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腔黏膜白斑用什么方法治疗好
1、口腔黏膜白斑患者可长期使用鱼肝油涂擦白斑,每天2~3次,1~2个月为一个疗程,但不能用力过重。也可内服鱼肝油,或用维生素A5万U。在保守治疗期间应密切随访。
2、口腔黏膜白斑患者可口服维生素A,每日5万U,或维甲酸35~50mg/d,初服时可能发生头痛、头晕,可酌减剂量,通常在几天后即可适应。从第2~3周起,逐渐增加至每日30~60mg,3次分服,疗程约1~2个月。常见的副反应有口唇干燥、脱发等。冠心病、肝肾功能异常与高血脂者忌用。
3、0.2%维甲酸溶液适用于局部涂布,但不适用于伴有充血、糜烂的损害。涂布时先拭干唾液,以最细毛笔蘸少量溶液沿白色区域涂布,慎勿涂在口腔黏膜白斑患者的患病处。软膏制剂因不能粘附于润滑的口腔内侧粘膜故不适用。新型制剂isotretinoin与arotinoid的作用基本上与维生素A酸相同,主要优点是剂量小(每日每公斤0.5mg)、毒性低、副反应少(唇红干燥、脱发),但有致畸作用。
4、中药清胃泻火汤治疗口腔黏膜白斑有较好的疗效。一般服药5~7剂即可治愈,介绍如下,不妨一试。可用生地15克,木通10克,竹叶15克,知母10克,黄连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口腔黏膜白斑在临床上的具体症状表现
一、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黏膜白斑好发部位依次为:颊黏膜、口角黏膜、无齿牙槽、舌、唇黏膜、硬腭、舌下区和齿龈,颊黏膜和口角黏膜皮损常呈对称性发生,口角黏膜白斑常伴发念珠菌感染,该部位单纯性黏膜白斑少见,常可覆盖痂皮,当其发生在口腔鳞癌的高危部位(口底、舌腹外侧、软腭)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黏膜白斑的范围大小不一,表现呈多形性,单发或多发,损害早期为淡红色,以后皮损可是小片界限清晰的蜡滴样斑,也可以有广泛的皮损,色白。皮损可有绒毛样或乳头样膜,皮损也可有不规则增厚和结节。有时表现呈网状,与下面粘连很紧,强行剥去则引起出血、境界清楚、质较硬、不易推动、大增厚,反复外伤可引发溃疡。
三、通常无症状,但部分患者主诉有烧灼感或刺激感。
四、尽管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无必然联系,但在萎缩基础上的白色、点状,肥厚性结节是皮损上皮发育不良的特点,表明高度恶性化趋势,如果消除外源刺激,许多黏膜白斑可康复,一些长期皮损可能不消退,晚期白斑增厚,可产生浅裂口和小溃疡,通常无自觉症状,或有针刺激感或轻度疼痛,研究表明:有4%~6%黏膜白斑转变为恶性肿瘤。
三、如何日常护理口腔黏膜白斑
1、口腔黏膜白斑病人要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摩擦,不吃太烫的食物,尽量少吃辣椒、醋、姜、葱、八角、咖喱等刺激性食物,以及柑橘等热性水果,少吃炸排骨、炸鸡腿等油炸品,以及其他太过粗糙坚硬的食物,还要戒掉烟酒。
2、口腔黏膜白斑病人溃疡发作时,要少食多餐,吃半流质食物。每次进食后,用加盐凉开水或生理盐水、药物漱口液漱口,防止食物残渣加重继发感染。口腔黏膜白斑平日生活起居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大便通畅。
3、嘱口腔黏膜白斑病人遵医嘱定期复查,对已治愈的白斑病人需追踪观察,一般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以便对复发早发现,早治疗。
4、给予口腔黏膜白斑病人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消除恐惧、焦虑情绪,使其能正确对待病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口腔黏膜白斑。
四、口腔白斑病有几种病因
1.吸烟等理化刺激
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白斑的发生率与吸烟史的长短及吸烟量成正比关系,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400支/年,发生白斑的危险度增加。此外香烟制品种类的不同与白斑发病率高低亦有差异,其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吸旱烟>吸纸烟>吸水烟;国内学者用香烟的烟雾刺激或烟丝提取液直接涂搽黏膜均可制备出白斑的动物模型,证实吸烟与白斑发病关系密切。喜饮烈性酒、食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等局部理化刺激也与白斑发生有关。
2.念珠菌感染
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口腔白斑患者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为34%左右,其中除白色念珠菌外,星状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可能与白斑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此外用白色念珠菌感染动物也可制备出白斑动物模型,显示白色念珠菌可能是白斑发生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或足其中的一种合并因素。同时可以肯定的是,伴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白斑一“念珠菌性白斑”容易发生恶性变。
3.微量元素
研究发现,机体中的微量元素锰(Mn)、锶(Sr)和钙(Ca)的含量与白斑发病呈显著性负相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中Mn的含量与内斑的关系更为密切。Mn与酶的形成有关,而白斑的发生与组织代谢异常有联系。
4.微循环改变
白斑患者黏膜病损处存在微循环障碍,在使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改善微循环状况后,病变缓解或消失。因而考虑白斑与机体微循环状况有关。
5.易感的遗传素质
应用染色体技术方法,研究口腔白斑患者、正常人、口腔癌患者的姊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白斑与口腔癌患者SCE频率高于对照组;自斑患者(特别是不抽烟者)的SCE频率高于正常人,提示某些白斑患者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