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民补碘的争论渐趋激烈。《南都周刊》发表《全民补碘15年:碘盐致病疑云》指出,来自民间和医学界自主补碘的呼声越来越高,食盐加碘“一刀切”政策或将面临深层次的调整。民声激荡,官方回应。昨天,卫生部对“补碘过量”的质疑给出了说法,而网民对官方说法进行质疑。静水投石,涟漪不绝。我们究竟该吃多少碘?现在的碘是否过量?事关公众食品安全,讨论将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坚定地提出,要给公众自主选择是否需要碘盐的权利。同时我们深知,公众选择权的前提,是公众知情权--只有对有关知识、相关说法充分了解,选择才有所依据。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公众的选择提供“底气”。官方补碘益处大于碘过量风险昨日,针对公众对“补碘过量”的质疑,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有关负责人和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主任李素梅,提出“补碘的益处远远大于碘过量引起的相对较小的风险”、“适当下调加碘量”等说法,见诸各大网站。昨日,卫生部网站挂出一条新闻,《我国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适宜,卫生部相关负责人回应“补碘过量”质疑》(下称“《我》文”)。《我》文的背景是:部分媒体对“全民食盐加碘”提出质疑,认为部分地区“补碘过量”,导致包括甲状腺癌在内的甲状腺疾病增加。究竟该如何认识“全民食盐加碘”?食盐加碘策略应否调整?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有关负责人,以及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主任李素梅,向《人民日报》记者介绍了情况。明年适当下调食盐加碘量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处于适宜状态,但少数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高水碘问题。自2007年以来,卫生部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初步形成调整现行食盐加碘量的意见。据估计,有关调整方案将于2010年上半年正式公布。调整主要内容为:将现行加碘量适当下调,精确度更高,浓度更适宜;如果碘含量仍不适合某些省(区、市)的实际情况,应由该省级卫生部门酌情适当调整,报国家卫生部门备案后执行。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说,这种调整思路重在贯彻“科学补碘”的防治策略,体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科学原则。根据《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对高碘地区和某些患甲状腺疾病或其他不宜摄入过多碘的病人供应不加碘食盐。“甲状腺癌与食盐加碘有关”这个说法缺乏证据针对“部分地区甲状腺癌增多与碘盐过量有关”的说法,专家认为,癌症发病原因和机理并不清楚,甲状腺癌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因此,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与食盐加碘存在联系的推论依据不充分,缺乏有力证据。相反,采取补碘干预可使甲状腺癌向低恶性转化已被广泛认同。我国碘盐平均含碘量为30毫克/千克。按每人每日摄入盐5~10克计算,每日摄碘量约为150~300微克。扣除烹调和人体代谢损失,碘的摄入量不会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2009年,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发布《公告》称:大量事实证明,在科学监测下补充适宜量的碘,从多方面提高了人群的健康水平。补碘的益处远远大于碘过量引起的相对较小的风险。绝大多数高碘区已停供碘盐我国有3098万人生活在高碘地区,截止到2008年10月,已有6个省份82个县647个乡镇的高碘地区停供碘盐,覆盖人口2831.79万人,占高水碘威胁人口总数的91.4%。我国已在绝大多数的高碘地区停供碘盐。通过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我国儿童智商总体提高近12个百分点。实践证明,碘缺乏病是一种病因明确的可预防性疾病。记者刘昕省内医生反应:尽快调查数据调整盐中碘量“看到了卫生部将下调食盐加碘量这则新闻,我特别兴奋!”昨天,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孙亚东表示,卫生部现在作出的只是个意向中的决定,希望尽快调查出详尽数据,调整盐中的碘含量。“各地食物中含碘量不一样,全国补碘,"一刀切"势必会导致新问题。”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杜占森说,卫生部调整食盐加碘量是顺应民意的举措。但食盐中的碘含量下降多少,一定要根据详尽调查数据,科学调整,如果下降多了,还容易引发别的病。“我省何时会调整食盐中的含碘量?”记者问。杜占森说,还需要卫生部统一部署。网民别不负责任地全民都补碘卫生部及中国疾控中心的回应在网上引起热议,新浪网、腾讯网等门户网站上回帖达数千条。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针对其中一些问题,记者咨询了相关单位。质疑“一刀切”网友“sea-maid”:不能为了一些地区缺碘,就不负责任地全民补碘。如果这是错误的,造成的后果,哪个专家可以承担?网友“捕风汉子”:干嘛不马上去改?为什么要等到明年?网友“冰山一角”: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状况不一样,但这个健康政策就是“一刀切”。其实沿海沿江地区和西北地区水含碘量差异很大,为什么不可以因地制宜、因地而异?每次有问题总有专家谈欧美标准,但有没有考虑过,一个中国要比欧盟大多少、人口多多少?回应:昨天,接近相关部门的人士透露,食盐下调加碘量,早在上世纪即已开始。1997年和1999年,两次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显示,居民尿碘平均水平均超过300微克/升。据此,卫生部组织全国专家讨论,认为人群碘营养水平超过适宜水平,建议下调碘盐浓度。随后,相关标准得以修改。此轮再次提出下调食盐加碘量,背景可能与前述原因相同,即居民尿碘平均水平较高。为何要到明年调整?这是因为调整加碘标准是涉及全民的大事,一定要慎重,必须走法定程序。质疑盐业暴利网友“看客”:加碘盐的好处就在于一毛钱不到的盐可以卖到一块钱!相信,以后不加碘的盐比现在加碘的还要贵。回应:长春市盐务管理部门一位人士称,加碘是无偿的,加碘盐与无碘盐价格基本相同,不存在暴利。质疑食盐抗结剂网友“林之深”:听说盐里另加的抗结剂,比三鹿奶粉里的三聚氰胺还要毒。回应:昨日,卫生部网站上挂出声明《规范使用食盐抗结剂亚铁氰化钾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质疑没有选择权网友“深山一居士”:应提供加碘食盐和不加碘食盐两种以供选择。我儿子去年患了甲亢,症状很严重,医生要求他食用不含碘食盐,可我根本买不到不含碘的食盐。现在儿子只好依然食用含碘盐,我很苦恼。网友“云中漫步翠”:我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医院工作,近几年身边的甲亢病人大大增加,可找不到卖无碘盐的,强烈要求成都供应无碘盐!不能为了预防疾病而不顾患者健康啊!回应:长春市相关部门人士介绍,需要无碘盐的市内患者,可凭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具的证明,到吉林盐业集团长春有限公司购买无碘盐,地址为“青冈路69号”。尽管大批网友提出应有公众选择权,在法规杠杆下,超市难以在销售无碘盐问题上破冰。昨日,有部门人士表示,超市无权经营无碘盐。“你们的报道提到长春有超市经营无碘盐,我们要去查一下。”亚铁氰化钾,俗称黄血盐,我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及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欧盟都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用于防止食盐结块,最大使用量为10mg/kg,在产品包装上应标识,可标识为“亚铁氰化钾”或“抗结剂”。亚铁氰化钾中的铁和氰化物之间结构稳定,只有在高于400℃时才可能分解产生氰化钾,但日常烹调温度通常低于340℃,因此烹调温度下亚铁氰化钾分解可能性极小。我国推荐的食盐每日摄入量为6克,考虑我国居民食盐偏多,按每人每天摄入15克计算,如果按标准规定使用亚铁氰化钾,每天摄入量为0.15mg。按照成人体重按60kg计,摄入量为0.0025mg/kgbw,远低于人类的每日容许摄入量(0.025mg/kgbw),因此按标准规定使用,亚铁氰化钾不会危害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