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真的要补钙吗
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以素食为主,植物性食品中钙铁锌元素含量不足,且含植酸和草酸,易结成不溶性盐,人体难以吸收;许多独生子女饮食习惯不良,加上地方区域性微量元素的缺乏这些都是导致宝宝缺乏钙铁锌的原因。而钙铁锌作为人体必需的元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及智力发展十分重要。因此我国的幼儿及儿童应特别加强钙铁锌的补充。
一旦婴幼儿童体内缺乏钙铁锌微量元素将会引起多种疾病:
【缺钙】
缺钙会发生软骨病及出牙迟,牙齿稀松、鸡胸、身体矮小、“X”形腿、畸形等儿童佝偻病症状。
【缺铁】
缺铁使细胞色素和含铁酶活性减弱,致使供氧不足,使氧还原及能量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贫血症。
【缺锌】
缺锌则会产生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下降、精神萎靡、厌食等,严重时会造成缺锌性侏儒。
宝宝均衡补充钙铁锌刻不容缓。那么应该如何补充钙铁锌呢?其实有很多食物都富含钙铁锌,粑粑麻麻们可以学起来,做给孩子吃以补充必要的钙铁锌。
二、新生儿常见的补钙食谱
一、果仁粥
原料:大米、花生、核桃仁
做法:大米、花生洗净剁碎,放水煮粥,煮至八成熟时放入核桃仁加点糖。
注意:花生、核桃仁尽量剁碎并煮软,以免宝宝发生呛咳。
二、海鲜鸡蛋羹
原料:虾米、新鲜花蛤、鸡蛋
做法:1虾米切碎,黄酒浸泡10分钟。→2花蛤洗净,用开水烫使其打开。→3鸡蛋打碎加盐,加虾米和花蛤,加温水,放入葱花,大火蒸至羹状即可。
三、萝卜番茄汤
食谱原料:胡萝卜,西红柿,鸡蛋,姜丝,葱末,花生油,盐,味精,白糖3岁宝宝补锌儿童补锌食谱3岁宝宝补锌食谱
制作方法:
1.胡萝卜、西红柿去皮切厚片。
2.热锅下油,倒入姜丝煸炒几下后放入胡萝卜翻炒几次,注入清汤,中火烧开,待胡萝卜熟时,下入西红柿,调入盐、味精、白糖,把鸡蛋打散倒入,撒上葱花即可。
健康提示:
此汤含锌量约35.55毫克。西红柿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所含胡萝卜素及矿物质是缺锌补益的佳品;对儿童疳积、缺锌性侏儒解毒有一定疗效。
四、牡蛎汤
原料:鲜牡蛎肉、紫菜、葱、姜,调料适量
做法:
1、蛎肉60克洗净,切小片。
2、清洗放入大碗中,加清汤、牡蛎肉片、葱花、细姜丝,放入蒸锅蒸30分钟出加入精盐、胡椒粉、绍酒调匀。
3、最好能放入清水中2个小时以上,以便其吐出残留泥沙。
牡蛎是所有食物中含锌量最高的,此道菜含锌约20.5毫克,牡蛎汤鲜滑、甜美,儿童最爱喝的汤,此道菜对皮肤干燥、皮疹、伤口愈合不良等儿童缺锌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三、新生儿补钙的正确理论
从吸收效果而言,人体最易吸收的钙是柠檬酸钙,其次是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最后才是碳酸钙。但从含量来说,碳酸钙的含钙量高,每100毫克含钙40毫克,醋酸钙每100毫克含23毫克钙,乳酸钙每100毫克含13毫克钙。补钙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容易吸收。无论你摄入多少钙质,如果没有维生素D,小肠也无法对钙进行吸收。钙片中镁元素的含量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增加骨骼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一般来说,含维生素D的钙片较多,而含镁的钙片较少。尽量挑选含镁多的钙片,因为维生素D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摄入。因此,选择钙片时不应只看广告,应当多听医生或营养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他们比较了解营养产品的市场情况,还能根据你的身体、饮食、工作等状况提供较为准确的建议,指导人们正确地补充钙质。
何时才是补钙的最佳时间?一般来说,任何方便的时候都可以服用钙片,进行补钙,这一点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另外,碳酸钙的最佳服用时间是饭后半小时。补钙后最好多晒太阳,促进体内生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补钙后不宜过多饮水,以免冲淡钙质。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摄入过多的草酸,草酸存在于蔬菜中,它会影响和阻止钙的吸收,烹饪时将蔬菜用水焯一下,就可以去掉蔬菜中的草酸。
摄入足够钙就一定能保证我骨骼的健康吗?摄入足够的钙只是防止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一环,要保证骨骼的健康,还需要进行适当慢跑等力量练习运动。另外,烟和酒非常不利于骨骼的健康,所以尽量不抽烟,喝酒要适量。平时做到膳食多样化,营养均衡摄入,对骨骼健康同样非常重要。
四、新生儿缺钙的诊断
第一,应该先了解小儿的喂养情况,比如小儿的喂哺方式如何?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孩子每天的奶量是否充足?孩子何时开始添加辅食?辅食添加是否合理?小儿的食物中是否含有丰富的钙营养?小儿消化吸收功能是否正常等。另外还要了解小儿的一般健康状况,小儿是否经常患病?孩子是否经常做户外活动等?医生要通过对家长的询问来确定小儿是否存在缺钙的可能。
第二、医生要给小儿做全面的体格检查,通过检查进一步确定小儿是否存在缺钙的临床表现?小儿长期缺钙可导致骨骼发育异常,但由于人在器官发育上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发现小儿骨骼发育有轻微异常,也不能轻易下结论,应该经过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分析或观察再做诊断,而不能一看到小儿头囟门大一点,或肋骨稍有一点上翘就诊断小儿缺钙。
第三、医生应根据临床诊断需要给小儿做化验检查,化验检查是帮助儿科大夫诊断小儿缺钙的主要信息资料之一,诊断时可以用来参考,但却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