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连功效及作用
黄连的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连的作用
1、抗溃疡
对吲哚辛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2、抑制胃酸分泌
黄连可以明显减少胃液的分泌量,它的P《0.01,作用的强度可以跟西米替丁相提并论。
3、保护胃粘膜
明显抗盐酸乙醇氢化钠、阿司匹林等所致大鼠急性为粘膜损伤。
4、抗炎镇痛
用热板法、扭体法试验,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5、抑菌
对金葡、霍乱弧菌、乙型链球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二、黄连的临床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
黄连尤为解清中焦之热,额可以治疗湿热阻滞中焦,气机不畅所引起脘腹痞满、恶心呕吐。经常搭配苏叶用,如苏叶黄连汤。或配黄芩干姜半夏如半夏泻心汤。配石膏,可治胃热呕吐,如石连散。
2、湿热泻痢
本品为治疗泻痢的要药,单用有效。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
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可用于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神昏、烦躁之证。
4、痈肿疖疮,目赤牙痛
5、消渴
善清胃火可用于治疗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常配麦冬用如消渴丸。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制为软膏外敷可治皮肤湿疹,湿疮。取之浸汁涂患处,可治耳道流脓。煎汁滴眼,可治眼目。
适合人群
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者,均慎服。
药用禁忌
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三、中药黄连的中药药方
【中药黄连的中药药方】:
1、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疽疖疮痍及五般痔疾粪门肿痛或下鲜血:黄连(去须、芦)、黄芩(去芦)、大黄(煨)各十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如脏腑壅实加服丸数.小儿积热亦宜服之.(《局方》三黄丸)
2、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150克甘草150克(炙)干姜150克桂枝150克(去皮)人参100克半夏250克(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伤寒论》黄连汤)
3、治心烦懊依反复心乱怔仲上热胸中气乱心下痞闷食入反出:朱砂20克黄连25克生甘草12.5克.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九食后时时津唾咽下.(《直指方》黄连安神丸)
4、治心经实热:黄连35克.水一盏半煎一盏食远温服小儿减之.(《局方》泻心汤)
【中药黄连的食用方法】: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基本材料:鸡子黄2枚,黄连12克,黄芩3克,阿胶9克,白芍3克。
制作:先煮黄连、黄芩、白芍、加水8杯,浓煎至3杯,去渣后,加阿胶烊化,再加入鸡子黄,搅拌均匀。
服法:热滚,分3次服。
功效:清热育阴。适用于热邪入营、伤耗营阴心液、发热不已、心烦不得卧、舌红绛而干、脉细数。
宜忌:舌苔厚腻者忌服。
四、黄连有哪些服用禁忌
民间有“家有黄连,百病可愈”的谚语,黄连是家喻户晓的中药。中药黄连清胃热、泻胃火效果好,一般用来去火泻火。不过,中药黄连并不是人人可服用,一些黄连的服用禁忌还是需要掌握的。
中医认为,中药黄连药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最擅长的就是清胃热、泻胃火。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火牙痛的清胃散,就是以黄连为主药的代表方之一。
情绪紧张急躁,睡眠质量差,饮食油腻、口味太重等都是引起胃火的常见原因。胃热炽盛化火可导致牙龈肿痛或出血、口干、口渴、喜欢喝冷水冷饮、口苦、口臭等不适,以及面红、大便干硬、舌质红、舌苔黄等热象。黄连用于清胃火时,即可单独研末冲服,也可与其他中药一起煎服。
胃热炽盛的人可以服用中成药清胃黄连丸,或者取3克黄连加水煎汤服用。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可将黄连研成细末备用,然后取50克大米或小米,加适量水煮熟,取1。5克黄连末放入杯中,加入约100毫升米汤,盖盖闷3分钟即成。空腹饮用,早晚各1次。用米汤冲泡黄连末优于用水直接煎服,这是因为米汤可顾护胃气,防止黄连苦寒伤胃。
经常胃热的人,在不良情绪的刺激下,会出现肝气不舒,进一步伤及脾胃,表现为泛酸、胃中嘈杂、恶心等。可取黄连5克,吴茱萸3克,柴胡10克,加水煎煮后服用,以清肝胃之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黄连为大苦大寒之品,容易伤胃,不宜过量或长时间服用,脾胃虚寒者忌用。黄连的用量病轻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儿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黄连。此外,因黄连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