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阴蛲虫病的病因是什么
蛲虫长5~15mm,白色、线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①机械性刺激。雌虫于晚间爬出肛门外产卵,其头翼和尾部交替固着于皮肤蠕动,使肛周围皮肤发痒;②成虫寄生于肠道时,以头翼及口器机械性损伤肠壁,引起消化道症状;③夺取营养成分。
中医认为,虫体寄居直肠肛门内,游行咬蚀,致使肛门奇痒,令小儿夜眠不宁。蛲虫寄生肠道,影响脾胃摄纳、运化功能。故见食欲减退,面黄肌瘦。女孩则因蛲虫爬向前阴而发生阴痒,或因膀胱失约而发生遗尿。若湿热下注,则肛门、会阴周围溃烂,湿疹蔓延。
为蛲虫感染引起的局部和全身症状。因雌虫产卵活动引起肛周和会阴皮肤剧烈瘙痒,影响睡眠。局部皮肤可因搔抓发生皮炎和继发感染。全身症状因胃肠激惹表现,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还可见不安、夜惊、易激动及其他精神症状。偶有蛲虫爬入阴道、尿道,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尿频、尿急等症状。
二、外阴蛲虫病的治疗
1.口服驱虫剂,以杀虫为目的。
(1)恩波吡维铵(吡维氯铵,扑蛲灵):5~7.5mg/(kg·d),睡前顿服,间隔2~3周后再治疗2~3次以防复发。
(2)哌嗪:50~60mg/(kg·d),分2次口服,成人1~1.2g/次,2次/d,共7~10天。
(3)甲苯达唑、氟苯哒唑、四咪唑及噻乙啶治疗均有效。
2.局部用药
(1)每次排便后,洗涤肛门周围并擦干。局部涂以2%氯化氨汞(白降汞)软膏,蛲虫药膏(含百部浸膏30%,甲紫0.2%)。睡前再涂1次,可止痒并减少自体重复感染。
(2)睡前用蛲虫膏(含30%百部漫膏及0.2%甲紫)挤入肛门内,连用4~5次,可阻止蛲虫产卵,防止肛门瘙痒。也可用10%鹤虱膏或雄黄百部膏。
(3)有继发病变者对症处理。
3.中医治疗
(1)全身治疗;亦以杀虫为目的。
①百部粉;将百部炒熟,研粉,每岁0.9~1.2g/d,最大剂量8g,3次/d,连服3天。
②使君子粉:使君子果实炒熟,研粉,每岁1.2~1.5g/d,分3次服3天。
上述两药亦可同时服用,效果更好,另外可服用苦楝皮、雷丸等。
(2)局部治疗:花椒水及大蒜液注入肛门做局部治疗,可配合口服药物进行。
4.中西医结合治疗
(1)西药口服,中药局部外用。
(2)西药外用,中药口服杀虫。
三、外阴蛲虫病的保健及预防
外阴蛲虫病的保健
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外阴蛲虫病饮食宜忌:
宜:
1、瘙痒宜吃苋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带、紫菜、鸡血、蛇肉、穿山甲。
2、宜凉血解毒食物。绿豆、粳米、黄瓜、苦瓜、马齿苋、绿茶等。
忌:
(1)忌吃生冷的食物。
(2)忌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4)瘙痒严重时忌海鲜及刺激、致敏食物。
外阴蛲虫病的预防
1、及时妥善治疗阿米巴性痢疾或肝脓肿是预防生殖器阿米巴病发生的重要前提。
2、注意改善营养状况,增强体质。
3、既要注意自身的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又应当注意性伴侣之间的传播。尤其对于无症状的携带者,应及时治疗,严防传染给他人。
四、外阴蛲虫病的检查及症状
外阴蛲虫病的检查
大便镜检找蛲虫卵,根据蛲虫产卵的特性,夜间在肛周或阴唇间用棉签拭子(或透明胶纸拭子等)蘸取可疑物进行镜检,寻找雌虫或虫卵。雌虫长8~13mm,宽0.3~0.5mm,线形,尾端长而尖细,尖细部分可达体长的1/3,而虫卵则无色透明,大小在(56~60)μ;m×;(20~30)μ;m,由不等面的三角体组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常呈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一侧稍凸。末梢血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无异常表现。
外阴蛲虫病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夜间奇痒时仔细检查可在肛门周围或阴唇间发现乳白色小虫,一般较易诊断,大便或肛周及外阴分泌物中查到蛲虫卵可确诊。
外阴蛲虫病的症状
会阴部瘙痒为本病主症。
1、会阴部症状:主要表现为会阴及肛门附近的剧烈瘙痒,或伴灼痛感,以夜间为甚。由于搔抓可引起肛周及会阴皮肤剥脱、血痂,有时潮红,渗出糜烂或继发感染,长期反复发作可致皮肤肥厚、色素沉着形成湿疹样变。
2、消化道症状:可出现,但较轻微,如食欲减退、消瘦等。
3、泌尿道症状:可有尿频、尿急。
4、神经精神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夜惊、夜间磨牙、失眠、烦躁不安等均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