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球菌病的症状是什么呢
尽管多数隐球菌感染具有一个自限性,亚急性或慢性过程,但艾滋病病人感染隐球菌则可表现为严重的进行性肺炎,伴有急性呼吸困难,其肺部X线征象类似肺孢子虫感染。弥散性皮肤受累可发生于任何被感染者,引起脓疱丘疹样小结,或溃疡形成,有时像痤疮,传染性软疣或基底细胞癌。播散病灶也可发生在皮下结节,长骨末端,关节,肝,脾,肾,前列腺及其他组织。典型的受累组织含有胶胨状的酵母菌囊块,此乃由隐球菌囊膜多糖堆积而成,但仅有轻微的或无急性炎症的变化,尤其是位于脑部的病变。
肺部原发性病变通常无症状,呈自限性。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患者,临床上典型而单一的肺部病变有时可自愈而不发生播散,甚至不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肺炎通常引起咳嗽和其他非特异的呼吸道症状。在罕见的情况下,可发生伴有肾乳头坏死的肾盂肾炎。除皮肤病变外,骨,腹部脏器或其他组织局限性病变几乎无任何临床症状。
隐球菌性脑炎的症状多为脑水肿引起,通常无特异性,包括头痛,视觉模糊,精神错乱,抑郁,烦躁不安以及其他行为变化。除眼或面部麻痹外,灶性体征在病程的较晚期时才出现。失明可由脑水肿或视觉传导束直接受累引起。可有低热或不发热。艾滋病病人可有轻微症状或无症状,脑脊液除有许多酵母菌外其他参数可完全正常。但脑脊液蛋白增加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也可见嗜中性白细胞显著增多。葡萄糖常偏低,多数病例的脑脊液涂片印度墨染色可见成孢酵母菌形成的窄基芽孢。90%以上的脑膜炎病人的脑脊液和/或血清中,可检测到隐球菌被膜多糖抗原。
二、隐球菌病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1)脑脊液常规检查70%的患者脑脊液压力增加,一般为1.96~3.92kPa(200~400mmH2O),慢性病例可在正常范围内,外观清澈、透明或微混。97%病例的白细胞计数轻至中度增多,平均约180/mm3,少数可超过500/mm3,常以淋巴细胞占优势。90%以上病例的蛋白含量呈轻至中度增高,个别可达400mg/dl以上。糖定量大多减低,少数病例可降至0。氯化物含量轻至中度减低。艾滋病人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时,脑脊液检查可正常,但病原检查阳性。
(2)病原检查:
1.涂片:早期脑膜炎脑脊液涂片阳性率可达85%以上,取3~5ml脑脊液,离心沉淀,沉淀物加等量上海墨汁,显微镜下检查。菌体直径4~6μm,外圈有一透光厚壁,厚度一般为5~7μm,厚膜是致病性隐球菌的标志。以10%氢氧化钾液处理或直接涂片作镜检,则只见菌体而不见厚膜,常误认为淋巴细胞。
2.培养:将标本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室温(25℃)或37℃培养2~5日即可生长。非致病性隐球菌在37℃时不生长。培养无生长时需保留3~4周。痰培养阳性率仅20%,脑膜炎病人脑脊液培养阳性率较高。
三、隐球菌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两性霉素B:仍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的首选药物,静脉滴注须从小剂量开始,以后每日递增。对于危重病人还可采用鞘内注射治疗,以提高脑脊液内的药物浓度。常见两性霉素B毒副作用:
①即刻反应:如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
②重要脏器损害:如肾功能损害,可见于半数患者。尿中出现蛋白,红、白细胞及管型。若血尿素氮超过正常1倍、血清肌酐高于265.2μ;mol/L时,应减量或停药;肝功能及心肌损害亦较常见,曾有出现心室纤颤而死亡的报道。部分患者出现贫血,偶有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
③电解质紊乱:其中低钾血症最多。
④静脉炎:见于多次注射后的静脉。孕妇禁用本药。
(2)两性霉素B脂质体:减少了与人体细胞膜上胆固醇的结合,却增加了对真菌外膜上麦角固醇的结合,且脂质体中的两性霉素B缓慢释放进人体内,故降低了两性霉素B的毒副作用,特别是降低了对肾的毒性作用。
适应证:各种严重的系统性真菌病;用传统两性霉素B或其他抗真菌药治疗无效的病人;对传统两性霉素B不能耐受或有禁忌的真菌感染,如肾功能不全、明显的贫血患者等;用于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等真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
(3)氟胞嘧啶:对隐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097~78μ;g/ml,口服吸收良好,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的浓度可达血浓度的64%~68%。可口服或静脉用药。
四、隐球菌病的病因是什么
隐球菌病的病原菌为隐球菌属中的新生隐球菌,它包括新生变种和格特变种。按血清学分类可分为A型、B型、C型、D型及AD型等5型,此外尚有少量未确定型。
宿主细胞免疫功能不全是本病重要的发病因素,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网状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结核病及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等。但在我国半数以上的病人并末发现患有基础疾病。
新型隐球菌在组织中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5~12μm,能保留革兰染色;菌体为宽厚的荚膜所包裹,不形成菌丝和孢子,赖出芽生殖。新形隐球菌在室温或37℃时易在各种培养基上生长,在沙保培养基上数天内即可长出菌落,呈乳白色,日久呈粘液状。
根据其荚膜抗原性的不同,新型隐球菌有A、B、C和D四个血清型。国内以A型居多,次为B型和D型,未见C型。荚膜抗原能溶解在脑脊液、血清及尿中,可用特异性血清检测。研究发现B/C型菌株耐5FC者较A/D型菌株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