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期情绪障碍的临床症状
1,分离性焦虑障碍(separationanxietydisorder)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主要表现为与其亲人离别时出现过份地焦虑惊恐不安,耽心亲人可能遭受意外,或害怕他们一去不复返,而要求呆在家里,不愿去上学,如送患儿去上学,就诉说头痛,腹痛等,检查又无异常体征。
2,儿童期恐怖性障碍(phobiadisorderofchildhood)是指儿童对日常生活一般的客观事物或处境产生过分的恐惧,而且持续强烈的恐怖情绪反应超过了实际情况所存在的危险程度,虽然安慰解释,仍不有清除恐惧,甚至回避,退缩而影响日常活动,当惊恐时可伴有脸色苍白,心悸,出汗,尿频,瞳孔散大等植物神经症状。
另有一类儿童主要表现对学校的恐怖,强烈拒绝上学,长期旷课,对上学表现明显的焦虑和恐惧,并常诉述自己有病,但查不出其疾病所在,而在家可以学习,亦无其他不良行为的表现,这种现象称为学校恐怖症(schoolphobia),常见于学龄儿童,女孩较男孩为多见,学校恐怖症的原因,可能由于对学校有关事物的恐惧,学业上的失败,对学习的厌倦,或害怕与母亲分离等有关。
3,社交敏感性障碍(socialsensitivitydisorder)大多见于5~7岁儿童,主要表现与周围环境接触时,反复出现过分的敏感,紧张恐惧,胆怯,害羞,退缩,因而不愿到陌生环境,害怕与母亲分离等有关。
二、儿童期情绪障碍的保健
儿童期情绪障碍的饮食保健
1)碳水化合物能安神
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碳水化合物,莲子、藕粉、蜜枣、百合等也都是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的食物。水果中的香蕉、草莓、龙眼、苹果也都具有安神效果
2)宝宝可以补充一些含碘的食品,如海带、紫菜、海虾、海鱼等海产品,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摄入量;
3)白菜能减少紧张情绪;每天适量吃些洋葱,能稀释血液,改善大脑供氧状况,从而消除过度紧张和心理疲劳;
儿童期情绪障碍的预防护理
据上海(1984)调查3000名学龄前儿童,各类情绪问题发生率为17.66%,南京和北京儿童精神科门诊中儿童情绪障碍分别占21%和11.6%,女性较男性为多,城市儿童情绪障碍患病率较农村为高。
三、儿童期情绪障碍怎么治疗
(1)平时饮食要均衡,补充足够营养,并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当流感发生时,要仔细护理,防止肌炎的出现。对高热、中毒症状较重者,应予以物理解温,如冰枕、冷水敷额头、酒精擦浴、多饮开水等,还可予以吸氧,输液等处理。当患者高热时,切忌捂得大紧,以防体温继续上升而引起惊厥。病人的口鼻腔分泌物及污染物应及时处理,并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及咳嗽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家长应留心观察小孩,当有发热、咳嗽、流涕、咽痛不适或腹泻等症状时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及时处理。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西医治疗方法
(1)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治疗主要是以限制活动,疼痛严重者卧床休息以及抗病毒、营养肌肉等综合治疗为主。
(2)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者应用大环内酯类药。肌痛明显或肌酶显著增高者短期服用强的松1mg/(kg?日),2-3天,肌痛消失,行走正常。
(3)抗病毒治疗方案:病毒唑或双黄连为主,辅以维生素B1、B6,维生素C等治疗,若还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加青霉素钠综合治疗治疗。静脉点滴炎琥宁针剂或喜炎平针剂、能量合剂补充ATP及静脉点滴钙剂(葡萄糖酸钙针)治疗。
(4)情况较重者给予氢化考的松或强的松等激素治疗。氢化考的松3mg/(kg?d)×(3~5d)静脉点滴,后改为强的松1~1.5mg/(kg?d)×(3~5d)],总疗程7~10d左右,均于3~6d下地行走,疼痛消失,体温正常。
四、儿童期情绪障碍的病因
原因较多,遗传易感素质在起病上具有重要影响,此病与其发育和境遇有一定关系,与成人期神经症无连续性,幼儿时期胆怯,敏感或过分依赖者易产生情绪障碍,家庭因素和不良的教育方式,对小孩过度保护或过分严格苛求,态度粗暴等都可能使儿童发生情绪障碍,年龄小心理素质弱,生活中难免会产生种种困惑,而自己无法找到答案,加之部分父母只注重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儿童的理解和正常的心理需求,缺乏亲子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由此导致了儿童情绪障碍,幼年时期遭受精神创伤,导致深刻的情感体验也是常见致病因素,躯体疾病或过度紧张疲劳,学习负担过重对发病均具有影响。
儿童情绪障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是各种类型(分离性焦虑障碍,儿童期恐怖性障碍,社交敏感性障碍,儿童强迫症,儿童癔症,儿童抑郁症)之间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