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1.基础治疗与对症治疗
败血症患者的体质差,症状重,病情需持续一段时间,故在应用特效抗菌治疗的同时,还需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甚至小量多次给予人血白蛋白(白蛋白)、血浆或新鲜全血以补充机体消耗、供给能量、加强营养、支持器官功能,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有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毒血症表现时,可予升压药、强心药及(或)短程肾上腺皮质激素。高热剧烈头痛、烦躁不安者可予退热剂与镇静剂。需加强护理,注意防止继发性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及褥疮等。
2.抗菌治疗
(1)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①及时应用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是治疗败血症的关键,结合临床表现及前期治疗反应予以调整。
②对病情危重者宜选取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三联或四联应用的必要性不大)。
③致病菌应是杀灭,而不是一时抑制,故抗菌药物的使用应足量,开始时剂量应偏大,分次静脉点滴投予,疗效宜长,一般3周以上,或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用药数天。有迁徙性病灶者,除局部治疗外,全身用药也应酌情延长。
(2)抗菌药物的选择
①葡萄球菌败血症因金葡球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株已达90%左右,故青霉素G对其疗效很差,而第一、三代头孢菌素不同程度地抑制了β-内酰胺酶的作用,对其敏感的菌株可达90%,故现常选用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还可联合应用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首选万古霉素。
②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氯霉素、氨苄西林。现已普遍耐药。第三代头孢菌素对此类菌有强抗菌活性,敏感率一般大于90%,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大肠杆菌及肺炎杆菌也有抗菌活性。故对此类败血症可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中选用一种,可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也可与哌拉西林联合。绿脓杆菌败血症时应用头孢克肟无效,以用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较好。或将上药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伍用,疗效也好。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对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G-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受外界影响小,与其他类抗菌药物未见交叉耐药性,副作用轻,临床上也常被选用。
③厌氧菌败血症常呈复数菌混合感染,选药时应兼顾兼性厌氧菌或需氧菌。
④真菌败血症当真菌与细菌感染同时存在时,选药极为困难,杀死细菌,真菌泛滥,抑制了真菌,细菌又会成灾,大蒜注射液可同时控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宜选用之,唯作用较弱,对严重感染往往不能奏效。
3.其他治疗
(1)酌情选用拮抗炎症介质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药物如抗内毒素单抗,IL-1受体拮抗剂、脱苷脱氨酶抑制剂等。
(2)局部治疗对原发性或迁徙性的化脓性病灶,待成熟后均应及时切开引流。化脓性心包炎、关节炎、脓胸及肝脓肿在引流后局部还可注入抗菌药。对有梗阻的胆道、泌尿道感染,应考虑手术解除阻塞。
(3)对基础疾病的治疗不可忽略。
二、引发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1.病原菌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病原菌也是不同的。但在我国,最常见的当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大肠杆菌。而以表皮葡萄球菌、厌氧菌、耐药菌株等作为病原体被感染的,正呈上升趋势。造成这种上升趋势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呼吸机、广谱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比如体重过低的新生儿成活几率增加等。
2.免疫功能
并不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后,就一定会形成败血症。它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比如病原体毒素的强弱、病原体数量的多少、新生儿当时的免疫功能的好坏等等。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完善
(1)屏障功能较差。身体系统的保护功能不佳,不能有效阻止细菌的侵入,比如皮肤角质较薄、胃液的酸度较低、肠粘膜过于通透、血脑屏障功能不强等。
(2)淋巴结发育不全。缺少吞噬细胞,无法达到过滤的目的,即无法阻止感染的蔓延等。
(3)部分成分缺乏,即补体途径的C3、C5及调理素等含量过低,导致身体内的抗菌调理系统功能较差。
(4)经检测发现,患儿的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和粘附性不足。此外,纤维素结合蛋白,备解素等也是数量不足,这就致使身体无法完全吞噬细菌、对抗细菌,降低了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死细菌的作用。
(5)部分细胞缺乏正常的隐私能力,比如单核细胞产出来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等。
