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饮食禁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有哪些护理知识

导读: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有哪些发病原因发病原因后纵韧带骨化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一般的常规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清蛋白、血觉等均在正常范围以内。

一、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有哪些饮食禁忌

 饮食适宜:1.宜吃高热量、半流质食物。2.宜吃各种新鲜水果、蔬菜。3.宜吃进脂肪、低胆固醇食品

 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大豆。用于金疮伤破见骨。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用大豆制作的食品种类繁多,可用来制作主食、糕点、小吃等。

香菇。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无机和维生素等。鲜香菇炒软会出汤,因此炒这个菜不要加水。

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烹制鱼肉不用放味精,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很好的鲜味。

饮食禁忌:1.忌吃酱油。2.忌吃辛辣的食物。3.忌抽烟喝酒。4.忌吃发物。

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槟榔.本品缓泻,并易耗气。槟榔常见的副作用为恶心呕吐(20~30%)。

酒。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化学名叫乙醇。乙醇进入人体,能产生多方面的破坏作用。酒精性饮料也要避免。

辣椒。属于刺激性强的食物。最好的缓解辣味的食物是牛奶,尤其是脱脂牛奶。

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有哪些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后纵韧带骨化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一般的常规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血清蛋白、血觉等均在正常范围以内。但在这些患者中,12.6%患有糖尿病,而有隐性糖尿病的比例更高,可见葡萄糖代谢与韧带骨化倾向之间有一个比较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在东亚地区以稻谷为主食的民族中,韧带骨化症的发病率特别高。

由于韧带骨化症患者常同时伴有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或家族性低磷酸盐性佝偻病,提示钙磷代谢异常可以导致韧带骨化。虽然血液化学测定常为正常,但钙摄入量试验显示: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肠腔钙吸收有降低的趋势。

创伤因素与该病发病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后纵韧带和椎体后缘静脉丛之间关系紧密,当外伤或椎间盘后突时,静脉易遭创伤作用发生出血,并进入后纵韧带引起钙化、骨化。

此外,后纵韧带骨化的患者还有全身性增生的倾向,除合并脊柱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之外,还常伴有前纵韧带、黄韧带骨化。故有人认为,后纵韧带骨化可能是全身性骨质增生和韧带骨化的局部表现。

总的看来,本病的病因至今仍不明了,尽管日本厚生省大力组织了多年的研讨,但至今仍停留在推测及学说阶段。

二、发病机制

1、椎间盘变性学说

日本学者铃木及寺山等人认为:椎间盘变性后发生后突,后纵韧带所受的应力增大,在其周围组织的变性修复过程中,引起局部组织的增生、钙盐沉积而导致骨化。亦有学者如滨田等人认为:连续性后纵韧带骨化的椎间盘变性程度较轻,而间断性者骨化的椎间盘变性则较重。因此,他认为连续型后纵韧带骨化系全身因素所致,与椎间盘变性无关,而间断型后纵韧带骨化则是由椎间盘变性所致。

2.全身骨质肥厚相关学说

许多学者发现,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患者中,约占23.9%的病例合并有脊椎特发性弥漫性肥大性关节炎,6.8%合并黄韧带骨化,2%合并强直性脊柱炎,因此推测其与全身骨关节处肥厚性改变相关。

3.糖代谢紊乱学说

我国有文献报道,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中有15.6%合并糖尿病。日本学者报道,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占12.4%,而糖耐量试验异常者达28.4%。糖尿病患者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高。

4.创伤学说

有人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喜欢弯曲脊柱的人易发生后纵韧带骨化,因而表明后纵韧带骨化与脊柱的动静力学负荷有关。颈椎活动量较大时,易引起后纵韧带附着部的损伤而发生反应性骨化。尤其是当颈椎反复做前屈动作时,由于反复使后纵韧带受到牵拉而引起后纵韧带损伤,并导致骨化的发生。

5.其他学说

主要是钙代谢异常学说和遗传学说。前者是因有人发现在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家族性血磷酸盐低下性佝偻病(familialhypophosphatemicrickets)患者中,常出现钙代谢异常及后纵韧带骨化现象,因此推测二者相关。后者则主要是由于有人发现在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二级亲属中,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生率高达30%,明显超过一般人群的发生率。

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有哪些护理知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不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加之对手术期望值高,担心愈后,术前都存在焦虑心理。首先主动热情地与病人进行交谈,运用专业知识向病人解释病情、讲解手术方法及介绍成功病例,并关心、鼓励、安慰病人,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术前训练

