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养生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有哪些饮食禁忌 如何治疗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导读:含蛋白质、脂肪、多糖和钙、磷、铁等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可以跟瘦肉、动物内脏、青椒一起混炒,青椒富含维生素c,促进矿物质吸收。

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一、饮食适宜:1.食物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鸡鸭鱼肉五谷杂粮蔬果都要吃。每一种营养素都需要在营养均衡基础上才能有效被身体吸收。2.多吃富含铁的的食物,促进造血。3.多吃富含钙的食物,钙促进铁的吸收。4.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促进矿物质吸收。

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动物内脏。富含铁,吸收率高。与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混炒,促进营养吸收。

动物血。富含铁。水煮,可以放适量蔬菜一起烹饪。

瘦肉。含铁比较高。急火快炒,可以配木耳青椒一起混炒。

蛋黄。含有磷、铁等微量元素,还有A、B和D等多种维生素。水煮,避免空腹吃。

虾。含有钙、磷、锌、铁等多种矿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素。白灼、油焖均可。

奶及奶制品。补钙好食品。早餐餐后食用,晚睡前喝。

紫菜。富含胆碱和钙、铁、能增强记忆、改善缺铁性贫血贫血。可以跟鸡蛋、瘦肉和番茄煮汤喝。

大豆及其制品。富含优质蛋白和钙。可以和西红柿混煮。

黑木耳。含蛋白质、脂肪、多糖和钙、磷、铁等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可以跟瘦肉、动物内脏、青椒一起混炒,青椒富含维生素C,促进矿物质吸收。

红枣。富含钙、铁、蛋白质等。当归红枣粥。

 三、饮食禁忌: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会抑制铁的吸收,尽量少喝茶和咖啡。

四、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茶。含有鞣酸,会阻碍矿物质的吸收。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尽量喝白开水。茶可以偶尔喝,餐后1小时之后再饮用。

咖啡。含有多酚,影响矿物质吸收。可以偶尔餐后1小时之后适量饮用。

煎炸类食品。垃圾食品,不利于肠胃消化吸收功能。食品最好以蒸煮炖为主。

肥腻食物。增加肠胃及肝脏负担。清淡饮食为主。

冷冻食物。对肠胃刺激,经常吃会影响肠胃健康,从而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食物食用温度最好不要低于皮表温度。

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症状有哪些

大部分G-6-PD缺乏症患者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溶血性贫血,通常贫血是发作性的。但某些特殊变异性可以导致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一般来说,溶血与应激状态有关,主要有服用某些药物、感染、新生儿期或服用蚕豆等。

1.药物性溶血

某些药物,如氯霉素,在严重的Mediterranean型G-6-PD缺乏症患者可以诱导轻度的溶血,但在轻度的A-或Canton型缺乏症患者则不会产生溶血,此外,同一G-6-PD变异型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程度不一样,如噻唑砜在某些G-6-PD缺乏患者可导致溶血,而同一类型缺乏的其他患者则表现正常。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服用某些具有氧化特性的药物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此类药物包括:抗疟药(伯氨喹啉、奎宁等)、镇痛退热药(阿司匹林、安替比林等)硝基呋喃类、磺胺类药,砜类药、萘苯胺,大剂量维生素K、丙磺舒、川莲、腊梅花等,常于服药后1—3天出现急性血管充血。有头晕、厌食、恶心、呕吐、疲乏等症状。继而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溶血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衰竭,溶血过程呈自限性是本病的重要特点,轻症的溶血持续1—2天或1周左右临床症状逐渐改善而自愈。

2.感染性溶血

感染诱导的溶血性贫血可能比药物诱导的溶血性贫血更为常见,在G-6-PD缺乏症患者患发热性感染后几天内就可以出现贫血。诱发G-6-PD缺乏症患者溶血的感染,较肯定的报道有伤寒、大叶性肺炎、肝炎等。另外还有流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钩端旋体病、水痘、腮腺炎、坏死性肠炎,此外沙门菌属、大肠埃希杆菌、β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和立克次体感染等也有报道。贫血一般相对较轻,黄疸一般不明显,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黄疸明显,红细胞加速破坏会给已经受损的肝脏增加胆红素负荷量,会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急剧升高。此外,已有继发于大量血管内溶血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感染诱导的溶血除与感染过程中白细胞吞噬细菌后所生成的H2O2导致缺乏G-6-PD红细胞破坏外,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A除会启动溶血外,感染还可以诱发暂时性红细胞生成停滞,因此除红细胞寿命缩短外,还可以同时存在再障危象。

