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儿尿路感染有什么临床表现
泌尿系感染是小儿期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又称尿路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道引起尿道炎、膀胱炎、肾盂炎症,统称泌尿系感染,其中尿道炎、膀胱炎称下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肾脓肿、肾周脓肿称上尿路感染。临床分为急性及慢性感染。患儿发病后有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腰痛、下腹疼痛。小儿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以婴幼儿较多见,女孩多于男孩。本病经积极的合理的治疗,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反复感染者应检查有无泌尿道畸形。
临床表现
1.新生儿期
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拒奶、苍白、呕吐、腹泻、腹胀、体重增长缓慢、呆滞少动、抽搐、黄疸等,而泌尿系症状罕见。
2.婴儿期
仍以全身症状为主,如发热、食欲不振、呕吐、腹痛、反复腹泻等,泌尿系症状随年龄增长而渐明显。部分患儿排尿哭闹,尿线中断,尿频及遗尿。
3.儿童期
多有典型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时有肾区及下腹痛,少数病人有一过性血尿,全身症状多不突出。有的患儿发热、寒战。
4.慢性感染者
病程多超过6个月。小儿较少见,症状轻重不等,可从无明显症状直至肾功能衰竭。病程久者可有贫血、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肾功损害时有高血压、多尿、肾小管功能障碍。
以上就是特别对于小儿来说一些临床上的表现形式,如果发现小儿有了上面的一种症状表现,就要时刻注意,如果确实发生了小儿尿路感染以后,不要太着急,通过医生医嘱,给予一定的治疗方法,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详细的了解小儿泌尿系统的疾病,对于照顾好小儿是很有益处的。
二、小儿尿路感染有何治疗方法
首先是一般治疗。在发病的急性期患儿要卧床休息,多喝水,进食易消化、含足够热能和蛋白质的食物。
其次是抗感染治疗。要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并且针对病情选用对肾毒性小和副作用少的抗生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的选择:细菌性尿感根据尿感的定位诊断及病原选药:①上尿路感染选用血和肾浓度高的药物,下尿路感染选用尿浓度高的药物。②根据检查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选药。③尽可能用低毒的药物。婴幼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如伴有呕吐、神萎者,建议静脉用药。头孢类抗生素,特别是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有较好的效果,因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耐药菌株有增多趋势,已有被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安美汀)替代趋势。氨基糖苷类静脉滴注要慎用,时间不可长。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较强,但7岁以下小儿慎用。磺胺甲噁唑(smz)、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适用于下尿路感染的治疗,一般用药5~7天。对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可用抗真菌药。
(2)治疗疗程:由于儿童膀胱炎和肾盂肾炎临床上不易区分,新生儿和小婴儿尿路感染合并畸形的比例较高,短程疗法,包括单剂量疗法和3天疗法,在儿童中均不宜推广。采用短程疗法的急性尿路感染儿童,其复发率和重新感染的机会均大于2周左右的常规疗法。只有年龄大于5岁,尿路没有畸形,才考虑采用短程疗法。急性初次上尿路感染经有效抗菌治疗,多于2~3天热渐降,尿常规迅速恢复正常,常规疗程为2周。对治疗恢复不顺利者应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及时更换抗生素,疗程需4~6周。初次尿感痊愈后第1,2,3,6,12个月应随访中段尿培养及菌落计数至少1年。
(3)复发患者的治疗:急性尿路感染经合理抗菌治疗,多数于数天内症状消失、治愈,但有50%的患儿可有复发,多在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常见的原因有:①抗菌药物选择不当:包括未选用针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和仅选用了肾组织内浓度低的药物,因而达不到有效的杀菌目的。②出现了耐药菌株:这在初次感染的病人很少见,如初次治疗后72h症状和菌尿未消失,应及时按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③l-型细菌:占肾盂肾炎复发的20%,根据其仅能在肾髓质高渗条件下生存,可通过多饮水来降低肾髓质渗透压破坏其生存环境,同时选用红霉素和氯霉素等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重新治疗。④尿路结石:尿路结石的存在可为细菌提供有效的庇护所,逃脱抗菌药物的杀灭作用而得以幸存,常在治疗中止后,成为复发的病因。⑤病原菌:除大肠埃希杆菌外,变形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在1岁以上的男童,初次感染的致病菌也以变形杆菌为主,对这些病人应按药敏选用抗生素,剂量要大,疗程要长,至少在6周以上;如菌尿持续存在或经2次6周以上治疗仍频繁复发,则要选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以每晚睡前一次顿服为宜,剂量为常规治疗量的1/3~1/4,药物可选用磺胺甲噁唑(smz)+甲氧苄啶(tmp)、阿莫西林、头孢氨苄或呋喃妥因(呋喃坦啶)等,或两种交替使用,以防产生耐药菌株。应持续1年或更长时间。再感染多发生在初次治疗后1个月以上,常见于女童,占再发性尿路感染的80%。再感染均为不同菌株或同一菌株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所引起,常合并有尿路梗阻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再感染的病人,应首先采用10~14天的常规治疗,如症状和菌尿消失,继之以小剂量抗生素预防重新感染,可供选择的药物有磺胺甲噁唑(smz)+甲氧苄啶(tmp)、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阿莫西林或头孢氨苄等,剂量为常规治疗量的1/4~1/5。如10~14天的常规治疗无效,应延长疗程至6周,有效者继续以小剂量抗生素预防,无效者或当时有效但随后再感染频发,宜选用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方法同上,疗程至少1年以上,如确诊有尿路畸形,则需用至畸形被矫正或膀胱输尿管反流自行中止后1年为止。
