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不同时期艾滋病有什么症状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及如何预防艾滋病

导读:潜伏期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一、艾滋病不同时期的感染症状

1、急性感染期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当这种发热等周身不适症状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2、潜伏期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艾滋病前期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个时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淋巴结病相关综合症"、"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症"等。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a、淋巴结肿大此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的部位,有的多达十几处。肿大的淋巴结对一般治疗无反应,常持续肿大超过半年以上。约30%的病人临床上只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而无其他全身症状。

b、全身症状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50%的病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1月内多于5次。约1/3的病人体重减轻10%以上,这种体重减轻不能单纯用发热解释,补充足够的热量也不能控制这种体重减轻。有的病人头痛、抑郁或焦虑,有的出现感觉神经末梢病变,可能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有关,有的可出现反应性精神紊乱。3/4的病人可出现脾肿大。

c、各种感染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约有半数病人有比较严重的脚癣,通常是单侧的,对局部治疗缺乏有效的反应,病人的腋窝和腹股沟部位常发生葡萄球菌感染大疱性脓庖疮,病人的肛周、生殖器、负重部位和口腔黏膜常发生尖锐湿疣和寻常疣病毒感染。口唇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

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变稀、带有黏液。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此外,口腔可出现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4、典型的艾滋病期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二、如何确诊染上艾滋病

一、无症状的潜伏期

从感染HIV2-12周后,多者6-8周,抗HIV抗体转为阳性,此时少数人呈现一过性急性感染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僵直、淋巴结肿大、关节痛、肌痛、斑丘疹、荨麻疹、腹痛、腹泄及个别病人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查白细胞正常,但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比例轻度降低,血小板轻度减少。其后持续呈无症状期,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开始发病,无症状期可持续2-5年也有超过15年以上,大多数成人和青年感染HIV后,可长时间没有症状,但可检出病毒复制。随着免疫系统损伤,病毒不断增多,大多数感染了HIV的人才出现相关症状,如开始时出现倦怠感,发热持续不退,食欲不振和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继而出现腹泻、盗汗、淋巴结肿胀(首先腋下、股部等)全身症状。当HIV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常出现痴呆、健忘等症状。如果仅具有病毒抗体,而没有AIDS的特有的机会感染等症状时,称AIDS相关征候群(AIDS-relatedcomplex,ARC)以及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PGL)。

HIV感染后经过2-5年最终发展成AIDS者具有10%左右,ARC30%左右,而无症状的HIV携带者占60%左右,从ARC发展成AIDS者占15%左右,所以大量患者为无症状的携带者。这就给AIDS的预防带来极大的困难。

HIV感染分类及AIDS诊断标准

美国1993年修订的HIV感染分类系统及在青少年和成人中扩增监测艾滋病病例的诊断标准见表1

表1:美国1993年修订的HIV感染分类系统及AIDS诊断标准

 二.艾滋病诊断

1.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2.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3.艾滋病期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6)肺孢子虫肺炎(PCP);

(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9)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济肉瘤、淋巴瘤。

三、艾滋病是怎么传播的及如何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是怎么传播的?

艾滋病有具体的传播途径,总体来讲是血液、性、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分两种方式,一种方式静脉*,共用注射器,这种途径进行血液传播。还有血液制品,过去我们国家一些省份,有些人*,输入污染血液,造成感染HIV病毒,这是血液传播的途径。

还有一种途径是母婴传播,母婴传播一定是有一个HIV阳性的母亲,她在怀孕过程中,生产过程中,甚至孩子出生以后哺乳过程中把病毒传给孩子,这种叫母婴传播。

上述血液传播也好母婴传播也好,都不是艾滋病传播主要途径,艾滋病传播最主要途径还是性传播。尤其是无保护的性行为,这种是传播的主要途径。

女性如何预防艾滋病?

1、女性应该首先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发生性行为时,一定要使用安全套。

2、不*,避免共用注射器等。

3、避免有多个性伴侣,要洁身自好。

4、就医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科学就医。

5、女性尤其是外来打工者生活条件可能比较艰苦,为了节省费用,常常几个或多个人一起居住同一个居室,这样一定要避免牙膏、牙刷共用。

6、女性经期要注意卫生,不要随意丢弃卫生用品,造成血液污染。

7、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或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8、由于目前还没有艾滋病疫苗,因此,健康教育是现阶段预防艾滋病最好的方式,普及艾滋病的知识和改变不良行为,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措施。

9、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去价格低廉的操作室或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如果这些用具不进行严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四、常见的两种中医治疗艾滋病方法

 艾滋病的中医治疗

1、阴虚挟痰外感发热

症状:平素周身乏力、手足心热、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心悸少寐、继则出现低热、畏风、口渴、咽痛、咳嗽、咳痰量少、胸痛、颈后、腋下及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舌红少苔,脉浮细数。

治法:养阴疏表

处方:加减葳蕤汤与养阴清肺汤化裁

葳蕤、白薇、葱白、桔梗、薄荷、淡豆豉、益智仁、生地、麦冬、川贝母、玄参、甘草、板蓝根、大青叶、双花、青黛、天竺黄等。

 2、气虚外感发热

症状:极度无力、出汗、语声低微、神疲倦怠、周身不适、动则心悸气短,发热劳累加重、或微恶风寒、咳嗽少痰,身痛、面白、目清、或淋巴结肿大,舌淡白,脉浮而无力。

处方: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白术、防风、人参、枸杞子、茯苓、银花、连翘、板兰根、桔梗、川贝、甘草。

若外感风寒,恶风寒较重者,可用参苏饮加减。药用:人参、苏叶、葛根、前胡、半夏、积壳、茯苓、陈皮、桔梗、木香、甘草等。

艾滋病常见治疗手段

支持疗法、尽可能改善AIDS患者的进行性消耗。

免疫调节剂治疗:

1、白细胞介素2(IL-2):提高机体对HIV感染细胞的MHC限制的细胞毒性作用,亦提高非MHC限制的自然杀伤细胞(NK)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的活性。

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增加循环中性粒细胞,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3、灵杆菌素:激活脑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调整机体内部环境与功能,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刺激机体产生体液抗体,使白细胞总数增加,吞噬功能加强,激活机体防御系统抗御病原微生物及病毒的侵袭。

4、干扰素(IFN):α-干扰素(IFN-α),对部分病人可略提高CD4+T细胞,40%Kaposis肉瘤患者有瘤体消退;②β-干扰素(IFN-β):静脉给药效果与IFN-α类似,但皮下注射,抗Kaposis肉瘤作用较弱;③γ-干扰素(IFN-γ)提高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活性,抗弓形体等条件性感染可能有一定效果。

 抗病毒制剂:

1、抑制HIV与宿主细胞结合及穿入的药物:可溶性rsCD4能与HIV结合,占据CD4结合部位,使HIVgp120不能与CD4T淋巴细胞上的CD4结合,不能穿入感染CD4T淋巴细胞。

剂量:rsCD4临床试验30mg/日,肌注或静注,连续28天。

2、抑制HIV逆转录酶(RT)的药物:通过抑制逆转录酶,阻断HIV复制。效果较好的药物有:叠氮胸苷、双脱氧胞苷。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