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5种坏牙齿非拔不可
1、严重蛀牙等值无法存留的残冠残根
有出现蛀牙就需要尽早进行补牙,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补牙治疗,放任蛀牙继续发展,很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并戴上烤瓷冠才能有效修复。更严重的因为蛀牙牙齿都烂掉了,这样就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修复,就要尽早拔掉,这样才能给烤瓷牙修复和种植牙带来更好的口腔环境,恢复口腔的咀嚼功能。
2、牙周炎导致的松动牙
牙周炎在许多中老年人群体中经常见到,牙周炎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容易造成牙齿脱落。他们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导致了牙齿周围存在大量的炎性肉芽组织,这些炎性肉芽组织会跟着牙齿一起脱落,这样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而且牙周炎会使得牙槽骨被逐渐吸收,会使得周边的牙齿受到影响,从而造成牙槽骨的高度降低、厚度变薄,最后连做种植牙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3、阻生牙
阻生牙是经常遇见的情况,特别是智齿很容易出现阻生牙的情况,阻生牙会导致邻牙的牙根吸收、邻牙蛀牙、邻牙牙周炎、牙列拥挤和冠周炎等,给口腔的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尽早进行拔除。
4、滞留的乳牙
有些小孩子在换牙期的时候恒牙已经萌出了,可能乳牙却一直保留在口腔内,这种情况就叫做乳牙滞留,乳牙滞留会将原本恒牙要萌出的位置被占领,这样容易使得恒牙错位萌出,引起牙齿拥挤、错位等问题。
5、多生牙
有些宝宝会出现牙齿中间出现多余的牙齿萌出,这样的多余牙会造成牙齿拥挤,因此,需要尽早进行拔除。
二、拔牙后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首先,最关键的是,拔牙以后,要平静心情,仔细的听听医生的交代,这很重要。
(2)最好在2个小时内不要吃东西,当天要吃软食、流质或半流质,以温冷为宜,不吃过硬、过热的食物。可用另一侧咀嚼。
(3)当天不要漱口,不要多吐口水,防止出血或感染。不要因口腔内有血腥味而反复吮吸、吐掉血凝块,而致创面不愈。
(4)拔牙当天不要刷牙。不吮吸创口。不吹乐器。
(5)拔牙后1周内,口水中有血丝属正常现象,如遇有出血不止,即去医院检查。
(6)拔牙当天尽量少运动,少讲话。忌烟酒和辛辣食物。
(7)如拔牙时口腔有缝线,一般在4~5天后才可拆线。
(8)拔牙后应注意创口情况,如有很多出血,应及时就医检查。拔牙后创口上的纱布或棉球,需咬住约半小时才能吐去,不要咬得过紧或咬得时间过长。24小时内唾液内有少量血液属正常现象。
(9)一般拔牙可以不用口服常规抗菌素,如果拔智慧牙或创伤大的牙一定要口服抗生素,症状加重的可静脉输抗生素。
(10)除了第3磨牙与多生牙,一般成人拔牙后均需安装假牙,大约拔牙后2月应镶牙(除阻生齿外),以避免邻牙倒伏。
(11)拔牙后可取半卧位休息,不要平卧,不能马上洗热水澡,以免创口出血
三、最容易损坏牙齿的坏习惯有哪些
1、大口啃苹果。
专家称,尽量避免直接用牙啃苹果和胡萝卜等硬脆果蔬,它们是引起牙隐裂最大的祸首。可以将这些食物切成小块食用。类似的还有嚼冰块,也会导致牙齿断裂。
2、啃玉米。
专家表示,啃玉米容易导致牙齿松动或脱落,还会引起假牙移位。建议将玉米粒剥下后再吃。
3、吃完面不漱口。
面包等精制面食会使口腔酸性猛增,腐蚀牙釉质,还容易残留在牙缝中。因此吃面后要仔细漱口。
4、用牙撕包装。
有人图方便,用牙撕包装、开瓶盖等,很容易使牙齿断裂或移位,包装上的病菌还会悄无声息地进入口腔,影响人体健康。
5、总喝瓶装水。
专家称,瓶装水在净化过程中,酸性会增强,容易引起龋齿。一些纯净水中缺少牙齿必需的矿物质,常喝也有害牙齿健康。此外,苏打水、运动饮料大多也含有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釉质。建议喝烧开的自来水,或使用吸管,减少饮料与牙齿接触的机会,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6、爱吃薯片和干果