(4)无症状性菌尿的治疗:此种情况大多无需治疗,因为抗菌治疗并不能降低再感染的发生率。不过,如果患儿合并有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或继往感染留下肾内陈旧性瘢痕,则应给予积极治疗。否则,菌尿、并存畸形可促进陈旧瘢痕的发展和新瘢痕的形成,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肾性高血压形成,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无症状菌尿的治疗,先采用10~14天常规疗法,菌尿转阴后,给予小剂量长期预防,药物选择、剂量和疗程与再感染病人的预防相同。
(5)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常有肾皮质瘢痕形成,并伴有肾乳头和肾盂肾盏的变形扩张,或持续的肾功能损害和肾脏挛缩。慢性肾盂肾炎大多伴有膀胱输尿管反流,少数有尿路梗阻,不伴畸形者极少见。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对于有尿路畸形者或尿路梗阻者,应尽早手术。
(6)尿路畸形的治疗:输尿管肾盂连接处狭窄或肾结石引起的肾盂积水,后尿道瓣膜和膀胱输尿管反流ⅲ级以上,应予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以上是关于小儿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法的介绍,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
三、小儿尿路感染应该做哪些检查
如果医生怀疑宝宝有尿路感染,他需要对宝宝的尿液采样做尿液培养检查。这对帮助医生确诊尿路感染以及确定是什么细菌引起了感染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才能使用正确的抗生素来治疗尿路感染。
对宝宝做尿液采样的困难在于医生需要“无菌尿”,也就是没有被细菌污染的尿样。而细菌总是存在于宝宝的皮肤上,对于还不能自主控制排尿或不能按照特殊要求排尿的小婴儿或幼儿来说,采集尿液做这种尿路感染检查是很困难的。
医生采集尿液样本时,可能会把一个塑料袋放在你宝宝的外生殖器上,但这样做仍然不能完全避免皮肤细菌的污染,因此,用这种尿液样本做的尿路感染检查有时并不十分准确。
也有可能医生会用导管来获取合格的尿液样本。他会先用消毒剂清洁宝宝的外生殖器皮肤,然后在消毒区域铺一块小毛巾。接下来,医生会将一根导管向上通过尿道插入膀胱,直接从膀胱取尿。这是一个安全的常规操作过程,大概只需要1分钟时间。有些孩子对这个过程很紧张,但有些孩子并不是很在意。另外,还有一种不是很常用的方法是:将一根针插入下腹部,直接从膀胱收集尿液来做尿路感染检查。
采集好尿样后,可能需要等一两天,才能得到化验结果,但如果医生从最初的结果证实有尿路感染,可能会立即开始治疗。
医生也可能建议进行其他检查,因为尿路感染可能预示宝宝的尿路系统有问题。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包括泌尿道阻塞和膀胱输尿管反流(即尿液从膀胱反流入肾,简称vur)。在发生尿路感染的婴幼儿中,30%~40%的宝宝患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症状。
医生可能会建议宝宝做下列检查,确认他是否是因为尿路异常引起感染:
超声波检查,利用声波显示肾和膀胱的图像。
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这项检查能够显示尿液是否从宝宝的膀胱反流入肾。在检查过程中,需要使用x射线,然后用一根导管经尿道插入膀胱,通过这个导管向膀胱内注入一种液态造影剂,当膀胱充盈和宝宝排尿时需要再用x射线来观察造影显像,这个过程需要大概20分钟。
核素扫描,与排尿膀胱尿道造影类似,但需要使用放射性液体。
四、预防小儿尿路感染要注意五点
第一,预防要从孕早期开始
准妈妈在怀孕早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对外界的抵抗力降低很容易发生感染,对胎儿的泌尿器官发育不利。因此,在怀孕的早期就应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身心健康,让胎儿的泌尿器官健康发育。如果在孕期出现羊水较少的现象时,应该警惕胎儿肾脏发育出现异常,及早做b超确定诊断,以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
第二,宝宝出生后合理喂养
宝宝出生后肾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通常在1岁-1岁半时才能达到成人水平。因此,3个月以内的宝宝,食物中最好不要加盐;3个月以后可以吃稍稍带一点点咸味的食物,6个月以上逐渐增加一点点盐,但每天不能超过1克,以免损害肾脏功能。
第三,宝宝腹泻时恰当补液
腹泻是3岁以内宝宝的常见病,严重腹泻很容易造成宝宝身体脱水,需要积极进行补液治疗。但补液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进行,既要避免身体脱水,又要避免补液过度引起水肿,对尿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诱发尿路感染。
第四,不明原因的发烧应及早就医
泌尿器官先天畸形多与宝宝尿路感染有关,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手术矫治,可减少对宝贝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当宝宝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时,一定要警惕是否存在尿路先天畸形,及早去医院做尿液常规检查。
第五,注意会阴护理
宝宝的尿路感染与尿路污染密切相关,因此,妈咪要做好会阴部的护理,尤其是要注意宝宝会阴部的清洁。1周岁以内的宝宝除了要勤洗勤换尿裤、尿布,每次大小便后都要清洗宝宝的小屁屁外,还应注意清洗方法,即由前向后清洗外阴,然后再清洗肛门,女婴更应注意这一点。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更应每天清洗外阴。提醒一点,给男孩清洗外阴时,一定要扒开阴茎包皮,把隐藏在里面的污垢洗净。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尽早穿封裆裤。
综上所述,以上是预防小儿尿路感染的五点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