4、其他

其他疾病有:①老年性痴呆和重症精神病:老年性痴呆和重症精神病患者因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无人照管,常常引起长期卧床;②进行性疾病:某些疾病早期经治疗康复可能有效,但由于疾病呈进行性发展,病情逐渐加重,终于导致久病卧床,如脊髓侧索硬化、小脑萎缩症等;③跌倒后综合征:因跌倒后活动减少,导致关节强直和体力衰弱,进一步减少活动范围,最终卧床不起;④误用综合征:由于治疗或康复不当,如用药或手术错误、不符合神经生理学的偏瘫康复训练、按摩手法粗暴等均可导致久病卧床;⑤晚期肿瘤和器官功能衰竭:由于晚期肿瘤所致的疼痛、功能障碍和全身衰竭以及慢性疾病所致的晚期器官功能衰竭,使老年人卧床不起。

二、久病卧床老人在饮食方面的护理与禁忌要点

卧床的老年人各种机能逐渐减退,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营养应丰富:老年人从代谢方面来讲,合成降低,代谢增高,如出现肌肉萎缩等。这是因为蛋白质合成降低所致,所以饮食上注意优质蛋白的供给,如瘦肉、鸡蛋、奶等;还要注意维生素的供给,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既保证了维生素的摄入,同时也可以预防便秘。

2、种类应适当:因消化功能的下降,饮食宜低脂肪、低胆固醇、易消化。因牙齿脱落或吞咽功能的下降,食物可做得软烂些,含纤维多的蔬菜,可切得细碎一些,这样不用太多的咀嚼,即可咽下。并注意色、香、味,因为老年人的味觉减退,做一些平时爱吃的,色香味美,可以更利于其进食。

3、进食应安全: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疾病的原因,吞咽功能逐步下降,在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吃时尽量不说话,也不要催促其进食,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呛噎的发生。

4、温度应适宜:由于年龄增长,胃肠功能下降,食物不要太凉或太烫,食物太凉胃肠道受到刺激后引起腹痛、腹泻、胃痛等不适,食物太烫会烫伤口腔及食道黏膜,增加老年人的痛苦。所以食物宜温热适宜或由家人品尝合适后再让老年人进食。

5、次数应合理:卧床老年人活动少,胃肠蠕动弱,消化能力下降,宜少食多餐,这样既保证营养的摄入,也利于消化吸收。

6、饮水应保量:每天在正常进餐的同时,还要保证一定的饮水量。每天约1200毫升左右,约6杯左右。以白开水,矿泉水或淡茶水为宜,少量多次,不要等口渴时再喝,这样既有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也是预防便秘的措施之一。

7、老年久病卧床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避免使用辛辣、肥腻、坚硬、生冷、粘滑等有伤脾胃或不易消化之物。忌烟酒。

所以,通过上面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也就了解到了,老年久病卧床不能吃的食物。老年久病卧床不能吃的食物一般为:辛辣、刺激性的,肥腻的、硬的、冷的、粘的食物等等。除了饮食不能吃的食物,其实老年久病卧床还有很多吃了有益的食物的,如:香菇蘑菇、木耳等等。

三、老人6个特殊情况的护理方法

1、睡眠异常的护理

老年人一般需要较长的睡眠潜伏期,有时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白天喜欢上床休息或有较长的午睡,总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其中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多失眠、易醒、早醒,对失眠者鼓励其保持一定的生活规律,参加社会活动、户外活动,夜晚避免过度饮酒、饮含*的饮料及过饱饮食,建议白天短时睡眠,保持头脑清醒,晚上睡前温水泡脚,必要时合理应用an眠药,注意防摔伤,夜间不宜下床如厕,床旁需放置便壶。

 2、尿失禁、尿潴留的护理

夜尿频妨碍睡眠,尿失禁使老年人自尊心受挫,总之排尿障碍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痛苦和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护理应以有效排尿为目的,有条件者应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设置专用厕所,使其独立安心排泄;诱导排尿者,可用手按压耻骨上部,温水清洗外阴;留置导尿者,注意尿管管理,为防止因长期留置尿管而引起尿道括约肌功能丧失、膀胱挛缩及逆行性感染,注意无菌操作,并根据患者的尿意或膀胱充盈度决定放尿时间。