·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完善
(1)在所有新生儿当中,早产儿是最容易被感染的。那是因为新生儿待在母体内的时间越短,体内IgG的含量就会越低;
(2)而IgM也是无法顺利通过胎盘到达新生儿体内的,这两者含量的多少,影响着新生儿被感染几率的高低。含量越低,被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几率就越大,呼吸道、消化道被感染的几率也会增加。
(3)T细胞难以发挥作用,不能产生足量的细胞因子,这也是无法成功抵挡病原体入侵的原因之一。
(4)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欠佳,活性较低。
3.感染途径
(1)产前感染。新生儿可能在出生前就已经被母体感染了,因为母体内的细菌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2)产时感染。生产过程的延长、母亲产时困难、胎膜的破裂,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羊水被污染,而胎儿就可能因此患上炎症,进而发展成败血症。如果新生儿在生产过程中皮肤破损,或者并没有完全消毒、助产时方法不恰当,这些都可能使细菌从肌肤或粘膜破损处,直接进入体内,参与血液循环。
(3)产后感染。一旦细菌进入婴幼儿血液中,就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呼吸道、泌尿道等参与人体全身的血液循环。新生儿的肚脐部位也是细菌最易入侵的途径。
三、患上败血症的常见症状表现
1、金葡菌败血症:原发病灶常系皮肤疖痈或伤口感染,少数系机体抵抗力很差的医院内感染者,其血中病菌多来自呼吸道。临床起病急,其皮疹呈瘀点、荨麻疹、脓疱疹及猩红热样皮疹等多种形态,眼结膜上出现瘀点具有重要意义。关节症状比较明显,有时红肿,但化脓少见。迁徙性损害可出现在约2/3患者中,最常见的是多发性肺部浸润、脓肿及胸膜炎,其次有化脓性脑膜炎、肾脓肿、肝脓肿、心内膜炎、骨髓炎及皮下脓肿等。感染性休克较少发生。
2、表葡菌败血症:多见于医院内感染。当患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后,此菌易形成耐药株(有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呼吸道及肠道中此菌数目明显增多,可导致全身感染。也常见于介入性治疗后,如人工关节、人工瓣膜、起搏器及各种导管留置等情况下。
3、肠球菌败血症:肠球菌属机会性感染菌,平时主要寄生在肠道和泌尿系统。1980年以来,其发病率来有升高,在中国医院内感染的败血症中可占10%左右,在美国也已升至第四位。临床上表现为尿路感染和心内膜炎者最多见,此外还可见到脑膜炎,骨髓炎、肺炎、肠炎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4、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不同病原菌经不同途径入血,可引起复杂而多样化的表现。有时这些表现又被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所掩盖。病前健康状况较差,多数伴有影响机体防御功能的原发病,属医院内感染者较多。寒战、高热、大汗,且双峰热型比较多见,偶有呈三峰热型者,这一现象在其他病菌所致的败血症少见,值得重视。大肠杆菌、产碱杆菌等所致的败血症还可出现类似伤寒的热型,同时伴相对脉缓。少数病人可有体温不升,皮疹、关节痛和迁徙性病灶较革兰阳性球败血症出现少,但继发于恶性肿瘤的绿脓杆菌败血症临床表现则较凶险,皮疹可呈,心坏死性。40%左右的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患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有低蛋白血症者更易发生。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黄疸,肝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竭,呼吸窘迫症与DIC等。
四、生儿败血症如何诊断新
1.病史
需要查看的病史及状况。
(1)在新生儿还未出生时,母体怀孕后期有过发热和绒毛膜炎症的病史;
(2)产妇羊膜早破超过十二到二十四个小时;
(3)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低且有抢救史;
(4)新生儿是早产儿,或者是多胞胎。
以上都需要考虑到可能已感染上细菌。当然,医院是极易发生感染的地方,有过以下情况的需注意:新生儿的监护病区有治疗的患儿;有如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等入侵式救治的患儿;新生儿住院天数比较长;新生儿接受过手术治疗;新生儿所住的病房人数较多;新生儿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等等。
2.临床表现
新生儿常常表现出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比如:
(1)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一种症状,根据严重程度,稍有不同:不太严重的表现为呼吸急促;程度严重的表现为呼吸衰竭,经过人工通气才可恢复正常。
(2)心跳加快,心跳速度超出一定范围。心脏周围的循环灌注性较差,呈青紫色。
(3)血压过低。
(4)酸中毒或血糖量不在正常范围内,呈低血糖或高血糖。
(5)体温不稳定。其中有15%左右的孩子,体温无法处于相对恒定的状态,体温不升高或发热。
(6)胃肠道异常,导致呕吐、腹胀等等。
(7)活动量明显减少或经常处于昏睡状态,或感到异常烦躁。
(8)身体痉挛;
(9)身上出现瘀斑或者是瘀点。
(10)黄疸异常或肝脾异常肿大。
3.实验室检查
(1)根据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和种类,可以使医生知道,新生儿是否已经被细菌感染。血白细胞计数<5109=""l="">0.2则有细菌感染。
(2)根据血小板的数量,可以大致判断新生儿是否患上该症。血小板计数<100×109/L提示新生儿败血症的可能。
(3)急相蛋白的数量,如果超出一定的范围,①C-反应蛋白>15μg/ml②ESR>15mm/h,即表示有细菌感染。
(4)血培养检查,如果血培养呈现阳性,应在小朋友住院后并应用抗生素前的周围血做培养,进行无菌操作,就可确定病因诊断。
(5)其它培养,比如通过小朋友的脐部、尿液等。
(6)利用X射线进行放射学的检查,有呼吸方面症状的小朋友都应该做检查;
(7)病原菌抗原检测,如对流免疫电泳、血凝抑制的试验等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