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治疗呼吸困难呢
1、呼吸新鲜空气。在门窗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逗留较长时间,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与别人发生口角、争执,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往往会产生胸闷、疲劳的感觉。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开窗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思想放松、调节情绪,很快就能恢复正常。
2、避免环境污染。避免各种致病因素,尤其是吸烟、环境污染、感冒等,避免粉尘、刺激性气体的吸入;注意保暖,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条件者改善生活环境。
3、长期家庭氧疗。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很严重的患者,则需要长期机械能家庭氧疗的方法进行补氧,什么时候缺氧就什么时候补氧。
血氧饱和度低于90%必须长期家庭氧疗,低于91-95%最好长期家庭氧疗,长期家庭氧疗一般是经鼻导管吸入氧气,流量1.0~2.0L/min(遵医嘱),吸氧持续时间段覆盖缺氧时间段,睡眠期间一定要吸氧。长期家庭氧疗要使用氧疗用的氧气机,而不是普通氧气机。
4、呼吸机治疗。当有CO2潴留二氧化碳分压高或需要呼吸支持改善呼吸窘迫降低心脏负荷的情况,或者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症),可以使用双水平带后备频率的无创呼吸机治疗,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如果仅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症),单纯吸氧是不能改善睡眠时的缺氧问题,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单水平呼吸机,解决憋气缺氧,从而控制和稳定病情。
二、呼吸困难的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一、肺源性呼吸困难:由呼吸器官病变所致,主要表现为下面三种形式:
1)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喘鸣、吸气时胸骨、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三凹征。常见于喉、气管狭窄,如炎症、水肿、异物和肿瘤等。
2)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有哮鸣音,见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病。
3)混合性呼吸困难:见于肺炎、肺纤维化、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
二、心源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左心功能不全所致心源性肺水肿,其临床特点:
1)患者有严重的心脏病史。
2)呈混合性呼吸困难,卧位及夜间明显。
3)肺底部可出现中、小湿锣音,并随体位而变化。
4)X线检查:心影有异常改变;肺门及其附近充血或兼有肺水肿征。
三、中毒性呼吸困难:各种原因所致的酸中毒,均可使血中二氧化碳升高、pH降低,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或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增加呼吸通气量,表现为深而大的呼吸困难;呼吸抑制剂如*、*类等中毒时,也可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浅而慢。
四、血源性呼吸困难:重症贫血可因红细胞减少,血氧不足而致气促,尤以活动后显剧;大出血或休克时因缺血及血压下降,刺激呼吸中枢而引起呼吸困难。
五、神经精神性与肌病性呼吸困难:重症脑部疾病如脑炎、脑血管意外、脑肿瘤等直接累及呼吸中枢,出现异常的呼吸节律,导致呼吸困难;重症肌无力危象引起呼吸肌麻痹,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另外,癔症也可有呼吸困难发作,其特点是呼吸显著频速、表浅,因呼吸性硷中毒常伴有手足搐襦症。
三、哪些疾病和呼吸困难很相近
呼吸浅慢:呼吸浅慢是重症呼吸衰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或反而不明显,呼吸由浅快转为浅慢、节律紊乱,常出现下颌呼吸和呼吸暂停,呼吸音减低,口唇发绀加重,四肢末端发绀、发凉,昏睡或昏迷,甚至惊厥。严重者可出现脑水肿(球结膜水肿或视神经乳头水肿)、脑疝(瞳孔两侧大小不等)等危重改变。
腹式反常呼吸:反常呼吸运动是一种病理的呼吸运动,是胸部外伤后至胸部多发肋骨骨折,胸部软化所致,正常人在吸气时胸廓抬起,呼气时胸壁下降;反常呼吸运动正好相反,在吸气时胸廓下降,呼气时胸壁抬起。
中枢性呼吸暂停: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entralsleepapneasyndrome,CSAS)指没有胸腹呼吸运动时上气道无气流通过的时间大于10s。CSAS较少见,可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并存。可发生于任何睡眠时相,但明显的异常仅见于慢相睡眠(NREM,又称正相睡眠和慢波睡眠)时。CSAS可单独存在或与脑干外伤、肿瘤、梗死及感染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并存。也有病例报告CSAS与脊髓灰质炎和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等神经肌肉病变有关。清醒时可保持适当的通气功能,但睡眠时则表现出呼吸中枢调节异常,出现中枢性(或阻塞性)呼吸暂停。
四、什么是功能性胸闷症
功能性胸闷(即无器质性病变的胸闷):在门窗密闭、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逗留较长时间,或遇到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与别人发生口角、争执,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往往会产生胸闷、疲劳的感觉。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开窗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思想放松、调节情绪,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像这一类的胸闷可以说是功能性的胸闷,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
病理性胸闷(即有器质性病变的胸闷):胸闷不仅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由于身体内某些器官发生疾病而引起的,即病理性的胸闷。如:
1.呼吸道受阻:气管支气管内长肿瘤、气管狭窄,气管受外压(甲状腺肿大、纵隔内长肿瘤);
2.肺部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肺梗塞、气胸;
3.心脏疾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脏肿瘤;
4.膈肌病变:膈肌膨升症、膈肌麻痹症;
5.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