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症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诊断

导读:初发时多为单个,可长期不变,但亦有因自身接种而逐渐增多至数个或数十个,有时数个损害可融合成片,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摩擦或撞击时易出血。

一、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症状

(1)寻常疣:寻常疣(verrucavulgaris)为界线清楚、突出皮肤,高度角化。表面粗糙,质地硬固,呈灰褐色或正常肤色,初起为针尖大小的丘疹,渐渐扩大到碗口大或更大。继续发育呈乳头样增生,周围无炎症。初发时多为单个,可长期不变,但亦有因自身接种而逐渐增多至数个或数十个,有时数个损害可融合成片,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摩擦或撞击时易出血。好发于手背、手指、足、甲缘等处。后者称为甲周疣(periungualwarts),有触痛,易致破裂而感染。也可发生于手掌和足底,但很少发生在黏膜。

(2)扁平疣:扁平疣(verrucaplana)又称为青年扁平疣,主要侵犯青少年。大多骤然出现,从米粒大到黄豆大小,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扁平轻度突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浅褐色或正常肤色,数目较多,多数密集,偶可沿抓痕分布排列成条状。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微痒、出血、疼痛(当表面受压或受摩擦时),但极少见到疣的癌变。好发于颜面、颈部、前臂和手背等处。有时伴发寻常疣、喉部乳头瘤。病程慢性,自行消退,也有经数年不愈者。愈后不留瘢痕。可复发。

(3)跖疣:跖疣(verrucaplantaris)即发生在足部的寻常疣。多侵犯青年和成人。外伤和摩擦可为其发病诱因,足部多汗与跖疣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初起时为一帽针大小的角质性突起,逐渐增大到直径2mm~1cm或更大的淡黄色或黄褐色胼底斑块,表面角化,粗糙不平,灰褐、灰黄或污灰色,呈圆形,境界清楚,中央微凹,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刮削其表面角质层,则可见角层与疣的环状交界线,中心可见点状出血。

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检查

1.电镜检查HPV是最早在电镜下观察到的病毒之一,将活检标本负染,若能在电镜下见到特征性的病毒颗粒,即可作出诊断;而用免疫电镜可提高检出率,电镜检查法虽然准确率很高,但费时,需特殊仪器设备,且检出阳性率很低。

2.PCR技术应用此法可检测HPV-DNA,还可进行基因分型,灵敏度可达1fg,该法操作简便省时,而且标本来源不受限制,如病变组织或脱落细胞,分泌物或黏液,新鲜标本或保存已久的石蜡切片等标本均可。

3.血清学检查目前尚不能用血清学方法对HPV进行确诊及分型,为发展型特异性血清学试验现正在研究试用基因工程表达产生的晚期蛋白来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初步认为,L1和L12蛋白可用于检测HPV型特异性免疫应答。

4.核酸杂交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不仅能对HPV进行确诊,而且还能对HPV进行分型,利用放射性核素或生物标记的HPV-DNA探针来检测患者标本中是否存在互补的核酸链,最常用的方法为斑点杂交法,其次为DNA印迹法及原位杂交。

5.内镜检查要发现阴道,肛门及直肠,尿道等部位的生殖器疣则分别需借助阴道镜,肠镜以及尿道镜等内镜检查,凭外观特征进行诊断。

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诊断

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有直接或间接接触HPV感染者或被HPV污染物品史。

2.临床表现根据各种疣的临床表现来判断此疣诊断并不难,通过肉眼观察即可诊断各种皮肤疣和生殖器疣,然而,大量人群体检发现:肉眼观察的生殖道病损与组织学检查结果约有10%不相符,需进一步检查确诊。

3.辅助检查

(1)核酸分子杂交检测HPV-DNA及血清学方法检测HPV抗原。

(2)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取好发部位刮片,分泌物涂片,病变部位活检,根据特征性的组织学和组织病理损伤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1.疣状皮肤结核需与寻常疣相鉴别,但它为不规则的疣状斑块,周围有红晕,常伴有结核中毒症状。

2.鸡眼需与跖疣鉴别,其压痛明显,表面平滑。

3.毛囊上皮瘤及汗管瘤有时需与扁平疣相鉴别,此两者好发于眼附近,组织学改变完全不同。

4.乳头状瘤较尖锐湿疣大,有的直径可达4~8cm,病程慢,常无症状,多发生在老年妇女,需送病理检查确诊。

四、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局部药物治疗由于多数疣患者在感染后一两年内能自行消退,不少患者,即使采用深度破坏性治疗方法,仍有1/3疣会复发。因此,对疣的各种局部治疗的疗效估价应特别慎重,对一些能造成永久性瘢痕的疗法,不宜使用。常用的有:

1、细胞毒剂:

①氟尿嘧啶(5-FU):可用5%5-FU软膏或5-FU注射剂外用,2次/d涂于疣表面,疗效较好。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有局部疼痛,皲裂、水肿、过敏反应,流泪,色素沉着及化脓等。

②博来霉素(争光霉素)病损部位内注射:有人用0.05%~0.1%博来霉素(争光霉素)生理盐水溶液或2%普鲁卡因溶液作局部病损内注射,治疗单个或数个寻常疣或跖疣,根据疣的大小每次注射0.2~0.5ml,1次/周,通常2~3次后,疣损脱落,副作用少。

③0.1%~0.3%维A酸乙醇溶液:局部外用,1次/d或2次/d,治疗扁平疣和寻常疣,治愈率分别为83%及39%。副作用有局部轻度烧灼感、红肿、脱屑及色素沉着。

2、其他局部用药:20%碘苷溶液治疗甲周疣;二硝基氯苯治疗难治疣的部位上诱发的接触性皮炎;3%甲醛溶液局部湿敷或浸泡,1次/d,每次15min,连续4~8周治疗跖疣;25%补骨脂酊、30%骨碎补酊外擦治疗扁平疣等均有一定疗效。

二、全身治疗目前全身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皆难以肯定。

1、抗病毒及免疫调节治疗:采用干扰素α、阿昔洛韦、左旋咪唑等药物治疗,此类药物是有抗病毒、抗增生和免疫调节作用,认为治疗效果较优。尤其对腔道内湿疣或亚临床感染者更为适用。

2、氧化镁治疗:0.5g/次,3次/d,或乌洛托品0.3~0.5g/次,3次/d,认为对扁平疣效果较优。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