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止咳化痰的中药有什么
可以吃复方甘草片,3片/次,3次/日口服,或者止咳祛痰口服液。还要看是黄痰还是白痰,如果是黄痰是上火,可以用白糖煮些梨喝,如果是白痰证明是受凉可以用黑糖煮些姜汤喝。新鲜白萝卜洗净后,连皮切成块状,浸入麦芽糖内10-20小时,萝卜呈干瘪状后,将麦芽糖及汁饮下,1-2次后,咳嗽即止,极为有效。香油50克、羊肝2只一起炒,熟后加盐少许服用。医生推荐了几种化痰止咳的食疗方法:?咳嗽痰多时,可研磨藕根,用纱布绞汁加适量蜂蜜饮用,每次1杯,连续3天。新鲜白萝卜洗净后,连皮切成块状,浸入麦芽糖内10-12小时,萝卜呈干瘪状后,将麦芽糖及汁饮下,1-2次后,咳嗽即止,极为有效。嫩豆腐500克,陈皮、橘梗各5克,一起放锅内加水浓煎,待熟后把豆腐吃下。当然,如果咳嗽久日不愈应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萝卜蜂蜜汤原料:白萝卜1个,蜂蜜100克。制作:将萝卜洗净掏空中心,放入蜂蜜,置碗内,加水蒸20分钟。用法:吃萝卜喝汤,每日二次。功效:润肺、止咳、化痰,适用于小儿肺炎引起的咳嗽。
二、能帮助止咳化痰的食谱
一、蜜枣扒山药——治肺虚久咳材料:山药1000克,蜜枣10个,板油丁100克,白糖350克,桂花汁。湿淀粉。熟猪油少许。方法:1、山药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淹没山药为度,用旺火煮,待山药较烂时捞起,去皮,用刀剖成6厘米长。3厘米宽的长方形。拍扁。蜜枣一刻两半去核待用。2、将大汤碗内涂抹上熟猪油,碗底排上蜜枣再排上一层山药,夹一层糖,板油丁,逐层放至碗口,撒上糖,扣上盖盘,上笼蒸1小时左右,然后取下,翻身入盘。3、炒锅上火,滤入盘内汤汁,放清水100克,白糖150克和少许桂花汁烧沸,用水淀粉勾欠,起锅浇上山药上即成。功效:补肾润肺。治肺虚久咳,脾虚腹泻,神疲体倦,四肢无力,久食补肾强身。二、燕窝银耳——治干咳盗汗材料:燕窝10克,银耳15克,冰糖适量。方法:将燕窝先用清水测一遍,再放入热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择去毛绒,再放入热水中泡1小时即成。用瓷罐或盖碗盛入燕窝,银耳,冰糖,隔水炖熟。服食。功效:补虚损,养肺阴,退虚热。治干咳,盗汗或肺阴虚等。三、芝麻冰糖水——治夜嗽材料: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方法: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开水冲饮。功效:润肺,生津。治夜嗽不止,咳嗽无痰。注:芝麻1把,生姜50克,共捣烂煮汁服,亦有上述疗效。
三、能止咳润肺汤有什么
1、银耳红枣汤用大红枣熬汤,在现在特别盛行,红枣熬的汤不仅补身体,还能润肺止咳,对于患有感冒咳嗽的人,喝一些红枣熬的汤是很有益处的,唐代盂诜所着《必效方》中记载了将红枣、银耳和冰糖一起煮汤,可止咳润肺。材料:银耳20克(大约半朵),红枣20颗,冰糖60克(可根据各人的口味添减分量)。做法:把银耳放在清水中发开,摘去蒂头,撕成小块,与红枣、冰糖一起放到锅里,加水6碗,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再煮半个小时,即可熄火。2、陈皮梨汤《本草纲目》内称梨子可以“润肺清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专家介绍说,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是最常见的清肺食物。雪梨甘甜,润肺凉心,陈皮理气燥湿,冰糖润心肺。这三个好东西结合到一起,便是干燥季节最适合饮用的一款汤水。材料:雪梨2个,陈皮20克,冰糖、枸杞子、水适量。做法:将梨洗净去皮,皮不要扔另外放盘,将梨肉切块后放入淡盐水中浸泡,梨核也别扔,与梨皮放到一起;锅中放水,煮沸后下入梨皮、梨核与陈皮继续大火熬煮,撇去浮沫,转中小火熬煮约20分钟;捞出浸泡的梨肉沥干水,关火将梨皮与梨核捞出扔掉,下入梨肉与冰糖后大火煮开,转小火熬煮5-10分钟至冰糖全部融化;关火后撒入枸杞子即可食用。3、枇杷叶蜜枣汤枇杷叶性平、味苦,化痰止咳、和胃降气是它的主要功效,与蜜枣搭配煲汤,既能祛除枇杷叶的苦味,又能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材料:枇杷叶、桔梗、杏仁个15克,蜜枣10颗、冰糖。做法:所有食材清洗干净备用;枇杷叶用布包包起来扎紧;锅中倒入三碗清水,放入备好的所有食材,大火煮开,改小火慢煲;当锅里的水剩下一半时,放冰糖,融化搅匀即可食用。
四、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才行呢
宝宝感冒咳嗽流鼻涕应注意日常护理,要保证宝宝的休息时间,保证空气流通,补充充足的水分,咳嗽严重的宝宝应采用雾化或蒸汽来化痰止咳。另外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抗感冒药物。1、注意患病宝宝休息和保暖患病宝宝应减少活动,增加休息时间,卧床时头胸部稍提高,使呼吸通畅。室内空气新鲜,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对流风。2、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供给鼓励患病宝宝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发热期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为宜。3、保持口腔清洁由于患儿发热、咳嗽、痰多且粘稠,咳嗽剧烈时可引起呕吐,故要保持口腔卫生,以增加舒适感,增进食欲,促进毒素的排泄。婴幼儿可在进食后喂适量开水,以清洁口腔。年长儿应在晨起、餐后、睡前漱洗口腔。4、适当护理发热症状如果宝宝发烧,热度不高不需特殊处理,高热时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防止发生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