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宝宝睡着了发烧
虽然各个人群都是会发烧的,但是小孩子发烧和;大人发烧的原因还是有一些不同的,所以下面我们就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儿发烧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家长们在预防小儿发烧时,也可以正确的区别于大人的发烧。
小儿高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某些变态反应,例如疫苗接种、输液和输血的变态反应、异体血清以及过敏反应等都可以引起急性高热;
2、中暑、某些颅内损伤、癫痫和惊厥的发作、新生儿脱水等也可引起急性高热;
3、急性传染病早期或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也可引起急性高热;
4、某些恶性肿瘤,例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结缔组织病等可能引起小儿长期高热;
5、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也可引起小儿长期高热。
因为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弱,又容易接触一些病菌,所以我们在了解了小儿发烧的原因后,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应该尽量的避免小孩子接触这些病原体,这样也是可以减少小儿发烧的概率的,家长们要注意了。
二、小儿发烧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发烧常规治疗方法:
1.急救措施
(1)可用冷湿毛巾敷额,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还可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
(2)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若小儿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肤起"鸡皮",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红转暖。
(3)在作物理降温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当家离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遇高热最好不要不管一切往医院跑,可以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处理。
2.降温方法
(1)传统物理降温法
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及腹股沟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头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擦浴。擦浴时如患儿出现皮肤苍白或全身皮肤发凉应立即停止。也可用冷生理盐水(30~32℃)灌肠,对疑为中毒型菌莉者更为适宜,既可降温,又便于取粪便标本送检;
(2)药物降温法
对未成熟儿,小婴儿与体弱儿一般不用解热剂降温;0~23个月龄的孩子可服用幼儿百服咛(退热口服)滴剂,2~12岁孩子可服用儿童百服咛(退热)溶液或咀嚼片,每隔4~6小时服一次。这种退热药的优点是口服后吸收较快,30分钟生效,没有传统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对白细胞、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3)针灸降温法
3.对症治疗
(1)高热时,水分丢失增多,食欲减退,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对于出现烦躁不安、反复惊厥或一般降温措施效果不明显者,可酌情选用氯丙嗪与异丙嗪。
4.针对病因治疗方法
对于由感染引起的高热,应根据病情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对局部感染病灶要及时清除。因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热,也需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小儿发烧引发什么疾病
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小儿死亡或后遗症,如癫痫等。此外,小儿高热还会导致小儿电解质失调,发生脱水而引起酸中毒。
1.高热抽筋:一般说6个月以内或6岁以上的孩子都不会因高热而引起抽筋,在1~6岁的孩子中也只有2~5%会发生这种抽筋。抽筋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一次发热仅抽一次,很少超过2次以上,只要抽搐时间不长,处理得当,对孩子健康影响不大。但反复或持续的抽筋会引起脑缺氧而损伤大脑。
2."烧坏脑":一般发热对身体组织器官的影响不大,且能加速抵抗力的产生。当体温超过41°C时,体内蛋白质会发生分解,引起脑水肿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因此,孩子出现40°C以上高热就必须紧急处理。
3.脱水:炎夏孩子通过呼吸与皮肤散发水分已比其它季节为多,苦遇发热就更多,体温每升高1°C,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散发的水分增加0.5毫升。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就更多。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在小婴儿脱水本身就可引起发热),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因此对高热孩子必须鼓励饮水,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输液。
4.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发热初脱水,血中钠浓度升高,血液高渗,发生口干极渴、烦躁不安甚至说胡话或抽筋,热度非但不退且会更高。发热日久,饮食不周,会发生低钠血症,孩子疲倦不堪甚至神情淡漠或昏迷。这些情况多见于平时有营养不良的婴幼儿。
此外,在小婴儿由于高热会引起心跳加快,时间稍久还可引起心力衰竭等。
四、小儿发烧时测温的时间和方式
孩子发烧的主要表现就是体温升高,这时我们可以用体温计测出孩子发烧的温度,根据温度的升高严重性进行治疗。孩子的身体是脆弱的,最容易引起病菌的侵害,做为妈妈的你们,一定要懂得以下几点,才能让我们的宝宝健康成长。
1.最合适的测温时间
觉察到孩子发热时,可以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这样一天测量6次,可以细致、准确地掌握病情。
2.测量体温的方法
(1)肛门测温法:肛门测温要使用肛表。先将汞柱甩到35℃以下,在肛表头上抹一点石蜡油或食用油,让孩子侧躺在你的膝上,将表从肛门轻轻插入2~2.5cm。妈妈用手扶住,边和宝宝说说话,不要让他感到紧张,3分钟后拿出,用纸巾擦干净,看体温。
(2)腋下测温法:可用口表。先将汞柱甩到35℃以下,将水银头放在腋窝中间,用手臂把温度计夹住。如腋下有汗要擦干。5分钟后取出体温表查看。
(3)皮肤测温法:经皮测温一般选择颈部皮肤,在孩子熟睡时将口表发在脖子下面,紧贴皮肤,轻轻夹住,如有汗液要擦干,过5分钟检视体温。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用,但是准确度不高。
(4)红外线耳温计:耳鼓与脑部的体温控制中心下丘脑具有同一血液供应来源,因此鼓膜可清晰、准确地反映体温的变化,但这种测温方式对耳道有一些要求,必须耳内无阻塞物或过多耳垢堆积才能测得准确温度。
(5)笔式体温计:探头柔软,可以弯曲,不会因为宝宝的不合作而测温失败,也不会被打破,
(6)头部温度贴:使用起来简单、方便,但有些宝宝并不喜欢你用手按住他的额头,碰上这样的宝宝,就很难测到体温。
我们都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孩子关心是源源不断的,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做家长的心愿。但孩子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让父母担心受怕。所以,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保护好祖国的花朵。愿孩子们可以平平安安的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