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儿荨麻疹治疗
(一)一般治疗
1.去除病因
最重要的是寻找和去除病因。详细的病史常较实验室检查更有意义,其次是系统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尽可能找出可疑的因素。急性荨麻疹应重点找食物、饮料、药物或感染等因素;慢性荨麻疹应重点找慢性感染灶、物理或精神等因素。
2.避免刺激
应使病人安静和休息。避免过热、过度兴奋和刺激、避免不必要的用药。注意饮食。
(二)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是治疗荨麻疹的主要药物,常用的有:
(1)氯苯那敏(扑尔敏):每日口服8~12mg,分2~3次服。因副作用小,应用普遍。
(2)氯雷他定:每日10mg,1次服。无镇静、嗜睡等副作用。
(3)特非那定:每日120mg,分2次服。注意对心脏的毒副作用,如心电图Q-T间期延妊、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
(4)盐酸西替利嗪:每日10mg,1次服。
(5)美喹他嗪(玻丽玛朗):每日10mg,分2次服。有较强的抗组胺及抗5-羟色胺作用,尚有抗胆碱能作用,并能调节逃走神经紧张性,对慢性荨麻疹及胆碱能性荨麻疹疗投更好。
(6)异丙嗪(非那根):每日25~75mg。抗组胺作用显著持久,副作用亦明显。
(7)羟嗪(安太乐):每日75~100mg。抗组胺作用强,并有抗5-羟色胺和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对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和胆碱能性荨麻疹效果较好。
(8)赛庚啶:每日4~16mg。有显著的抗组胺及抗5-羟色胺作用,对寒冷性荨麻疹疗效更好。
(9)依匹斯汀或依巴斯汀:每日10mg,1次服。
(10)地氯雷他定:每日5mg,1次服。
为提高疗效,上述抗组胺药物可交替或联合使用。
二、婴儿荨麻疹的病因
与荨麻疹有关,有时与它同时出现的一种症状称为血管(神经)性水肿,后者出现的面积较大且累及皮下较深的组织。二者均属于过敏反应的一种类型,只局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病因可能与变应原、药物有关或病因不明。常见的变应原有:药物、昆虫螫伤或咬伤、脱敏注射以及某些食物,特别是蛋类、牡蛎、坚果和水果。有时吃很少量食物就会立即出现荨麻疹,有时则在大量进食某种食物(如草莓)后出现。荨麻疹也可以在病毒感染,如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风疹后出现。
反复发作超过数周或数月的荨麻疹很难明确病因;有时可能永远找不到特殊的原因,偶尔无意识地长期使用某种食物添加剂、药物或其他化学品可能与此有关。例如,防腐剂、染料和其他食物添加剂,牛奶中极微量的青霉素(治疗母生感染)以及某些非处方药。有少数的慢性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甲亢或感染)与荨麻疹同时并发。虽然怀疑与心理因素有关,但未得到证实。
三、婴儿荨麻疹的症状是什么
1.急性荨麻疹
起病较急,皮肤出现大小不等之风团样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退,瘙痒剧烈,愈后不留痕迹。微血管内血清渗出急剧时,压迫管壁,风团呈苍白色,皮肤凹凸不平,呈橘皮样。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此起彼伏,不断发生。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心悸、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体克症状。部分可因胃肠黏膜水肿而出现腹痛,剧烈时颇似急腹症。气管、喉黏膜水肿时,出现呼吸用难,甚至窒息。若伴高热、寒战、脉快等全身中毒症状时,应特别注意有无严重感染如败血症的可能。
2.慢性荨麻疹
风团损害反复发作,时间持续1~3个月以上。有的有时间性,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的则无一定规律性。大多数患者找不到病因。
3.特殊真型的荨麻疹
(1)皮肤划痕症:也称人工性荨麻疹,是指甲在皮肤上划痕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局部隆起,呈现风团性划痕。
(2)寒冷性荨麻疹:可分为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与非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两大类。
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罕见,分为速发型(遇冷0.5-4小时,多在3小时内发病)及迟发型(遇冷9~18小时后发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于早年发病。皮损非风团,为红斑或红斑性丘疹,可有灼痛感,持续数日,速发型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尚可伴发白细胞增多、发热及关节痛。终身反复不止。
四、婴儿荨麻疹的检查
1、疑为风湿病引起荨麻疹者可检查血沉、抗核抗体等,血清补体测定、皮肤活检对有补体活化参与所致荨麻疹的诊断有帮助。
2、对寒冷性荨麻疹应检查梅毒血清试验,测定冷球蛋白、冷纤维蛋白原、冷溶血素和冰块试验、抗核抗体等检查。
3、日光性荨麻疹应检查粪、尿卟啉等,应注意与SLE相区别。
4、疑与感染有关,或体检时肝大或病史存在肝炎史,可行血常规、乙肝抗原、抗体检查、大便虫卵、真菌、病灶部位X线等检查。
5、如怀疑有甲状腺疾病应作抗微粒体甲状腺抗体相关检查。
6、如怀疑吸入或食入过敏者,应行变应原检查,如为阳性可作脱敏治疗。
7、血清病性荨麻疹患者有发热和关节痛,应检查血沉,如血沉正常有重要诊断价值。
8、荨麻疹性血管炎发作时除有明显的低补体血症,血清Cl的亚单位Cla明显降低、C4、C2和Cg中度至重度降低、血清中出现循环免疫复合物和低分子量Clq沉淀素。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皮肤血管壁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