薯片、爆米花在咀嚼过程中先脆后黏,很容易塞在牙缝中,滋生细菌,导致龋齿;一些干果,如葡萄干、无花果和杏干营养丰富,但同时也含有大量的糖和纤维素,容易增加牙齿周围糖分的残留量。
7、常喝红茶、葡萄酒。
牙釉质特别容易受到深色食物(如大酱、酱油、番茄酱、咖喱等)的影响,出现细微斑点。美国弗吉尼亚州牙科专家迈克尔·帕爱萨尼博士建议,吃这类食物时应多喝水,吃后多漱口。除此之外,一些饮料也容易引起牙齿变色。美国牙齿美容协会会长厄文·斯米盖尔博士称,白葡萄酒酸性强,会使牙齿更容易着色,酒精还会导致口腔干燥,降低唾液对牙齿的保护作用;红茶中的单宁酸也会增加牙齿着色危险,建议常喝这类饮品的人选用美白牙膏,或改喝绿茶及草药茶。
8、爱吃酸。
柑橘类水果(如葡萄柚、橙子和橘子等)中含有大量酸性物质,不利牙齿健康,因此吃后要及时喝水或漱口。醋也容易诱发龋齿,研究发现,吃醋过多的儿童,牙釉质遭腐蚀的危险会增加30%—85%。多吃些莴苣可以减轻醋对牙齿的危害。
四、哪些人群不能拔牙
1、心血管疾病患者
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在18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一般的心脏病患者,只要没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如轻微活动或平卧时心慌气短),都可以拔牙。但拔牙时应做到:
麻醉剂中不要加肾上腺素,以免出现心动过速,诱发心衰。麻醉完全、动作轻巧,尽量减少不良刺激,出血或损伤。拔牙前后应给予抗感染预防处理,因为心脏病患者的抵抗力降低,较正常人容易合并感染。
2、高血压患者
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体内凝血过程有障碍,故有出血倾向。拔牙后出血难止,会引起大出血而发生生命危险。而白血病患者,由于极易发生感染,拔牙后的创口也可成为一个感染灶,从而导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且难以控制。
3、月经期
妇女在月经期原则上应当避免拔牙,因为月经期间牙槽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但在月经期拔掉已经松动的牙,对病人没有多大影响。一些“根深蒂固”的牙齿,如阻生牙或埋伏牙,则应等月经过后拔除。有资料显示,女性在月经周期的第10天左右拔牙最为适宜,此时伤口愈合比较快,不易发生细菌感染。
4、妊娠期
有人认为妊娠期间一律不可拔牙,因为可能导致流产。但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妊娠3~7个月拔牙比较安全,对妊娠没有什么不良影响。
5、哺乳期
哺乳期完全可以拔牙,有人说这个时期拔牙,会使乳汁分泌中断或减少。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临床实践表明,对乳汁分泌没有影响。但不要服用抗菌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乳汁可能对婴儿产生影响。服避孕药期间,避孕药可使体内的纤维蛋白分解增加,使伤口不能形成良好的血凝块,病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6、肝、肾功能疾病患者
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由于肝功能不好,使参与凝血过程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减少,有出血倾向,拔牙后的创口会出血不止。因此,给这类病人拔牙前应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促进凝血酶原合成,以补充纤维蛋白原的不足,才能避免发生意外。
7、急性传染病
恶性贫血,严重的肺结核,营养不良,过度疲劳都可以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延迟伤口愈合,合并感染,因此应暂缓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