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异位性皮炎的症状
异位性皮炎有时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出现。婴儿可出现皮肤潮红、渗液,面部、头皮、尿布区域、手、臂、足或腿部出现结痂的皮疹。通常在3~4岁时,皮炎消失,但常常复发。年龄稍大的儿童和成年人皮疹常出现(或复发)在一个或几个部位,特别是在上臂、肘窝或窝。
皮疹的颜色、程度和部位因人而异,但都有瘙痒。瘙痒常导致不能控制的搔抓,并触发“瘙痒-搔抓-皮疹-瘙痒”的循环,使病情更加严重。搔抓和摩擦又能伤及皮肤,给细菌进入打开通道并引起感染。
异位性皮炎的症状有多种多样,其炎症可由急性到慢性。反复发作,严重瘙痒及与痒阈降低有关的皮肤反应是异位性皮炎的重要特征。急性期皮损在红斑的基础上以剧痒性丘疹和水疱为特征,并经常伴有广泛抓痕和严重渗出及糜烂;亚急性期皮损以红斑、抓痕和鳞屑为特征;慢性期皮损以皮肤增厚性斑块、苔藓样变和纤维化丘疹为特征。在慢性期异位性皮炎患者中这3种皮肤反应形式可同时并存。异位性皮炎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常初发于2~6个月婴儿。婴儿期异位性皮炎皮损常累及面部、顶部、躯干及四肢伸侧。儿童期和成人期慢性异位性皮炎皮损常累及四肢伸侧或屈侧。并好发于肘窝和胭窝。儿童发育成熟后异位性皮炎严重程度降低,但当再次暴露于外源性刺激物时,其皮肤表现为瘙痒和炎症。另外。慢性手部湿疹常是许多成年人异位性皮炎的最初表现。异位性皮炎除了上述表现外,还有许多其他临床特征,详见诊断标准。虽然大多数异位性皮炎患者血清IgE显著增高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目前尚无任何实验室指标可作为异位性皮炎的确诊标准,其诊断仍然基于临床标准。
二、异位性皮炎的病因
1.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母亲有特应性皮炎者。其子女出生3个月内异位性皮炎发病率达25%以上,2岁内发病率达50%以上。如果父母双方均有特应性疾病病史,其子女特应性皮炎发病率达79%。亦有研究发现,单卵双胎均发生特应性皮炎者达89%,而在异卵双胎中仅为28%。这些发现均提示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Cookson等检查、随访了148例儿童期患有特应性皮炎的核心家系,发现特应性皮炎与染色体1q21和17q25连锁,哮喘与染色体20p连锁。
2.感染性因素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金葡菌):自1974年Leyden等,首先报道90%的异位性皮炎皮损中可检测到金葡菌以来,金葡菌在异位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备受关注。金葡菌是体表的暂住菌群之一,健康人皮肤中的金葡菌检出率甚低,仅为5%~30%,且主要存在于鼻前庭、腋窝、会阴、足趾擦烂区,鼻部的携带率为10%~45%。
三、异位性皮炎的治疗
1.外用药物
用药原则与湿疹柏同。糖皮质激素是控制病情、缓解症状的主耍药物,应根据年龄和皮损状况适当选用。近年来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和匹美克莫司软膏)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
皮质类固醇霜剂或软膏能缓解症状和控制瘙痒。然而,特效的皮质类固醇霜剂大面积和长时间使用能引起一些严重的医学问题,特别是婴儿,因为这些药物可被吸收入血。如果皮质类固醇霜剂或软膏无效时,可用凡士林代替一周或更长时间。涂敷凡士林或菜油使皮肤保持柔软、光滑。皮质类固醇短期停用后再重新使用,很可能又有效。
2.内用药物
口服抗组胺药可不同程度地缓解瘙痒和减少搔抓;继发细菌感染时需加用抗生素;除皮损明显渗出外,一般不提倡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羟嗪)有时可控制瘙痒,它有部分镇静剂的作用,可能引起嗜睡,最好是在睡觉前使用。可选用l~2种抗组胺药内服,对婴儿期异位性皮炎可用0.2%苯海拉明糖浆,每天2~4mg/kg,分3次服用。
(2)镇静剂:为加强止痒效果。可应用镇静剂、常用*(小儿剂量为每次0.5~1mg)或氯丙嗪(小儿剂量为每次0.5~lmg/kg)。其与抗组胺药配伍应用,可提高疗效。
四、异位性皮炎的保健
异位性皮炎的保健
护理:
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忌烟酒。
饮食应注意多服用清淡富于营养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饮食:
1、牛奶、鸡蛋、花生、大豆、小麦粉、海鲜等都会加重异位性皮炎的病情。
2、一般来说,过敏的孩子在周岁前忌食海鲜、虾、贝壳、鸡蛋、小麦粉、坚果类比较好。特别坚果类,都知道一旦产生都会持续一生,所以要尽量晚些喂。水果中的西红柿、草莓、橙子、柑桔等要在周岁后喂服。因为这些苹果也有酸度,会对孩子造成刺激。
异位性皮炎的预防
一般防止原则:寻找致病原因,较困难。防治着重于婴儿期。尽量避免一切外来刺激如穿着衣物轻、软、宽松。不要用力搔抓和摩擦。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变应原。注意饮食。经常注意消化功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