 3.蚕豆病

蚕豆病系进食蚕豆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大部分病例是由于食用鲜蚕豆所致,因此,其高发季节为收获蚕豆的4月和5月。食用干蚕豆亦可引起溶血。母亲食用蚕豆后可以通过母乳使婴儿发病,食用干蚕豆的山羊的奶亦可发生该病。尽管有吸入蚕豆花粉导致蚕豆病的报道,但蚕豆开花期(3月)蚕豆病的发生率未见增高。蚕豆病常见于1~5岁的小孩,以男性患者为主,男性与女性患者之比为7∶1。在进食蚕豆后5~24h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头痛、恶心、背痛、寒战和发烧,随后出现血红蛋白尿、贫血和黄疸。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急剧而严重,80%的患者低于60g/L,30%的患者低于40/L,如果不进行输血治疗则由于贫血导致病死率约为8%,3~4天后缓慢恢复。

4.慢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

导致慢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chronicnonspherocytichemolyticanemia,CNSHA)G-6-PD变异型的共同特性是体内活性低或显著不稳定。

贫血和黄疸常常在新生儿期首次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可能需要换血治疗,一般溶血发生无明显启动因素。婴儿期以后,溶血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轻微而易变。脸色苍白少见,可间断出现巩膜黄染,很少有脾大。可因感染、服药等诱因而出现急性溶血危象。

 5.新生儿黄疸

G-6-PD缺乏症所致的新生儿黄疸多在出生后24~72h内发病,也可迟至1周后,黄疸的高峰在生后4~7天出现,也有迟至生后2周才出现者,一般在生后5~8天起黄疸开始消退。患儿的黄疸程度较重。

G-6-PD缺乏症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尚不明确。感染因素是最主要的诱因,各种药物诱发溶血也占一定比例,主要是水溶性维生素K、樟脑丸和川莲等。另外,早产、病理产、足月小样儿及母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产科因素,以及某些并存病理征如新生儿头颅血肿、ABO溶血等因素,可以单独或与其他诱因共同作用使G-6-PD缺乏症患儿的黄疸加重。此外,新生儿的某些内源因素,如新生儿某些生理性、暂时性的异常因素诸如过氧化氢酶活性较低;血清维生素E水平低,使G-6-PD缺乏症新生儿对血红蛋白变性和溶血敏感性增加;新生儿维生素C血浓度增加,可刺激磷酸己糖旁路,降低其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的能力;生理性低血糖、酸中毒、低氧血症等新生儿体内代谢异常,也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有关。

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G-6-PD及其生化变异型

“正常”酶称之为G-6-PDB,G-6-PD缺乏症是由于编码G-6-PD氨基酸序列的G-6-PD结构基因异常所致。部分纯化残存酶的详细的生化研究提示它们之间存在异质性,这些异常的酶即为G-6-PD生化变异型。196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对G-6-PD变异型的命名、分型标准及方法作了统一规定。G-6-PD的定型主要根据电泳速率及酶动力学特征参数,诸如酶活性、电泳速率、6-磷酸葡萄糖(G6P)和辅酶Ⅱ(NADP)的米氏常数(KM),底物同类物(去氧G6P、磷酸半乳糖、脱氨NADP、辅酶Ⅰ)利用率、热稳定性、最适pH,但最低限度需要下列5项:①酶活性;②电泳速度;③G-6-PD米氏常数;④去氧G6P的相对利甩率;⑤热稳定性。目前,国际上现已报道的G-6-PD变异型有400余种,其中约300种是按WHO推荐的标准方法进行鉴定的,还有大约100种变异型是采用其他方法鉴定的。根据这些变异型的酶活性和临床意义分为5大类:第1类变异型活性非常低(低于正常的10%)伴有终身溶血性贫血;第2类变异型,尽管体外活性非常低,但不伴有慢性溶血,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溶血,这1类型是常见的类型如G-6-PD地中海(Mediterranean)型;第3类变异型其酶活性为正常的10%~60%,只有在服用某些药物或感染时才会发生溶血;第4类变异型是由于不改变酶的功能活性的突变所致;第5类变异型其酶的活性是增高的。第4和第5类没有临床意义。在中国人中已在香港、台湾和海外华侨中发现12种,杜传书等在广东、海南、贵州、四川、贵阳、云南等省发现35种,其中12种为世界上的新类型。国人变异型主要属于第2和第3类变异型。

