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呼吸道感染与哪些因素有关
1、机体抵抗力降低。在人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时,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年老体弱,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患,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诱发。
2、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3、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可直接侵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次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偶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感染主要为咽炎或扁桃体炎。
二、如何确诊上呼吸道感染
血液检查
呼吸系统感染时,常规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加,有时还伴有毒性颗粒;嗜酸粒细胞增加提示过敏性因素或寄生虫感染。外源性哮喘患者75%有lgE升高,可排除寄生虫感染。其他血清学抗体试验,如荧光抗体、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对于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胸液检查和胸膜活检
常规胸液检查可明确渗出还是漏出性胸液。检查胸液的溶菌酶、腺苷脱氨酶、癌胚抗原测定及染色体分析,有利于结核与癌性胸液的鉴别。脱落细胞和胸膜病理活检对明确肿瘤或结核有诊断价值。
放射性核素扫描
应用133氙雾化吸入和巨聚颗粒人白蛋白99m锝静脉注射,对肺区域性通气/血流情况、肺血栓栓塞和血流缺损,以及占位性病变诊断有帮助。67镓对间质性肺纤维化的肺泡炎、结节病和肺癌等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如何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呢
第一把住门户,防止外邪侵入。即每日早,晚,搓热双手掌从下颌运面部,再用掌挠侧沿鼻两侧摩擦鼻根部直至承浆穴,再用无名指点按迎香穴3~9次,连做3~9遍。使鼻腔内发热,这是防止外邪侵入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疏通经络,驱逐余邪。用双手十指成虎爪形梳头皮,使头部的十二经穴位,得到疏通,激发潜能,增强抗病力。连梳3~9次,使头部清醒,增强活力。再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推搓天柱穴(此穴在颈后发际两条肌肉中央处),风池穴(此穴在颈后发际两条肌肉的外侧凹陷处),风府穴(此穴在颈后发际凹陷处中央),三个穴位能祛除余邪,增强抗病力,对头痛,感冒,高血压都有治疗作用。
第三运背,因背部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通道,有增强抗病力,调整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作用。
四、如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物治疗呼吸系统感染:
如有细菌感染,可选用适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单纯的病毒感染一般可不用抗生素。化学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尚不成熟。
对症治疗呼吸系统感染:
病情较重或发热者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有发热、头痛,可选用解热止痛片如复方阿司匹林、去痛片等口服。咽痛可用消炎喉片含服,局部雾化治疗。鼻塞、流鼻涕可用1%*滴鼻。并且保证充分休息、吸氧、排痰、退热等。
药物治疗呼吸系统感染:
转移因子(TF):健康人特异抗原致敏的淋巴细胞中提取的一种多核苷酸肽,分子量约为5000,不被胰蛋白酶、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所破坏,但可将供体的免疫信息转移给受体。使后者的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致敏的效应Tc细胞,从而获得供体样的特异和非特异的细胞免疫功能,并能间接影响抗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