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宝宝鹅口疮怎么治疗疗效好 为什么宝宝易患鹅口疮

导读:喂奶时间要控制好:新生儿患鹅口疮时,新妈妈要控制自己的喂奶时间,每次喂食时间都不要超过20分钟,同时避免使用安抚奶嘴。

一、宝宝得了鹅口疮怎么办

1、正确的涂抹药物:

新生儿出现鹅口疮时,新妈妈可用2%苏打水清洗乳新生儿患处,再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口;每日需坚持3~5次,一般轻症乳宝宝涂药2~3次就可以治愈。

 2、经常清洗乳房:

鹅口疮主要通过霉菌传播,新妈妈在喂奶前应用温开水洗乳头,保持乳头卫生。如为人工喂养,要注意奶瓶,奶嘴的消毒。喂奶后,妈妈要擦干乳头附近的奶水再穿上内衣。

 3、喂奶时间要控制好:

新生儿患鹅口疮时,新妈妈要控制自己的喂奶时间,每次喂食时间都不要超过20分钟,同时避免使用安抚奶嘴。

4、妈妈的饮食要注意:

  哺乳期,妈妈要注意个人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吃肥腻食物,要多吃有利于宝宝身体健康的食物。这样新生儿吮吸母乳后才会健健康康,营养充足。

5、保持口腔清洁:

注意新生儿口腔卫生,喂奶后,新妈妈可以给宝宝喂些温开水以清洁宝宝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长和繁殖。但不要用棉芊或纱布用力去擦宝宝稚嫩的口腔粘膜。若新生儿已经可以吮吸奶瓶,妈妈要经常清洁奶嘴和奶瓶。新生儿含吮前后都要用热水消毒或高温糖果,以免细菌存留在奶瓶中。

二、鹅口疮的发病原因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接触感染:

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消毒不彻底:

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由此可见,平时不注意清洁是患病的一大原因。

 3.长期服用抗菌素:

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婴幼儿患本病主要来自母体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或哺乳器消毒不严所致。常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腹泻、体质衰弱的患儿。新生儿和六个月以内的患儿好发。可经产道哺育用具或乳头感染。

三、鹅口疮宝宝的护理方法是什么呢

(1)注意病儿口腔的清洁,指导喂服,加强个人卫生。喂乳前后用温水将乳头冲洗干净,喂乳后再给婴儿喂服少量温开水。用不1∶3银花甘草液等擦洗口腔,每日3次-4次,局部溃破可外涂适量冰硼散或1%龙胆紫。

(2)观察病儿口腔粘膜及舌面白屑的增减及吮乳情况。若见病儿烦躁、口臭、流涎、便秘,吮浮时啼哭,吞咽、呼吸困难时,应及时送往医院处理。发热者,定时测量体温,给予物理降温,喂服淡水或温开水。口臭便秘者,在医生指导下用大黄粉1克,开水泡后喂服。中药汤剂宜采用少量多次温服。疮面用绿袍散化水以棉签液擦口,再用冰硼散加麻油调敷涂口腔患处,每日3次-5次。

(3)乳母饮食清淡,忌辛辣、酒类刺激性食品。一次喂乳不宜过饱,便秘者可喂服青菜汤。小儿奶瓶、奶头、餐具应经常清洁消毒。

四、鹅口疮的症状都有哪些

进食痛苦

在鹅口疮轻微感染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口腔出现小片状物

鹅口疮轻症患者可见口腔粘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重症则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抱子。

身体发热焦躁不安

一般婴儿鹅口疮发病很快,但全身症状不明显,可有轻度发热,烦燥不安,哭闹,有的孩子不爱吃东西,但多数并不影响哺乳。发病初期,口腔粘膜充血发红,1~2天后,在舌、唇和颊粘膜等处,出现散在的白色斑点状、凝乳样物,有的状如白膜,稍微突出于粘膜表面,和凝乳块不同的是这些白膜不能被擦拭干净。如果强行剥去白膜,创面会渗血。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