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儿呕吐腹泻的治疗是什么
①蒙脱石粉,即思密达,具加强、修复消化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并能固定、清除各种病毒、细菌及其毒素,适用于各种腹泻。
②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内环境的稳定,保护肠道内有益菌群,有利于腹泻的治疗。
此两种药物,可作为家庭小药箱的常备药物。用药前应明确病因,如果是由病毒引起的,多为自限性疾病,如“秋季腹泻”,切不可滥用抗生素,避免造成肠道菌群紊乱而致腹泻迁延不止。对于婴儿腹泻重症需用抗菌药者,最好作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用药前应明确病因,如果是由病毒引起的,多为自限性疾病,如“秋季腹泻”,切不可滥用抗生素,避免造成肠道菌群紊乱而致腹泻迁延不止。对于婴儿腹泻重症需用抗菌药者,最好作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二、腹泻和呕吐心梗作怪
心肌梗死为什么上吐下泻
急性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相应的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其临床表现多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但也有少数病人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像上面提到的患者就没有胸骨后持续疼痛的表现,而以恶心、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以致使村医误诊误治。
心梗病人之所以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是因为心肌梗死发生时,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的影响,导致胃肠组织灌注不足,因此会出现胃肠道反应。
有易患因素者要警惕
医学专家告诫,高龄、高脂、高血压、吸烟及糖尿病等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当具有这些易患因素的病人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时,要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发生意外。
三、呕吐腹泻的预防
为帮助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和呕吐,现有一种rotashield口服疫苗。这种疫苗降低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和小儿住院率。液体和电解质疗法是最基本和最紧要的步骤。有中毒面容或大量腹泻和持续呕吐,拒绝饮水,父母或看护人不可靠,或有潜在疾病的,必须住院治疗,并常需要肠道外输液。不能经外周静脉和中央静脉输液者,可经骨髓紧急输液。对无上述问题的婴儿,最初1~2日可在医院或家中用葡萄糖电解质液或口服补液盐(ors)快速口服补充继续损失量。市售的口服补液盐比家中准备的好。世界卫生组织的口服补液(who-ors)含有钠90meq/l,钾20meq/l和2%葡萄糖(参见第256节胃肠道感染的治疗),其余市售溶液(如pedialyte,ricelyte,infalyte)与who-ors相比含钠量较少,但钾和碳水化合物量相当,因此降低了渗透压。由于新生儿肾脏对钠的调节能力不足,因而这些溶液较合适,特别对生后2周的新生儿。口服补液时可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有中至重度脱水的新生儿或伴有早期血清电解质紊乱者(特别是高钠性脱水),在补液期间,应每12~24小时监测血清ph,电解质和尿素氮。
早期恢复喂养对预防急性营养不良很重要。如果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再发生腹泻,应试用无乳糖配方奶。如果发生长期腹泻(持续超过2周),常需使用要素饮食或酪蛋白水解物配方奶,有时外加静脉补液。
通常不使用抗生素,因为急性细菌性胃肠炎常常是自限性的。然而防止肠道病原菌的全身播散和肠道正常寄生菌的继发侵入是重要的。不同地区的肠道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样,并可随时间而变化。
对新生儿胃肠炎使用抗肠蠕动或止泻药是禁忌的,破坏肠活动不仅增加肠道病原菌在宿主形成持久的定植,而且明显地使水分在肠道内滞留,虽然减少了大便次数但脱水增加,并且阻碍了对体重的监测。
必须认真地遵循肠道感染的,特别是洗手和接触人群的建立。即使大便培养阴性的病例也应遵循这些预防方法,因为通过常规实验室检查仅少数病原菌可以被确定。如果婴儿室内有暴发流行,必须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四、急性胃肠炎为什么会出现呕吐和腹泻
急性胃肠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其病理表现为胃肠道粘膜的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有时伴有出血及糜烂。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
恶心、呕吐、腹泻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症状。为什么急性胃肠炎会引起呕吐和腹泻呢?这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而产生的。急性胃肠炎时,由于细菌、毒素或胃肠粘膜的炎症,刺激了消化道的感受器,冲动传入延髓的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中枢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分别到达胃、膈肌、呼吸肌、腹肌及咽、腭、会厌等处,引起一系列协调运动,而组成了呕吐动作。同时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刺激,使肠内容物增多,直接或反射地引起肠蠕动增强,吸收功能减低,而出现腹泻。
由于呕吐和腹泻在某种情况下对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食物中毒或误服毒物,不仅不应给予止泻药,相反,应给予催吐和泻下药,以促进毒物的排出。如果因消化道炎症而引起的呕吐和腹泻,为了减少水盐代谢及电解质平衡失调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应在积极治疗病因的同时,给予止吐及止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