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脊髓炎引起的全身肌肉萎缩怎么治 脊髓有哪些功能

导读:肌源性肌萎缩是肌肉本身的疾病,可能还包括其他一些因素,如肩带或面肩肱型的肌营养不良患者,通过形态学检查证实为脊髓型肌萎缩。

一、脊髓炎引起的全身肌肉萎缩怎么治呢

1、脾胃虚弱: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统血,主肌肉、四肢,脾胃虚弱,运化不能,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失养而成痿。

病状表现为:肢体软弱无力,肌肉枯萎消瘦,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面色虚浮无华、舌苔薄白,脉细。

肌肉萎缩治疗原则:健脾生血,益气生肌。

2、肝肾亏虚: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经脉失去濡养而成痿。

病状表现为:下肢痿软无力,不能久立,腰脊酸软。一侧或两侧感觉障碍或痛觉消失。并伴有头昏目眩、耳鸣、遗精、遗尿或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数。

肌肉萎缩治疗原则:益肝补肾,滋阴清肺。

肌源性肌萎缩是肌肉本身的疾病,可能还包括其他一些因素,如肩带或面肩肱型的肌营养不良患者,通过形态学检查证实为脊髓型肌萎缩。用微电极技术检查患肌营养不良的动物,显示机能性失神经肌纤维者约占1/3。两大类原因可以引起“肌萎缩”,一是神经受损,二是肌肉本身的疾病。

二、脊髓有哪些功能呢

反射功能

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动受脑的控制。来自四肢和躯干的各种感觉冲动,通过脊髓的上行纤维束,包括传导浅感觉,即传导面部以外的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的脊髓丘脑束、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薄束和楔束等,以及脊髓小脑束的小脑本体感觉径路。

传导功能

脊髓除具有反射功能外,还有什么功能?仍以成人排尿反射为例来说明。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就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如果外界环境不适宜(比如在课堂上),大脑就暂时抑制脊髓中的排尿中枢而不排尿。可见,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

运动功能

屈肌对侧伸肌反射

肢体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该侧肢体出现屈曲运动,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称为屈肌反射。屈肌反射具有保护性意义,使肢体屈缩而避开伤害性刺激。屈肌反射的强度与刺激强度有关,例如足部较弱的刺激只引起踝关节的屈曲;刺激强度加大时,则膝关节和髓关节也可发生屈曲。如刺激强度更大,则可在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射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展的反射,称为对侧伸肌反射。动物的一侧肢体屈曲,对侧肢体伸直,以利于支持体重,维持姿势。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的中枢均在脊髓。

三、脊髓的形态特征

脊髓位于椎管内,其前端在枕骨大孔处于延髓相连,后端止于荐骨中部。呈背腹略扁圆柱状。椎动物背部正中从前向后走行的白色素状物。与脑相连,并和脑一起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它和脑都是由神经管分化产生的。其中心有纵行的连接脑室的中央管(analiscentralis),围着中央管的灰质构成脊髓的内层,外层由白质构成。

脊髓表面有6条纵沟,前面正中的沟较深称前正中裂(anteriormedianfissure),后面正中的沟较浅称为后正中沟(posteriormediansulcus)。前后正中两条纵沟把脊髓分为对称的两半。在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的两侧,分别有成对的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在前后外侧沟内有成排的脊神经根丝出入,是由位于前灰柱的前柱细胞发出运动神经纤维形成,出前外侧沟的根丝形成31对前根(腹根)(anteriorroot),入后外侧沟的根丝形成31对由感觉神经形成的后根(背根)(posteriorroot)。在后根上有膨大的脊神经节(spinalganglia)。前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成1条脊神经,由椎间孔出椎管。

与每对脊神经前后要相连的一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segmentsofspinalcord),因此脊髓分为31个节段:8个颈段(C),12个胸段(T),5个腰段(L),5个骶段(S)和1个尾段(Co)。

