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呕吐别放过呕吐物
孩子呕吐时,家长不要慌张,有些细节地方如果处理妥当,是可以及时改善孩子呕吐这个状态的。细心的家长,看看你平时是否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①要让孩子坐起,把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
②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去除臭味。婴儿可通过勤喂水,清洁口腔。
③勤喂水,少量多饮,保证水分供应,以防失水过多,发生脱水。水温应冬季偏热,夏季偏凉,温水易引起吐。
④注意饮食,不要吃得太多,尽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腻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吐后应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条),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⑤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呕吐与饮食及咳嗽的关系,呕吐次数,吐出的胃内容等。
⑥尽量卧床休息,不要经常变动体位,否则容易再次引起呕吐。
小儿的呕吐常见于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当小儿出现呕吐时,首先要暂时禁食,让消化道有一个休息的时间,可先给些淡糖盐水或淡茶水,过几个小时或1~2天也就好了。
如果乳儿偶于吃奶后有吐,可能是吞咽了空气,下次喂食时应将奶头塞没,不让吞咽空气,吮完后可抱起小孩轻拍背部,让空气排出后取右侧卧位,并略抬高上半身。如经常在吮奶后呕吐,但一般情况正常,可能有幽门痉挛,应在医生指导下,让小儿吃些解痉药;一般营养情况受到影响时,要防幽门肥大,应请医生检查。
如果反复剧烈呕吐,吐出黄水,一般护理仍不见好转,要防肠梗阻。如果同时伴有其他发热等情况,应该把详细情况向医生介绍。如发现呕吐物异常时,应将呕吐物一并带给医生,以便参考分析呕吐原因,及时正确处理。
二、小儿时期常见的呕吐常见症状
症状
1.呕吐的类型可分3型:
1)溢乳:在小婴儿,胃呈水平位,胃部肌肉发育未完善,贲门松弛,因而在哺乳过多或吞入空气时,吃奶后常自口角溢出少量乳汁,不影响健康;
2)普通呕吐:吐前常恶心,以后吐一口或连吐几口,连吐或反复呕吐都是病态,多见於胃肠道感染;
3)喷射性呕吐:吐前多不恶心,大量胃内容物突然经口腔或同时自鼻孔喷出,可见於小婴儿吞咽大量空气,胃扭转,幽门梗阻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
2.呕吐的时间和呕吐物性质
呕吐发生的时间和呕吐物性质都与诊断有关,询问病史时要注意,例如上胃肠道梗阻和食物中毒时多在病的早期出现呕吐;下胃肠道梗阻和肾功能衰竭则在较晚期出现呕吐,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和胃扭转时,喂奶后很快就呕吐;溃疡病并发部分幽门梗阻时,常在饭后6~12小时呕吐,肥大性幽门狭窄只吐奶,不吐胆汁,而梗阻在十二指肠以下时则吐胆汁;下胃肠道梗阻的后期呕吐物可有粪便;出血性疾病或鼻衄后,吐物可带血;反复剧烈呕吐吐物可带血或咖啡渣样物,吐出胃内容时多带酸味;胃内食物潴溜时,吐物可有酸腐味;带粪便时可有粪味。
三、宝宝呕吐原因
1、喂养不当。当小儿出现呕吐的情况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爸爸妈妈们在喂养宝宝的时候,出现喂养不当的情况。当妈妈们所选择的配方奶粉不符合宝宝的胃口或者是宝宝在喝奶的过程中,吞入大量的空气,就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的问题。
2、消化功能异常。孩子出现出现了感染性的疾病,很可能会出现呼吸道方面的感染以及支气管炎方面的问题,这些疾病可能会伴随一些高烧或者是恶心的情况,常常存在呕吐的情况。
3、消化道感染。当宝宝出现了肠炎或者是胃炎等方面的疾病,也可能会出现呕吐的情况,还可能存在恶心的问题。
4、神经系统疾病。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比如脑炎胡总说会其他的头部问题,也是很可能会引发小儿呕吐的情况。对于神经系统方面的情况,爸爸妈妈们还是需要极为关注的。
5、中毒。当小儿出现中毒的情况时,也是可能会导致呕吐的情况。中毒的情况分为很多种,存在食物中毒或者是植物中毒等等。
四、治疗小儿呕吐的方法
、
呕吐是胃内容物反入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呕吐可将咽入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小儿呕吐是以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而去为主要特征。本病常因伤食、胃热、胃寒、肝气犯胃、惊恐气逆所致。常用的临床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鲜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洗净,切成丁,放在沸水内煮沸即捞出,把水控干,晾晒半日,再放入锅内,加入蜂蜜,以小火煮沸,调匀,待冷,装瓶备用。一般饭后食用。
本方适用于伤食呕吐。
[方二]
神曲15克,丁香1.5克。同人药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
本方适用于伤食之呕吐。
[方三]
生姜、醋、红糖各适量。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腌24小时,同时取3片姜,加红糖适量以沸水冲泡片刻,待茶饮。
本方适用于小儿呕吐。
[方四]
橘皮3--5克,粳米50克。将橘皮晒干,碾炒细末,用粳米加水入砂锅内,煮作稀粥,入橘皮末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每日早晚复温热服食,5天为1疗程。
[方五]
小米100克,鲜嫩黄瓜300克,生姜10克,精盐2克。将黄瓜去皮去瓤,洗净切薄片,大米洗净,姜洗净拍破,砂锅加清水1000毫升,下大米,大火烧开,小火慢煮至米烂时下瓜片。再煮至汤稠,表面浮有粥油时人盐调味,作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