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心房扑动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导读:心率可因房室传导比例变化而自动成倍增减,按摩颈动脉窦或压迫眼球可使心室率减慢或突然减半,解除压迫后又即回复到原有心率水平。

一、心房扑动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减慢心室律,改善血液循环

主要使用延缓房窒传导的药物。通常首选洋地黄制剂,如地高辛0.25mg每日1~2次,或者静脉注射毛花甙丙0.4~0.8mg。如果患者心功能尚好,也可使用维拉帕米口服或静注。

2.将心房扑动转变为窦性心律

给予较大剂量的洋地黄,地高辛首剂0.5mg,以后每4h0.25mg,直至总量达3mg。或者毛花甙丙静脉注射,1日总量可达1.2mg。可使部分心房扑动转变成窦性心律,但要谨防洋地黄中毒。心功能较好者,可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维拉帕米,或给予以奎尼丁0.2g,1日3次。最有效的转复方法是电转复律,可用20~40J小量直流电同步转复,成功率达90%以上。

3.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

绝大多数峡部依赖性房扑可经导管射频消融治愈,成功率90%一95%,复发率也较低。对于非峡部依赣性房扑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也有一定的成功率。

4.抗凝治疗

有关房颤的抗凝治疗标准也适用于预防房扑的血栓栓塞并发症。

5.防止复发

转复成功后,要长期口服地高辛维持,0.125~0.25mg,每日1次,或口服奎尼丁0.2g,每日3次。防止复发的根本方法是去除病因,例如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顽固性心房扑动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可试用电消融治疗。

二、心房扑动的诊断方法

诊断

1.典型体征

(1)心律规则,140~160次/分左右,伴不规则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律可不规则。

(2)心率可因房室传导比例变化而自动成倍增减,按摩颈动脉窦或压迫眼球可使心室率减慢或突然减半,解除压迫后又即回复到原有心率水平。

2.心电图检查

(1)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相同、间隔匀齐连续呈锯齿样的心房扑动波(F波),频率为250~350次/分,F-F之间无等电位线(Ⅱ、Ⅲ、avF及V1明显)。

(2)QRS波群一般为室上性,形态和时间正常(<0.12s);当出现室内差异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增宽,形态异常。

(3)心室率的快慢视房室传导的比例而定。

(4)心室律是否规则,则由房室传导的比例是否固定而定。

鉴别诊断

与窦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鉴别:①仔细寻找心房活动的波形及其与QRS波群的关系;②压迫颈动脉窦,房扑的心室率可以成倍减少。

三、心房扑动的检查方法

一、房扑典型心电图特点

(1)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相同、间距相等,频率为250~350次/min的心房扑动波(F波),呈锯齿状或波浪状(典型图形在Ⅱ、Ⅲ、aVF导联出现)。F波之间无等电线。

(2)QRS波群形态与窦性相同,有时因F波的影响,QRS波群形态可稍有差异。

(3)常见房室传导比例为2∶1,也可呈3∶1、4∶1,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者心室律可不规则。

(4)有时F波频率和形态不是绝对规则,称不纯性心房扑动或心房扑动-颤动。

二、心房扑动的分型

(1)Ⅰ型心房扑动:亦称典型心房扑动或普通型心房扑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房扑动。①心房扑动F波的频率为250~350次/min;②在Ⅱ、Ⅲ、avF导联上F波倒置,呈锐角较多;③容易被程序电刺激复律。

(2)Ⅱ型心房:扑动亦称非典型心房扑动、罕见型心房扑动。临床上很少见。①心房扑动F波的频率在340~430次/min,往往大于400次/min。②在Ⅱ、Ⅲ、aVF导联上F波直立,呈现圆凸向上(直立、圆凸)的F波较多。③不容易被程序电刺激复律。

Ⅰ型与Ⅱ型心房扑动之间有密切关系,同一患者可有Ⅰ型和Ⅱ型心房扑动交替出现,Ⅱ型可由Ⅰ型转化而来,也可自行转为Ⅰ型。

四、心房扑动的症状是什么

(1)轻者(心室率不快者),可无症状。或仅有心悸、心慌、乏力;

(2)严重者(房扑伴有极快的心室率),可有头晕、晕厥、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少数患者可因心房内血栓形成脱落而引起脑栓塞。

临床特点

由于房扑时心房失去辅助泵的功能。同时也由于快速的心室反应,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使心功能不全症状加重,可出现心力衰竭的所有症状和体征。即使在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过快的心室率持续较长时间,也可使患者出现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与房扑有关的症状主要取决于心室率以及是否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室率过快时可出现心悸、头晕、气短、乏力甚至晕厥等症状。在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还可出现心绞痛。房扑患者可出现体循环栓塞,多数是因为房扑蜕变为房颤的结果。房扑本身也可以形成心房内血栓,产生体循环栓塞,包括脑卒中。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