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儿惊吓推拿方法是什么
小儿惊吓推拿方法是什么
1、清心经3分钟,心经是手少阴心经的简称,十二经脉之一。
2、清肝经3分钟,全称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
3、分手阴阳3分钟,大横纹又名横纹,即腕部掌侧的横纹。
4、揉小天心2分钟,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接处。
5、运内八卦2分钟,内八卦穴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
6、摩囟门2分钟,小婴儿的头顶上方有一小片摸上去较软的地方,有时还可见到它在上下跳动,这就是小婴儿的前囟门。它是两侧额骨与两侧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
小孩受惊的妙招
1、安抚
这招非常实用,当小孩受到惊吓而哭闹不停时,爸爸妈妈可以尝试抱抱小孩,摸摸小孩的背部、额头、手臂等,这样可以让小孩感到安全、舒适,让小孩感到亲切温暖、情绪慢慢稳定,这样小孩便不会再因受惊而哭闹。除了安抚外爸爸妈妈也可以加上语言的安慰,这样效果更好。
2、转移注意
如果是环境原因造成小孩受惊吓,那么首先要离开这样的环境,去到相对安静舒适的场合,这样避免了一些噪音、光线、景象的刺激,小孩往往会很快稳定情绪。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找一些小美食、糖果、玩具等转移小孩的注意力,这样便可以很快缓解小孩的情绪。
3、理疗
如果上述方法都不奏效,那么可能是小孩身体状况出现问题,这时可以接受一些简单的理疗比如按摩、小儿推拿等,再配合一些营养保健食谱,也能够很好地解决小孩容易受惊的问题。
二、小儿推拿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1、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9周岁以内的小儿。
2、给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后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按摩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损。
6、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
7、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保健性按摩,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按摩。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8、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是: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9、在施行手法时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原则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还要便于操作。
10、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三、小儿保健推拿方法是什么
1.捏脊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部位:脊柱两侧1厘米处,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一直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
操作:小孩俯卧,家长位于小孩后方,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两食指抵于背脊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然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做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下往上(从长强穴至大椎穴),如此反复5次,第3次开始,每捏3下需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完成后两拇指分别自上而下揉按脊柱两侧3-5次。
2.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一个常用的保健穴位,经常按摩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部位:膝盖下3寸(小儿手四指头并拢,四指横量的长度就是三寸),小腿(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操作:家长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揉双侧足三里穴1分钟(约100次)。
3.摩腹
用于消化不好、腹胀、便秘、腹泻的小孩子。
部位:腹部。
操作:小孩仰卧,家长用手掌腹部逆时针打圈按摩,约3-5分钟。
4.退天河水
适用于上火、发热的小孩。
部位:前臂掌侧正中线,从手腕向手肘方向。
操作:从腕部向上推至肘部,100-500次。
四、儿童保健常识
1、强化营养
秋季是儿童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的时候,是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肉、蛋、奶等固不可少,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
2、多喝白开水
宝宝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宝宝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宝宝体内水分平衡。
3、及时驱虫
专家认为秋天打虫效果最佳。从蛔虫的生活史看,虽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虫卵感染,但夏天机会最多。如吮手指,致使虫卵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最后变为虫定居于小肠。正值秋天,此时服用打虫药可将其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4、防范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主要累及3岁以下宝宝。妈妈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在幼儿园发现宝宝有腹泻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
5、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能耐寒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秋季对夏和冬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季节,是一个耐寒锻炼的时候。为了提高孩子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增加机体的耐寒力,进而减少冬季易发的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脸、擦身、冲淋和游泳。冷水锻炼要循序渐进,先用与体温接近的水,然后逐渐降低水的温度。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冷水冲淋适合3岁以上的儿童,动作要迅速,浴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肤轻度发红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