2.遗传形式

G-6-PD基因定位于Xq28,G-6-PD缺乏为性连锁的不完全显性遗传。因此,带有变异基因的男性会发病,该异常基因不会从父亲遗传给儿子,只会从母亲遗传给儿子。在女性,每个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仅只有一条是有活性的。女性G-6-PD缺乏杂合子有两个红细胞群,G-6-PD缺乏细胞和正常细胞。G-6-PD缺乏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比例变化很大。一些杂合子女性表现为完全正常,另一些则表现为完全异常。G-6-PD杂合子表现的这种显著变异性是X染色体失活过程的某些特性的结果。因为X染色体失活是随机的,有时更多的父本X染色体是活化的细胞克隆有增殖优势。在X染色体失活和成熟期间经过许多代细胞,即使某一种克隆比另一种只有很小的选择生长优势就会导致正常和缺失细胞数之间显著的差异,因而,在女性杂合子外周血中G-6-PD缺失红细胞与正常红细胞之比的这种显著性差异就会导致其临床表现各异。

 3.分子生物学

1986年,Persico、Martlni等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成功地克隆出人G-6-PD基因,并获得了cDNA序列,从而使G-6-PD的研究深入到基因水平,使人们能从基因水平去探讨G-6-PD缺乏的蛋白质一级结构改变。1991年Ellson等测定了人G-6-PD基因组全顺序。

G-6-PD基因长约18kb,由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一个由515个氨基酸组成G-6-PD蛋白质。近年来,应用克隆G-6-PD基因技术或PCR联合直接序列分析已鉴定出120余种遗传学变异型,其中除3例为核苷酸缺失外,余均为单个或多个碱基置换,G-6-PD基因是一个看家基因(homekeepinggene),因此对生存可能是必需的,导致G-6-PD活性完全丧失的突变(如缺失或无义突变)可能是致死的,除外显子1、3、13外都已发现点突变。中国人中已发现15种点突变,现有研究证实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患者中50%以上为1376G→T和1388G→A。引起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的突变集中的在酶的羟基末端,第362~446个氨基酸的片段,而大部分导致其他疾病的突变则集中在酶的氨基末端。最让人感兴趣的是G-6-PDA-的突变。A-具有遗传异质性,它在2个部位发生了碱基置换,其中一个是376A→G,另一个可以是202G→A,680G→A或968T→C,A-在美国黑人中的频率为12%,另一种在非洲人中常见的变异型为G-6-PDA,在美国黑人中的频率为20%,G-6-PDA的突变为376A→G,正是G-6-PDA-中一定有的一个突变。因此,Beutler等认为G-6-PDA-出现是从G-6-PDB(野生型)→G-6-PDA→G-6-PDA-,由于自然选择(恶性疟疾)A-的高频率得以保存下来。

四、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G-6-PD缺乏症为遗传性缺陷,病因属基因缺陷,目前尚无根治办法。G-6-PD缺乏症患者或杂合子妊娠或哺乳妇女应避免服用可以诱导溶血发作的药物和蚕豆制品。药物性或感染性溶血,特别在轻度G-6-PDA-型缺乏症患者,一般不需要输血。对急性溶血者,应去除诱因,在溶血期应供给足够水份,注意纠正电解质失衡,口服碳酸氢纳,使尿液保持碱性,以防止血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贫血较轻者不需要输血,去除诱因后溶血大多于1周内自行停止。贫血较重时,可输给G-6-PD正常的红细胞1—2次,应密切注意肾功能,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新生儿黄疸可用蓝光治疗,个别严重者应考虑换血疗法,以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如果溶血发生急,病情重如蚕豆病重型,应输浓缩红细胞。有血红蛋白尿发作的患者应维持足够的尿量以免发生肾脏损伤。由于G-6-PD缺乏症有胆红素脑病的婴儿应予血液置换,在G-6-PD缺乏症高发区,应注意避免给这些新生儿输注G-6-PD缺乏症患者的血。由于G-6-PD缺乏症所致的CNSHA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在出现再障危象时输血是救命的措施之一,切脾尽管偶尔可以使血红蛋白浓度有轻度升高,但通常是无效的。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