按脊髓的节段出入脊髓,构成脊神经的末梢神经。在外侧柱有属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整个脊髓外面为与脑膜相连的脊髓膜包围,进而被保藏在纵贯整个脊柱的椎管内。脊髓的横切面,头索类的呈三角形,圆口类的呈扁椭圆形,高等脊椎动物的为椭圆形。板鳃类,由于其髓鞘发达,故其灰质与白质可明显地区分开来。

两栖类以上的脊椎动物,在其发出前、后肢神经的部位已变为粗大,分别形成起自颈髓第4节段到胸髓第1节段的部分组成的颈膨大(intumesentiacervicalis)和自腰髓第2节段到骶髓第3节段组成的腰膨大(intu-mensentialumbalis)。

在胚胎3个月以前,脊髓和椎管的长度大概相等,所有脊神经根几乎都呈直角伸向相应的椎间孔,从胚胎第4个月起,脊髓的生长速度比脊柱缓慢,脊髓长度短于椎管,而其上端连接脑处位置固定,结果使脊髓节段的位置由上向下逐渐高出相应的椎骨,神经要向下斜行一段才达相应的椎间孔。腰、骶、尾段的神经要在未出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在椎管内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马尾(caudaequina)。因此脊髓的长度与椎管的长度并不一致,成人的脊髓终止于第1腰椎,只有浸泡在脑脊液中的马尾和终丝,故临床上常在第3、4腰椎棘突之间进行腰椎穿刺。腰神经、骶神经和尾神经在椎管的不同高度的位置上伸出椎间孔,呈束状走向末梢。

四、脊髓的主要病变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是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导致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也称为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以病损水平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临床特征。

急性脊髓炎亦称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同病变常为脊髓横贯性损害,故又称横贯性脊髓炎。本病属常见的脊髓疾病,一年四季各地均有散在病例发生,但以夏秋季较多,冬季少见,多数病例来自农村。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高、后果严重的疾病,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于脊柱和脊髓皆可造成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占全身损伤的0.2%—0.5%,据估计其发病率每年约为人/100万人口。在房屋,矿山、公路、坑道倒塌事故中相当多见,在地震灾害中发病率高达10%,多伴发于脊柱外伤与骨折,在脊拄骨折脱位中伴发脊髓损伤的约占20%。

和平时期的脊髓损伤多见于砸伤,摔伤、跌落伤、交通事故和运动性损伤等,绝大多数为闭合性损伤。战时脊髓损伤多为枪炮弹片伤、爆炸性损伤和刀刺伤,常为开放性损伤。虽然损伤局限,因与外界变通,感染的危险较大。

对脊髓损伤的处治原则是尽可能恢复脊髓功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闭合复位,保持肯柱的稳定性,进行椎板切除和脊髓前路减压术,重建脊髓性瘫痪的感觉、运动功能。恢复病人的劳动力和有效地降低残疾率。

脊髓肿瘤

椎管内肿瘤(intraspinaltumor)包括起源于椎管内不同组织如脊髓、神经根脊膜或椎骨的各种瘤样病变。小儿椎管内肿瘤的发病率较颅内肿瘤明显降低,其中成人较为常见的脊膜瘤和神经纤维瘤在儿童尤为罕见而胚胎残余组织的肿瘤(上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则好发于儿童期。椎管内肿瘤可发生在脊椎的任何节段临床主要表现为肿瘤所在平面的神经根损害及该水平以下的长束受累的症状和体征。

椎管内肿瘤是指生长在椎管内的各种组织如脊髓、脊膜、神经根、血管和脂肪组织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

椎管内肿瘤的发生率据国外统计为2.5人/10万人口,国内约占神经系统疾病住院病人的2.5%。与颅内肿瘤相比为1:6-10.7)。如按脊髓和脑体积的比值1:8计算,两者发生肿瘤的机会是相当的。因此椎管内肿瘤并非少见,而且绝大多数是良性肿瘤,如能及早诊治,疗效是满意的。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