由于术中要求病人俯卧位约4h,因此术前一周开始指导病人进行俯卧位练习,在肩胸部垫一大软垫,颈部采用颈托制动,两臂并拢在身体两侧,手掌向上,两腿微微分开。每日分2组练习,开始每次俯卧30min~40min,每天增加30min~40min,以后逐渐增至每次3h~4h,以适应术中体位要求。

3、有效咳嗽的练习

指导病人先深呼吸,然后轻咳数次,使痰液咳至支气管,在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每天练习4次,每次15min,时间安排在餐前和睡前30min。

二、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病人回病房后应用心电监护仪监护24h~48h,严密监测血压、心率、脉搏和意识情况,特别要注意呼吸频率、节律及血氧饱和度,床头备雾化吸入器和吸痰器,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及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

2、严密观察手术切口引流情况

切口引流均为负压引流,注意观察引流管的通畅。负压吸引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及脊液漏出。每半小时挤压1次引流管,以确保引流管通畅。负压吸引器每日更换1次,术后24h~48h引流液量明显减少,<50mL即可拔出引流管。

3、体位护理

术后取去枕平卧位或侧卧位,颈佩戴颈托制动,平卧时将砂袋置于头部两侧,翻身时颈托庆佩戴牢固,保持双肩和双耳廓在同一平面上,身体以倾斜45度。

4、功能锻炼

为了观察神经恢复情况、减轻肌肉萎缩和促进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鼓励病人从术后第1天开始做功能锻炼。

(1)肢体训练

上肢功能练习方法:由于每块肌肉都有相应的神经支配,可以通过练习观察颈部各种神经反射和上肢灵活度,练习时以主动练习为主,被动练习为辅。术后第1天开始练习双手握拳;腕关节背屈、掌伸、桡屈、尺屈;尺桡关节旋前、旋后;肘关节前屈、旋前、旋后。每日分3组练习,每组练习15min~20min。下肢功能练习方法:①股四头肌练习,膝下垫一软枕,做伸膝动作30次,每次伸直后持续5s~10s,每天做3组;②髋关节做前屈、外屈、内旋、外旋等运动;③踝关节背伸10度,屈曲45度,每组80次,每天3组。

(2)行走练习

卧床休息3周后,在护士的指导和协助下练习,先在床上坐起的训练,然后床边坐起,扶床站立逐渐过渡到床边步行、室内行走、走廊行走。刚开始下床活动时,以短距离缓慢行为主,逐步适应,注意观察有无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直立性低血压症状。

3、健康宣教

指导病人多饮水,多食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的发生。鼓励排痰、做深呼吸运动,预防肺部并发症。定时翻身叩背,按摩受压皮肤,预防褥疮的发生。

四、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有哪些症状

 1、一般概况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发生与发展一般均较缓慢,因此患者早期可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但当骨化块增厚增宽到一定程度引起颈椎椎管狭窄时,或是病变进程较快及遇有外伤时,或后纵韧带骨化虽不严重但伴有发育性椎管狭窄症时,则可造成对脊髓或脊髓血管的压迫,因而患者多在中年以后出现症状。

 2.颈部症状

病变早期,患者颈部可由无痛而逐渐出现轻度酸痛及不适;颈椎活动大多正常或有轻度受限,以头颈后伸受限为明显;当被动活动超出其正常活动范围时,可引起颈部疼痛或酸胀感。

 3.神经症状

主要是脊髓压迫症状,其特点是不同程度的、可有间歇期的、慢性进行性、痉挛性四肢瘫痪。一般先从下肢开始渐而出现上肢症状,少数病例亦可先出现上肢症状或四肢同时发病。

1)上肢症状:

主要是一侧或双侧手部或臂部肌力减弱,并又出现麻木、无力及手部活动灵活性减退,严重者不能拿笔、持筷或捏取细小物品;患者握力大多减退,肌肉呈中度或轻度萎缩,尤以大、小鱼际为明显,检查时可发现有痛觉障碍;霍夫曼征多为阳性。

2)下肢症状:

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无力,抬举困难,拖地而行或步态颤抖不稳,有踩棉花感。内收肌痉挛明显者,行路呈剪式步态。同时可有双下肢麻木、无力及痉挛,严重者不能自行起坐及翻身,完全瘫于床上。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或活跃,髌阵挛阳性,病理反射多为阳性,可有深感觉及浅感觉减退。

3)其他症状:

主要是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困难或小便失禁;排便功能亦多低下,每3~5天一次,常有便秘及腹胀。患者胸腹部可有束带感,并易于查出痛觉障碍平面,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