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孩痛经绝大多数婚后自愈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就有关于女性痛经的记载,中医对女性痛经的关注已经有数千年历史了。按照中医理论,女性痛经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不通则痛”,指的是气血不畅而导致的痛经,另外一种情形是“不荣则痛”,指的是肝肾不足,身体过于虚弱,气血空虚而导致的痛经。
西医学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多见于青年妇女;后者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盆腔淤血症、子宫颈口粘连或狭窄等。
“少女的痛经,绝大多数是原发性的痛经”,黄健玲说,从中医学的角度看,遭受了生冷寒凉,喝了冰水或冰饮料,经期淋雨,包括感冒等引起寒凝血淤,都会引起痛经;南方天气湿热,吃了湿热的东西,比如多食虾蟹、芒果和荔枝等热性食物,也会导致气滞血淤,引起痛经;学习和工作压力过大,心情压抑,同样会痛经。
二、引起痛经的因素都有哪些
1.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
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3.子宫位置异常: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可影响经血通畅而致痛经。
4.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
5.遗传因素:女儿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的关系。
6.内分泌因素:月经期腹痛与黄体期孕酮升高有关。
7.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可作用于子宫肌纤维使之收缩引起痛经。痛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含量比正常妇女明显升高。
8.子宫的过度收缩:虽然痛经患者子宫收缩压力与正常妇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压力约为4.9Kpa),但子宫收缩持续时间较长,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发生因子宫过度收缩所致的痛经。
9.子宫不正常收缩:痛经患者常有子宫不正常收缩,因此往往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
三、各种痛经的表现怎样的
(1)原发性痛经:每次于月经数小时后,在下腹有难以忍受的痉挛性疼痛,呈一阵一阵地间歇性,药物不易缓解,每次疼痛持续2~3分钟,间歇十几分钟,如此持续数小时,但一般不超过12小时,很少超过24小时。疼痛常可涉及到大腿前面,常有四肢冰冷、头痛或有胃痛、便稀等症,也可诱发支气管炎等。
(2)膜样痛经:这种现象较少见,但疼痛剧烈,开始于经前数小时或一二天。内膜样物排出后疼痛立即消失。排出的内膜样物呈三角形,大小为3cm×4cm×0.2cm~3cm×4cm×0.8cm。
(3)充血性痛经:病情轻者疼痛不明显,严重的如盆腔炎在行经前及经期特别严重。盆腔部疼痛常常在经前一二天出现,经期较重,在月经干净时消失。经前一二天也可有乳房胀痛、头痛、便稀、下腹和背部胀痛等症状。
(4)继发性痛经:痛经过程比较复杂。于经前不久开始,延续到整个月经期,至月经干净后才慢慢消失。常见的有盆腔炎、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内肿瘤或子宫解剖结构异常等。
四、痛经的日常饮食如何调理
饮食宜清淡
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经期可适当吃些酸味的食物,比如酸菜、食醋等,以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另外,每晚睡前喝一杯加蜂蜜的热牛奶也可缓解痛经,维生素B6则能稳定情绪、帮助睡眠,进而缓解腹部疼痛。
吃补血食品
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注意多样化,可经常食用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菜、胡萝卜、橘子、生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肉、鸭肉、鱼肉、鸡蛋、牛奶、鱼类、豆类等,还可以服用阿胶等补血类药品。经期还要注意保暖、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尽量避免情绪波动,经期要禁止性生活。
吃蛋黄
据新加坡营养学家指出,鱼、蛋黄和人造黄油等食物都富含维生素D,女性需要摄入足量的维生素D,才能保证骨质的健康,如果摄入太少,患慢性疼痛的几率就会增大,特别是孕妇、母乳喂养的女性以及老年妇女应该每天摄取足够的维他命D,以缓解慢性疼痛。
服用维生素
许多病人在每天摄取适量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之后,很少发生痛经。所以建议服用综合维生素及矿物质,最好是含钙并且剂量低的,一天可服用数次。
补充矿物质
钙、钾及镁矿物质,也是能帮助缓解痛经。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比未服用的少痛经。镁也很重要,因为它能帮助身体有效地吸收钙。不妨在月经前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