3、便秘

据统计在60岁以上的老人中,便秘者占33%左右,老人便秘多属于机械性便秘。主因:食物过于精细,缺乏机械和化学刺激物;如纤维素、食物过少,饮水不足,脂肪食物过少,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或环境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缺乏锻炼,久病卧床,过度激动等。因此应鼓励老人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适量饮水,多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要定时,要集中精力。经常按摩腹部增强结肠蠕动,必要时服用通便剂,从而预防并减轻便秘。

4、误吸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咽喉部感知觉减退,协调功能不良,吞咽反射降低,减弱了防止异物进入气管的反射性动作。容易发生食物误吸,症状可因食物大小而异。轻者可引起呛咳,重者发生吸入性肺炎,吸入较大异物阻塞气道可引起窒息而死亡。据文献报道,因误吸酸性胃液所致的化学性吸入性肺炎是ards的最常见原因,提示我们应重视老年人误吸的预防,以减少吸入性肺炎及意外窒息发生。护理时应注意:老年人进食不宜过急过快,进食后不宜立即平卧休息,而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min以上,避免胃内容物反流;咳嗽、咳痰、喘息者应鼓励其充分有效咳嗽,必要时吸o2,饭后不宜刺激咽喉部,如口腔护理、口腔检查、吸痰等;鼻饲者误吸时,现场急救尤为重要,一旦误吸,应协助拍背,使患者尽快咳出异物,亦可握拳放于患者剑突下向膈肌方向猛击上腹部,造成气管内强气流,使阻塞气管的食物咳出,必要时纤维支气管镜下吸出异物,以挽救生命。

 5、褥疮

老年人因长期卧床,皮肤长期受压,血液供应不足、营养不良,易发生褥疮,应注意保持床铺干燥整洁,定时变换体位,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创面,必要时理疗。

6、心理异常

老年人资历深,贡献大,经验多,在家有地位。退休后心理不适应,自尊心强、固执,易产生老而无用失落感、孤独、寂寞、烦恼、焦躁、健忘、唠叨、反应迟钝、食欲不振、恐惧疾病死亡等负性心理,这些负性心理必定降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发现患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常伴有情绪障碍,提示我们要特别重视老年人的情绪障碍,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尊重老人、说话语言通俗清晰、准确而缓慢,以诚挚而富有同情心和说服力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鼓励老人参加社会活动,与家属多联系相处,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倾诉,求助渠道更多的情感和经济支持,针对不同性格的老人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延缓心理功能衰竭,消除或减轻心理障碍,增加其心理健康。

四、老人久病卧床的4大护理误区

人们在生活中护理常年卧床病人有哪些常见误区需要尽量避免。

【误区一】让病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家里老人常年下不了床,儿女为了孝敬老人,喂饭、推轮椅,让老人什么都不用做,希望通过无微不至的照顾使老人尽快康复。让老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病人的康复并无益处。许多脑中风后遗症及偏瘫、截瘫的老人会变得“越来越懒”,因为这类病人的中枢神经受损后,脑细胞也会受损,一些人会出现智力下降或反应力减慢的情况。只有多活动,病人的肌肉才不会因为长期卧床而出现萎缩,活动对于受损神经的恢复也有好处。

【误区二】活动就是“捏捏肉”

康复过程中,医生都会要求病人多活动,但是许多人的活动方式是捏揉肌肉,这种“活动”除了对防止肌肉萎缩有一些帮助外,对疾病的康复作用微乎其微。真正的活动应该是活动关节,人体全身关节很多,仅手部就达28个,家人平时要帮病人进行关节的屈伸、旋转、弯曲等。因为卧床长时间不动容易造成人体关节粘连,从而导致疼痛的出现。

【误区三】翻身只要“翻过去”

长期卧床的病人要通过经常翻身来防止生褥疮,可是不少人帮病人翻身时会直接将病人推过去,有时用力过大会导致病人骨折。翻身时的动作要慢,切忌用力过大,一些瘫痪的病人会出现肌肉萎缩现象,如果家人在帮助病人翻身时用力太大,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肌肉拉伤甚至骨折。正确的翻身应该是托着病人的身体,遵照先上身后下身的原则,先从病人腰部侧翻,再扶着肩部和髋部,让其缓慢地滚动,然后达到翻身的目的。

【误区四】多吃药,快快好

为了让病人快好,家人会听信商家的宣传购买各种“特效药”。偏瘫、截瘫等疾病的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要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大家不要相信通过吃药能治愈偏瘫的“鬼话”。护理慢性病病人,耐心很重要。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