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儿麻痹症症状具体有哪些
小儿麻痹症症状各种各样,其中小儿麻痹症的主要症状有:四肢疼痛、咽喉疼、容易疲劳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小儿麻痹症症状具体有哪些:
1、小儿麻痹症早期的症状多为是发烧、头疼、腹泻、呕吐和全身不舒服,大部分家长以为这是感冒的症状,不重视,等到情况越加严重时,才急忙就医,怕是耽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间,所以家长要是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发烧、头疼、腹泻、呕吐以及全身不舒服等症状就要及时就医。
2、小儿麻痹症患者容易产生疲劳,平日里简单的体力活动也会消耗患者大部分的体力,极其容易产生疲倦,同时也伴随着呼吸困难、睡眠不佳等问题的出现。
3、小儿麻痹症一旦进入了稳定期就会出现肌肉质量明显降低,四肢无力。
4、情况严重者,四肢会逐渐呈现出各种畸形。
二、小儿麻痹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1、钩藤、忍冬藤各9克,全蝎、牛膝、葛根、嫩桑枝、甘草各6克,秦艽、羌活、天麻、天竺黄各4.5克。水煎2次,药液混匀,每日2次分服。
2、紫苑、麦冬6克,黄芪15克,党参9克、当归身各9克,白芍、五味子、甘草各4.5克。水煎2次,药液混匀,每日1剂,2次分服。
3、鹅不食草60克,白酒500毫升。将鹅不食草放入酒中,密封浸泡3小时即可应用。用时以药酒搽患部20-30分钟,每日3-5次。
4、荆芥、防风、乳香、没药、透骨草各9克,蒜把子1把。水煎,烫洗患肢,每日1次。烫洗后要盖被子出汗,避风。
5、桐油500毫升,当归30克,生地30克,白芷15克,乌头9克,黄丹90克,鹅不食草干粉60克,肉桂15克,血竭15克,三七9克。先把当归、生地、乌头用桐油煎至滴水成珠。去渣,再加黄丹,熬成膏药,稍冷后加入鹅不食草干粉、肉桂、血竭、三七,搅匀摊成膏药,上肢贴肩骨禺、天宗;下肢贴环跳。每贴用半个月。
6、补骨脂、菟丝子、首乌、牛膝各10克,人参3克。水煎,每日1剂,3次分服。此方适用于后遗症期。锁阳、淫羊藿各10克。水煎,每日1剂,3次分服。适用于后遗症期。
三、小儿麻痹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前驱期应与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胃肠炎等鉴别。瘫痪前期病人应与各种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相鉴别。弛缓性瘫痪的出现有助于诊断。还需与以下各病鉴别:
(一)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或称格林-贝尔综合(guillain-barressyndrome)多见于年长儿,散发起病,无热或低热,伴轻度上呼吸道炎症状,逐渐出现弛缓性瘫痪,呈上行性、对称性,常伴感觉障碍。脑脊液有蛋白质增高而细胞少为其特点。瘫痪恢复较快而完全,少有后遗症。
(二)家族性周期性瘫痪 较少见,无热,突发瘫痪,对称性,进行迅速,可遍及全身。发作时血钾低,补钾后迅速恢复,但可复发。常有家族史。
(三)周围神经炎 可由白喉后神经炎、肌肉注射损伤、铅中毒、维生素b1缺乏、带状疱疹感染等引起。病史、体检查可资鉴别,脑脊液无变化。
(四)引起轻瘫的其他病毒感染 如柯萨奇、埃可病毒感染等,临床不易鉴别,如伴胸痛、皮疹等典型症状者,有助于鉴别。确诊有赖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
(五)流行性乙型脑炎 应与本病脑型鉴别。乙脑多发于夏秋季,起病急,常伴神志障碍。周围血和脑脊液中均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六)假性瘫痪 婴幼儿因损伤、骨折、关节炎、维生素c缺乏骨膜下血肿,可出现肢体活动受限,应仔细检查鉴别。
四、预防小儿麻痹症的一些方法
很多家长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患上小儿麻痹症,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预防小儿麻痹症的一些方法:
1.注射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灭活脊髓灰质炎的效果显著,但是功效维持的时间较短,需要定期反复注射。
2、口服减毒灭活疫苗糖丸。切记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将疫苗中的病毒灭活,失去其功效,糖丸是要用温水服用的。但是这种糖丸也是要定期服用的,每次口服都须间隔4到6周。
3、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消灭蚊虫,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孩子饭前饭后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同时应该定期把孩子的玩具、衣物、床单以及平日里经常触碰到的东西消毒。
4、在小儿麻痹症流行期间,避免给孩子做扁桃体摘除手术,避免拔除龋齿,同时不要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