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心衰怎样治疗
近年来通过研究发现,心脏舒缩无力、淤血和水肿都只是表面现象。慢性心衰之所以发病,根本就在于人体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以及心脏变大,形态发生改变,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心室重构”,只有解决这两个问题,慢性心衰才能得到根本改善。所以,现在治疗慢性心衰不仅要强心、利尿、扩血管以治标,更重要的是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减少心室重构以治本。
治疗理念的更新,带动了治疗药物的改变。过去治疗慢性心衰的主要药物是地高辛、速尿等,主要作用是强心、利尿、扩血管,现在普遍使用受体阻滞剂、ACEI等,用于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这些药物虽然对慢性心衰具有治疗效果,但由于它们各自的毒副作用如减慢心率,引起心律失常等,以及多品种大量用药,限制了许多慢性心衰患者的使用。
那么,有没有同时针对慢性心衰症状以治标并且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以治本,具有双重作用又安全的药物呢?医学专家纷纷把眼光转向整体治疗的中药,从整体上辨证论治慢性心衰。
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发的药物,不仅能强心脏、利尿、扩血管,还可以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减少心室重构,一种药物的多环节作用既能缓解心衰症状,又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长期预后。
二、慢性心衰症状有哪些呢
右心衰竭
1、神经系统症状
可有神经过敏,失眠,嗜睡等症状。
2、上腹部胀满
是右心衰竭较早的症状。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上腹部胀痛。
3、颈静脉怒张
是右心衰竭的一个较明显征象。
4、水肿
心衰性水肿多先见于下肢,呈凹陷性水肿,重症者可波及全身,下肢水肿多于傍晚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可减轻或消失。
左心衰竭
1、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主要由于急性或慢性肺瘀血和肺活量减低所引起。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一种表现,病人常在熟睡中憋醒,有窒息感,被迫坐起,咳嗽频繁,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2、咳嗽、咳痰、咯血
咳嗽、咳痰、咯血是肺泡和支气管粘膜淤血所致,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若支气管粘膜下形成的扩张的血管破裂,则可引起大咯血。
三、引发慢性心衰的原因不容小视
1、基本病因: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2、诱发因素:在基础性心脏病的基础上,一些因素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常见的心力衰竭诱因如下:
(1)感染如呼吸道感染,风湿活动等。
(2)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3)心脏负荷加大妊娠、分娩、过多过快的输液、过多摄入钠盐等导致心脏负荷增加。
(4)药物作用如洋地黄中毒或不恰当的停用洋地黄。
(5)不当活动及情绪过度的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6)其他疾病如肺栓塞、贫血、乳头肌功能不全等。想要避免心脏衰竭,首先要有一个强壮的心脏,避免患上心脏类疾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才是疾病良药。
四、心衰的预防措施有哪几种
1、心理调整:目前已明确心血管病的发生与发展,包括预后都与心理、情绪及社会刺激因素有关。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豁达的情绪和较强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可使个人神经――内分泌调节稳定、协调,有助于预防及改善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心衰患者要保持健康心态,乐观看待事物,遇事要冷静,能看得开,想得通,不为小事斤斤计较。特别是对待疾病,要持“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积极治疗,但又不急于求成,胡乱求医,这样将有利于疾病康复。
2、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良好生活方式包括起居有时、饮食有节、生活规律、适当运动,以及戒烟、不饮酒或少饮酒等,这些都要依靠心衰患者的自觉性来养成。
3、遵照医嘱服药:心衰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哪几种?心衰患者在医院纠正心衰急性期症状后,大多仍需带一定的强心利尿剂回家使用。由于强心利尿剂具有严格的用药要求,特别是强心甙类药物,不按时或乱服用容易产生毒性作用,对健康危害很大,甚至有生命危险。故而心衰患者必须遵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如有不适及时请教医生而不是自行调整。此外,在修养及缓解期间应定期去医院复查和接受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