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天性心脏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大致可以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疾病药物因素等三个方面。
遗传性心脏病主要有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18三体综合征(Edward’s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Patau’s综合征)和45,XO综合征(Turner’s综合征)等。
遗传因素:以21三体综合征病人为例,该病50%患者伴发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心内膜垫缺损及室间隔缺损分别占32%及29%,其次为房间隔缺损占11%,法洛四联症占7.9%,动脉导管未闭占6.7%。单纯房间隔缺损、窒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大部分呈多基因规律,先症者同胞和子女的再患风险率在4%左右。
环境因素:指妊娠前和妊娠中孕妇所处的环境,包括居住和工作环境。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主要是长期接触有害的化学制品,化学因素主要是长期接触有害的化学制品,包括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汞、镉等重金属等。这些物质对成人可能有致癌作用,而对胎儿可能引起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在内的各种先天性畸形。物理因素主要为放射线,因为放射线对人体有致病作用,而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疾病药物因素:根据一些来自医学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药物和疾病因素主要包括母亲酗酒、母亲怀孕早期服用阿司匹林、四环素类、避孕药等,孕妇患风疹和感冒等。这些都是导致孩子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因此,母亲在孕期,尤其是孕早期尽量避免使用药物、禁用高风险的药物。这应成为先天性心脏病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而母亲在孕早期也应该避免感冒和风疹、麻疹等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因为细菌和病毒感染也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引起先天性心脏病。
二、先天性心脏病的7个危险因素
一、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史。兄弟姐妹同时患先心病、父母与子女同时患先心病的情况颇不少见了,而且其疾病性质甚为近似。若母亲所生的第一胎患有先心病,第二胎患病的可能性为2%左右;若连续两胎皆为先心病者,再生的先心病儿可能增至10%。若母亲患有先心病,第二代患先病的危险性为10%。
二、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者,可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为2%,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下降。
三、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都可导致胎儿先心病的患病率达到2%。
四、妊娠早期受到放射性物质如x射线、同位素等过量照射。
五、病毒感染。妇女在怀孕最初3个月,特别是怀孕3周-8周,如遭到病毒感染,胎儿易发生心脏血管畸形。其中风疹病毒是引起胎儿先心病的主要罪魁祸首。此外,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也往往是小儿先心病的“作案者”。
六、近亲婚配。近亲婚配是使胎儿致畸而发生先心病的高危因素。
七、不良嗜好。孕妇嗜好“吞云吐雾”或丈夫吸烟、妻子“被动吸烟”可使胎儿畸形或小儿先心病发生。婴儿先心病发病率,吸烟母亲所生婴儿是不吸烟母亲的二倍。夫妻“酒后同房受孕”,会使胎儿染色体发生异常,生下患酒精中毒症的婴儿,大多数伴有心脏血管异常。
早期发现小儿先心病对优生优育至关重要。在妊娠20周-28周时,利用切面超声心脏扫描仪,即可明确发现胎儿心脏是否有“缺损”。此外,还可发现胎儿有无腹水或水肿等情况,从而推测胎儿是否患有心脏畸型。
三、先天性心脏病小儿居家须注意什么
※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既要增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又要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如果患儿能够胜任,应尽量和正常儿童一起生活和学习,但应防止剧烈活动,同时教育孩子对治疗疾病抱有信心,减少悲观恐惧心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体质,进食避免过饱,有时喂养患儿比较困难,吸奶时容易气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呕吐和大量出汗,故喂奶时可用滴管滴入,以减轻患儿体力消耗。
※室内空气要流通,冬天应定时打开窗户,以加强空气对流,有持续青紫的患儿,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患儿出汗、脱水。
※青紫型心脏病患儿须给以足够的饮水量,以免脱水导致血栓形成。
※保持大便通畅。青紫型患儿注意大便时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禁止大量输液,如必须输液时,滴液速度须缓慢,以防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
※平时心脏功能和活动耐力都较好的患儿,应当按时接受预防接种,并在接种后多观察全身和局部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体质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为多见,且容易并发心力衰竭,故应仔细护理,随着季节的变换及时增减衣服,如果家中有上呼道感染疾病出现,应采取隔离措施,平时尽量少带患儿去公共场所,在传染病好发季节尤其要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避免患儿情绪激动,尽量不使患儿哭闹,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有时患儿在行走或玩耍后会主动蹲下片刻,那是因为蹲踞后可使缺氧症状得到缓解,此时切不可强行将患儿拉起。
※一旦发现患儿有气急烦躁、心率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时,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接受事实,接受专业治疗
如果孩子已经罹患先天性心脏病,那么请父母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不要再互相指责和埋怨,这对宝宝的病情毫无益处,大家应该互相勉励,积极与医生配合,让小宝宝得到最好的、最合适的治疗和护理。
四、如何尽早发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危害小儿健康乃至生命的一种严重疾病,应及早发现。
常见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大动脉畸形等。
如何尽早发现,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对尽早确定手术时机和方式都至关重要.但是,不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娩后一般情况均“正常”,医生检查也无异常发现,而是在以后体检或患其他病时才偶然被发现。实际上,如果家长、老师平时能仔细观察孩子的日常活动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
一、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发育比同龄儿童明显迟缓,体重增加慢,体形消瘦,易出汗,若排除营养缺乏或佝偻病后,就极有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和心脏供血不足。
二、呼吸急促,憋气,喂奶时常有呛咳、拒食现象发生,胸部左侧心前区可能有隆起,这些都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三、孩子抵抗力低,常有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发作现象,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喘鸣、声音嘶哑等,这些绝不是一般感冒所引起的,而且按常规用抗感冒药治疗难以收效。
四、年长些的患儿易疲乏,耐力、体力均差.有些严重患儿可有唇发绀、浮肿等。
当家长发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且长期不好转时,均应高度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造影等检查,力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