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季腹泻的症状是什么
胃肠道症状
腹泻表现为便意频繁,每次粪量不多并有里急后重感者,病变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小肠病变则无里急后重感。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排便后腹痛可减轻者,往往为乙状结肠或直肠病变。小肠病变腹泻,疼痛多在脐周,排便后疼痛多不缓解。分泌性腹泻往往无腹痛症状。
急性腹泻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粪便多稀薄,如为细菌感染(细菌性痢疾)常带血及脓液。如为糖稀或果酱样粪便,提示可能是阿米巴痢疾。稀薄水样便常见于食物中毒。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排出洗肉水样血便,带有腥臭的气味。
伴随症状
1、发热:可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肠结核、结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克罗恩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败血症、病毒性肠炎、甲状腺危象等。
2、明显消瘦:可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及吸收不良综合征。
3、皮疹或皮下出血:见于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麻疹、过敏性紫癜、糙皮病等。
4、关节痛或肿胀:见于克罗恩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红斑性狼疮、肠结核、Whipple病等。
5、腹部包块:见于胃肠恶性肿瘤、肠结核、克罗恩病及血吸虫肉芽肿。
二、如何治疗秋季腹泻比较好
1、饮食疗法:轻症减少奶量,代以米汤、糖盐水等;重症应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秋季腹泻通常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调整饮食,只要没有剧烈的呕吐,宝宝大多不用禁食。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暂缓增加新的食物,原来吃过的还可以继续喂。腹泻期间宝宝容易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使腹泻时间延长,必要时需要暂时更换不含乳糖的婴儿配方奶粉,腹泻好转后可以再恢复正常的配方奶和母乳喂养。对剧烈呕吐的宝宝需要禁食4~6小时后开始逐渐增加喂食。
2、液体疗法:
(1)口服法: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者。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
(2)静脉补液法:用于中度、重度脱水。
预防脱水也是秋季腹泻和其他各种腹泻很重要的治疗环节,要按少量多次的原则给宝宝增加饮水(主要是白开水)。当宝宝因为腹泻次数多,出现脱水症状,或已经被诊断为轻、中度脱水时,一般要给他用口服补液盐,对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的则需输液。这些措施可以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三、秋季腹泻患儿应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多数正常,少数略为增多,细胞分类中可有淋巴细胞增加。粪便检查:外观为黄色水样稀便,无黏液脓血,镜检多无异常。
2.粪便中病毒、病毒抗原检测
(1)电子显微镜检测粪便中的病毒电子显微镜通过典型形态的观察作出特异性诊断,其阳性率可达90%。
(2)病毒特异性抗原的检测许多免疫学方法可用于检测轮状病毒特异性抗原。如酶免疫测定(EIA)、补体结合试验(CF)、免疫荧光(IF)方法等。
3.粪便中病毒核酸的检测
可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核酸杂交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其中核酸杂交法特异性较高,PCR法敏感性较高,多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4.轮状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
采用EIA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发病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呈4倍增高,则具有诊断意义。
四、秋季腹泻要适当补水
秋季腹泻是儿科秋冬季常见病,家长要注意预防。秋季腹泻是一种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儿童常见病,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是高发期,病儿常常先有1到2天的发热、咳嗽、流涕,接着出现喷射性的腹泻,一天拉10多次,严重的拉30~40次。
腹泻的危害在于它可以导致患儿水分及电解质的大量丢失,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因此及时补充水及电解质尤为重要。对于轻度腹泻的患儿,可以喝足够多的液体来预防脱水,比如用米汤500毫升加1.75克盐。也可以用500毫升白开水加10克白糖加1.75克盐煮开后分次喂服,医院已经配制好的口服补液盐给患儿服用更合适,但市场上*的饮料不宜给病儿喝。
秋季腹泻病程一般为5~8天,在发病期间除了注意给孩子补充液体外,因为近年来因肠道病毒导致心肌损害的病例在逐年增多,所以家长还要注意患儿有无心率加快等症状。医生提醒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呕吐加重、尿量减少、眼窝凹陷、抽搐、腹泻次数增多、腹胀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