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染性脓疱病
传染性脓疱病流行于夏秋季,多半发生于儿童,传染性很强,在家庭之中很容易相互传染,多见于暴露部位,由于感染球菌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主要表现为大疱型脓疱疮,初为散在的鲜红色丘疹或水疱,以后水疱迅速扩展增大,至蚕豆大或更大,疱内液体开始清亮以后混浊变成脓汁形成脓疱,周围有红晕,有时脓疮上部分疱液清澈,下部分因混浊的黄色脓液沉积于疱底部而呈半月形,形成本病的特征,泡壁很薄,松弛易破,破后形成糜烂面,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有时痂下脓液向周围溢出,在原皮损的周围形成新的脓疱,有的排列成环状或链状,称为环状脓疱病,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由溶血性链球菌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所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脓痂性脓疱病,多发于颜面,口角,口唇,鼻孔,耳部及四肢等暴露部位,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壁薄的水疱,然后迅速发展成脓疱,在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破后,脓液干燥,形成蜜黄色厚痂,周围不断有新疹出现,自觉瘙痒,常因搔抓而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少数患者鼻腔,口腔及舌粘膜亦可受累,重者可伴发淋巴结炎,疖病,丹毒或淋巴管炎等;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也可诱发急性肾炎,极少数体弱儿童或新生儿患者可引起败血症导致死亡。
二、传染性脓疱病的病理病因
主要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半为Ⅱ组71型菌株,其次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也可两种细菌混合感染,极少数由其他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所致。
病人多半是儿童和婴儿,儿童由于解剖生理上的弱点如皮肤细嫩,局部抵抗力差,容易遭受轻微外伤,皮肤易污脏等因素,所以化脓菌容易感染,特别是新生儿皮肤薄嫰,分泌机能未充分发育,免疫力低下(Ig*平低于正常),神经机能不健全,感染后容易泛发全身,造成集体中流行,成人当患某些使机体抵抗力减低的疾病,机体衰弱时或患瘙痒性皮肤病使皮肤某一部位抵抗力减低时,及各种刺激,皮肤外伤等,治化脓球菌造成可乘之机容易感染。
在家庭或托儿所中,儿童互相密切接触很容易传染,也可通过污染的毛巾,日用品,玩具,衣服等间接传染。
三、传染性脓疱病的疾病诊断
有时要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深部脓疱病深部脓疱病破溃后为溃疡面,愈后有浅疤痕,多在小腿发病,成年人好发。
2.天疱疮天疱疮是以水疱为主,脓疱为继发感染,尼氏征阳性,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必要时病理检查可区别。
3.湿疹感染湿疹感染有湿疹病史,皮肤上可见红斑,丘疹等多形损害,有红肿及炎症表现,脓疱及脓痂为继发损害。
4.水痘多见于冬春季,发病前和发病早期常伴有发烧不适,头痛等全身症状,皮疹以小水疱为主,多向心分布,同时可见红斑,丘疹和结痂等多种损害,口腔粘膜常有损害。
5.丘疹性荨麻疹特征为在风团样的红斑上出现丘疹或水疱,如发于躯干和四肢,成批出现,反复发作,剧痒。
6.新生儿脓疱病新生儿脓疱病发生在新生儿,脓疱大,有严重的全身症状。
四、传染性脓疱病的预防护理
预防脓疱疮要注意以下几点:
·预防脓疱疮,要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损伤。
·患儿的日常用具及换药敷料须严格消毒或焚毁,以防接触感染。
·小儿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b,c,必要时给予丙种球蛋白注射,以增强免疫力。
·有条件者可接受葡萄球菌,链球菌疫苗,或多价混合疫苗注射。
·讲究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
·有痱子或瘙痒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及时治疗。
·婴儿室,托儿所及幼儿园如发现本病患儿应立即隔离,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注意合理饮食,忌口适当,勿食辛辣鱼虾,海鲜等过敏腥发物。
·保持室温在24~26℃左右,湿度55~60%,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日通风2次,注意避免对流风。每天沐浴更衣,沐浴时动作轻柔,皮肤皱褶处洗干净。选择宽松柔软的棉制衣服,勤换尿布,保持身体清洁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