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型疟疾的病因
(1)红细胞外期:子孢子随按蚊唾液进入人体,通过肝细胞与其表面蛋白间的连接而侵入肝细胞,侵入肝细胞疟原虫进行裂体繁殖,平均约6天以后,裂殖体破裂,释放出数以万计的裂殖子进入血流。
(2)红细胞内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可能通过红细胞表面血型糖蛋白上的唾液酸残余物。侵入红细胞后,圆环形裂殖子(环行体,亦称小滋体)就开始吞噬红细胞内容物(主要为血红蛋白);恶性疟原虫的小滋体看起来就像一对保温耳套,外周为环性细胞质,中央为深染的哑铃形染色质。
血红蛋白分解的副产物是血色素和珠蛋白,血色素含有一个由羟酸盐连接的亚铁血红素聚合物。小滋体的次级溶酶体中出现黑褐*素晶体,标志着其向大滋养体阶段的转化。在这一阶段的48h中,被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黏附性逐渐增强,原因是疟原虫的配体黏附在红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上。黏着性强的红细胞一部分黏附在内皮细胞上,导致血管内血容量净增;一部分黏附在其他未被感染的红细胞上,形成玫瑰花环;还有一部分和其他被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相黏附,即自身凝集反应。
二、脑型疟疾的检查
(1)血液涂片:外周血涂片是最敏感,特异性最高的检验方法,这种检查方法是有显微镜对外周血涂片上的感染红细胞进行计数,外周血涂片是经改进的姬姆萨染色或反向菲德染色处理过的,如果涂片在染色之前用酒精固定,那么在完整的红细胞内可见到疟原虫。用受感染红细胞的百分率来表示涂片的计数,以上所述为磨片法。较厚血涂片可直接染色,红细胞被溶解,仅留下可见的疟原虫和白细胞核,这就是所谓的厚片法,用与每200个或400个白细胞相伴的疟原虫数来表示其计数。薄片法易读而厚片法较为敏感。
如果患者在感染疟原虫之前或感染同时曾进行抗疟治疗,那么他的血涂片开始可能为阴性。如果临床怀疑为疟疾感染,血涂片检查应反复进行。有重症疟疾症状和体征的无获得性免疫力的患者,如果在低倍镜下发现其循环中的白细胞质中出现疟原虫色素的碎块,那么患者就应该确诊为重症恶性疟疾。
(2)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3.血清学检查抗疟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3周出现,4~8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现已应用的有间接免疫荧光、间接血凝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阳性率可达90%。一般用于流行病学检查。
三、脑型疟疾的症状
1.无并发症的疟疾无并发症的恶性疟疾,其临床表现非常类似于其他3种良性人类疟疾。开始时其症状甚至可能比间日疟还轻。其症状为头痛、肌痛、乏力、烦躁不安,24~48h后出现发热,发热通常伴有畏寒、寒战、偶尔伴有发冷僵硬。头痛、肌痛会加重,并出现厌食。在单纯恶性疟原虫感染时很少见到典型的间日热,偶尔最高体温可以超过39%,虽然肺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但诸如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系统症状也会出现。肝、脾大,轻度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也均常见。疟疾感染所致的复杂临床症状没有特异性,对诊断没有太大帮助。任何居住在或去过流行区的临床单纯表现为发热的患者,都应高度怀疑疟疾,直到临床证实为其他疾病。
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急性疟疾感染发展成为重症疟疾的比例不同。这一比例受到抗疟治疗的严重影响。据估计,在冈比亚儿童中,急性疟疾感染发展成为重症疟疾的比例约为1%,在泰国的成年人中,疟疾的死亡率为1%。
2.成人和儿童的比较有报告在非洲儿童和无疟疾免疫力的东南亚成人两组人群中进行了重症疟疾的研究,在这两组人群中临床表现差别显著。
四、脑型疟疾的治疗
如果临床确诊或高度怀疑为疟疾,在检查完呼吸道和称完体重后,就应开始抗疟疾治疗。如果存在,或不能排除低血糖,应按低血糖给予治疗,如果存在呼吸窘迫或低血氧,应给予吸氧。如果脱水即应补液。如果确诊或高度怀疑为重症疟疾,应将患者转入ICU。
1.基础治疗
(1)发作期及退热后24h应卧床休息。
(2)要注意水分的补给,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
(3)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物降温;凶险发热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
(4)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
2.病原治疗病原治疗的目的是既要杀灭红内期的疟原虫以控制发作,又要杀灭红外期的疟原虫以防止复发,并要杀灭配子体以防止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