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方法治疗脚癣不易复发呢
一、局部治疗:主要根据脚癣的临床分型选用不同剂型的外用药物。其药物品种很多,各地都有自己的习惯用药,根据当地情况选用。
1.家庭用药
(1)水疱型:表现在足跖和足缘发生群集或分散小水疱,疱壁厚,干燥后形成环状鳞屑,有的水疱亦可融合成大疱。此时可外用复方苯甲酸擦剂、复方雷琐辛溶液、复方土槿皮酊等,具有抗菌和剥脱作用。也可外用含有环吡酮胺、联苯苄唑、益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等的乳膏。
(2)浸渍糜烂型:于趾间,尤其三、四趾间。皮肤浸渍发白。由于走动不断摩擦,致使表皮剥脱,呈现潮红糜烂面,伴少量渗液。可先用含有抑菌或杀菌的粉剂或糊剂,使皮损干燥,糜烂面愈合后再外用上面的药物。在糜烂时外用会有刺激,引起疼痛。
(3)鳞屑角化过度型:开始多在趾间有轻度炎症及脱屑,逐渐向足跖、足缘及足跟蔓延。活动性病变发生红斑及丘疹,甚至群集性小水疱。瘙痒会加重。角化主要发生在足跖、足缘或足跟部,表现皮肤粗糙,角化增厚,冬天易皲裂、疼痛。外用药在夏季可用酊剂和乳膏交替用,冬季宜用乳膏、油膏类为主。为提高疗效涂药后加封包。
2.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激发感染。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3.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
二、全身治疗:对重症足癣,常常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考虑全身给药治疗。如选用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氟康唑等,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二、脚癣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致病菌感染:
致病菌多系毛癣菌属与表皮癣菌种,主要菌种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因其抵抗力强,不易控制,已成为我国当前足癣的主要致病菌。脚气是侵犯表皮、毛发和趾甲的浅部霉菌病,是一种传染性的皮肤病。绝大部分患者是先患脚气再感染到手部和其它部位,脚气患病率高的的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一是足跖部皮肤没有皮脂腺,缺乏能抑制霉菌的脂肪酸。二是足跖部皮肤汗腺较丰富,出汗较多,造成有利于霉菌生长的潮湿环境。三是足跖部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质蛋白为霉菌生长的营养物。此外,由于穿着鞋袜,局部环境闷热,脚汗难于透发而潮湿,从而更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
2、个人习惯卫生不良:
接触病人的鞋袜、手套、共用拖鞋、毛巾和浴池等,则很易被感染。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
三、脚癣的症状都是如何表现的呢
1、皮疹发生于足底、足缘、足弓和趾间及趾屈侧面。
2、常于复季发病或加重,冬季减轻。
3、皮疹形态分为水疱型、糜烂型、鳞屑型三种类型。各型可互相转化,也可同时存在,不过某一时期常以其中一型的表现为主。
①浸渍糜烂型脚气:
浸渍糜烂型脚气主要表现为第三和第四趾间,也有波及全趾间皮肤,部分趾间皮肤皲裂,有时露出红色糜烂面,有臭味,可引起丹毒、癣菌病等合并症。
趾间糜烂、角质层浸渍发白是浸渍糜烂型脚气最显著的特点,多见于脚部多汗或经常穿透气性差的雨鞋、胶鞋的人。
②水疱型脚气:
水疱型脚气的症状为水疱壁不易被穿破,周围皮肤无红晕。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数天后疱液可自行吸收。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脱屑,皮损继续向四周扩大。如果继发细菌感染,则疱周出现红晕,疱液化脓变浑浊,疱壁溃破后局部出现糜烂或肿胀。
此时,如果用药不当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容易引起淋巴管炎等一些脚气的并发症。水疱型脚气往往剧痒难忍,有时需将水疱抓破才能缓解。
四、哪些方法可以预防脚癣的发生
1、忌脚潮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预防脚气发生的前提。脚气患者夏天应穿透气性好的鞋袜,不要穿胶鞋、运动鞋,更不能光脚穿不透气的鞋子。洗完澡,擦干身子时,一定不要忽视脚部。不要光脚走在地毯、浴室地板上。脚汗多的人,可外扑痱子粉,鞋袜要经常暴晒,保持干燥。
2、忌碱性
洗脚时要忌用碱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学用品。趾缝紧密的人可用卫生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保持清洁。
3、忌辛辣
要忌食辣椒、生葱、生蒜等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最好不要饮酒,要多吃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
4、忌共用洗涮用品
在游泳池、浴室等公共场所忌用公共毛巾、拖鞋等,游泳后应淋浴冲净,并用干净毛巾擦干,不与他人混穿鞋袜,以免再感染。如果大家想要根治脚气这种疾病的话,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一定要做到坚持护理,保证自己脚部的干燥,选用适合自己的鞋子和棉袜,避免与其他人共用洗刷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