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类型人群的甲醛中毒症状有哪些不同
甲醛是一种毒性较高的气体,在国内有毒气体名单中列居第二。在室内的甲醛大多数来源于人造板材、涂料、油漆等材料中。甲醛含量多寡不一,作为致癌及畸形的有毒物体,一旦入侵人体会出现哪些中毒症状?
一、孕妇甲醛中毒症状:
甲醛中毒时会表现为憋闷、恶心甚至头晕目眩,并且会伴随经常感冒,这些症状与孕期的某些症状会比较相似,因此很多孕妇并不会刻意区分此时的反应是甲醛中毒反应还是妊娠反应。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甲醛的包围圈中,低浓度的芳香烃有机溶剂污染会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存在影响,会导致低体重儿并明显缩短孕周期,严重甚至引起生育畸形和流产。
二、儿童(婴儿)甲醛中毒症状:
1、先是打喷嚏,后流鼻涕,偶尔用手揉眼睛,没精神,体力差。
2、突然剧烈咳嗽,干咳,嗓子半天才能说出话,咳嗽声音不正常,嘶哑明显。
3、有轻度发烧症状。
二、日常生活中甲醛中毒的危害有哪些
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
1.刺激作用: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2.致敏作用: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3.致突变作用: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
4.突出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忆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三、甲醛去除方法都有哪些
1、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除甲醛是一种比较廉价和实用的方法,特点是物理吸附,吸附彻底,不易造成二次污染。活性炭的物理作用除臭,去毒;无任何化学添加剂,对人身无影响。
2、纳米技术吸收分解法
装修后的方法是使用具有强大捕捉、吸附及消除甲醛功能的产品。利用高科技的纳米和纳米改性技术,经过多重筛选、组方与活化改性,将数种天然纳米级原料与常规氧化剂结合,能有效清除居室环境中甲醛、氨、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仅仅是针对甲醛更能有效的去除氨、苯、TOVC等有害物质。30平米放一个中度超标可选用此方法。
3、通风法去除甲醛
通过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此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冬天,人们常常紧闭门窗,室内外空气不能流通,不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会增加,氡气也会不断积累,甚至达到很高的浓度。
4、红茶法
300克红茶泡热茶两脸盆水,放入居室中,并开窗透气,48小时内室内甲醛含量将下降90%以上,刺激性气味基本消除。
5、植物除味法
中低度污染可选择植物去污:一般室内环境污染在轻度和中度污染、污染值在国家标准3倍以下的环境,采用植物净化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根据房间的不同功能、面积的大小选择和摆放植物。一般情况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1.5米高的植物放两盆比较合适。(推荐室内污染治理方法:通风+活性炭+除甲醛植物,适用于中低度污染)根据房间的不同功能、面积的大小选择和摆放植物。一般情况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1.5米高的植物放两盆比较合适。
四、吸甲醛的植物都有哪些
1、吊兰
特性:养殖容易,适应性强,最为传统的居室垂挂植物之一。它叶片细长柔软,从叶腋中抽生出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似花朵,四季常绿。
功效: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一般房间养l~2盆吊兰,空气中有毒气体即可吸收殆尽,故吊兰又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2、虎尾兰
特性:叶簇生,剑叶刚直立,叶全缘,表面乳白、淡黄、深绿相间,呈横带斑纹。常见的家庭盆栽品种,耐干旱,喜阳光温暖,也耐阴,忌水涝。
功效: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
3、芦荟
特性:多年生常绿多肉植物,茎节较短,直立,叶肥厚,多汁,披针形。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能力不强,不耐荫。
功效:它不仅是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如杀菌、美容的功效。现已经开发出不少盆栽品种,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可用于装饰居室。
4、龙舌兰
特性:多年生常绿植物,植株高大,叶色灰绿或蓝灰,叶缘有刺,花黄绿色。喜温暖、光线充足的环境,耐旱性极强。
功效:这种植物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此外还可用于酿酒,用其配制的龙舌兰酒是非常有名的。
5、长春藤
特性:是最理想的室内外垂直绿化品种,常绿藤本,枝蔓细弱而柔软,具气生根,能攀援在其他物体上。叶互生,叶片三角状卵形,盆栽需要量日渐增多。它典型的阴性植物,能生长在全光照的环境中,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寒。
功效:强盗除甲醛。能分解两种有害物质,即存在于地毯,绝缘材料、胶合板中的甲醛和隐匿于壁纸中对肾脏有害的二甲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