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睑痉挛按摩穴位在哪里呢
引起眼睑痉挛的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临床上发现患者在发病前多有脸部受寒或长时间吹风的病史,是一种非随意性眶周轮匝肌的自发性痉挛性收缩,多数病人表现为频繁而不由自主地强烈闭目,病程呈进行性进展。因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确,故现代医学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在抽搐的肌肉上选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效果较明显,每注射一次效果可维持3个月左右,需连续治疗,但反复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可使部分脸肌萎缩,容易导致表情缺乏出现“僵尸脸”。其他疗法如镇静药、手术治疗,或副作用较大,或有创伤,人们鲜有选用。
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许多人都有过眼皮跳的经历。不过绝大多数人只是偶尔或短暂眼皮跳动,所以常常被打趣为可预兆吉凶,而这种眼皮跳多因过度疲劳或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所致,与祸福无关,也无需做任何医疗处理,只要休息好或注意饮食就可消失。
但有部分人的眼皮频繁跳动,持续时间长达数月甚至数年,且眨眼幅度较大,导致面部肌肉跳动,严重的甚至跳动范围扩大到脸颊、嘴唇周围和下巴,像这样的眼皮跳很可能是病态的,现代医学上称之为眼睑痉挛,中医则称为胞轮振跳。眼睑痉挛虽然不痛,对身体健康威胁不大,但持续长时间的眼皮跳容易对患者的情绪、睡眠造成困扰,病人往往因此脾气烦躁,性格改变。
眼睑痉挛在中医眼科中被称为胞轮振跳,中医古籍《审视瑶函》记载:“此症谓目睥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出。乃气分之病,属肝脾二经络之患。”因患者肝脾气血亏虚,血不养筋,血虚生风,虚风循肝经上扰于目,故见筋肉拘挛目困。中医护眼治疗主要选取一些眼部要穴如攒竹、承泣、丝竹穴、四白,以及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上的要穴如颊车、地仓、足三里等穴位,健脾柔肝,滋阴养血,以缓解筋脉拘急的症状表现。
二、造成眼部肌肉痉挛的原因
目前内科治疗的唯一有效办法是采用肉毒素对面神经主干或分支进行封闭,通过造成面肌部分或完全瘫痪后使面肌痉挛停止,但疗效仅持续3~6个月,反复注射可能造成永久性面瘫,因此多用于单纯眼睑痉挛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患者在出现眼睑痉挛及面肌痉挛后应该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花费及带来新的痛苦。
.特发性睑痉挛多在45~60岁发病,其初表现为瞬目过多,逐渐加重,进展为无法操纵的眼睑痉挛,开始单侧受病,终极进展为双侧,对视力影响很大,随着病情进展,12%的患者进展为功能性盲,对日常生活受到限止,常见症状为上午轻,下午重,在谈话或其他社交活动中或情绪波动时出现无法操纵的痉挛.
这样的情况一旦产生,便会让患者本人脱离正常的社会交往,而且患有神经性血管痉挛的人,还会产生特发性的眼睑痉挛,造成心血管循环的障碍.针对一些特发性眼部肌肉痉挛还可能会伴有口回缩,面部怪象张口和颈后痉挛,称为眼睑痉挛--口下颌张力障碍综合症和特发性口颜面张力障碍,面部肌纤维颤搐症状为视物出现复视.小于10岁患者病由于脑桥神经胶质瘤,大于15岁患者为脱髓鞘疾病.另外,脑干结核瘤也可导致面部肌纤维颤搐,患者感觉为神经抽搐,经过以上病例说明中医药在神经眼科学中的作用和优势值得推进展。
三、眼睑痉挛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一)原发性眼睑痉挛:是由于眼轮匝肌痉挛性收缩引起的眼睑不随意闭合,常为双侧病变,呈进行性进展。2/3为女性,多在60岁以上发病。其病因不明。痉挛的频率和时间不等,轻者眼轮匝肌阵发性、频繁的小抽搐,不影响睁眼;重症者抽搐明显,以致睁眼困难、影响视物,引起功能性失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在3-5年内稳定。1/3的患者有相关的运动异常,如:Meige综合征、原发性震颤或帕金森病。诊断时应除外角结膜炎、倒睫和睑缘炎引起的继发性眼睑痉挛。
对本病的药物物理治疗包括:氯硝安定、安坦等,针灸、经皮的面神经热解术等,但均收效甚微。手术治疗包括:眼轮匝肌、眉肌的肌肉切除术联合眉成形术及上睑提肌加固术、面神经选择性抽出术联合肌肉剥离术,但这些方法效果不理想,前者副作用有:前额麻木、眼睑水肿、后者可有严重的面神经麻痹并发症,表现为眉下垂、兔眼、角膜暴露、睑外翻。50%的患者术后复发。[1]
(二)半侧面肌痉挛:是累及单侧的病变,面肌周期性的强直性收缩。痉挛通常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扩展到面积的其他部分,无论睡眠或清醒时均可发作。常起自中年,女性多见。可伴有单侧面肌无力。病因常为第七脑神经根在小脑桥脑角被血管结构或肿瘤压迫。血管病变占90%,小于1%的病例是由于后颅凹肿瘤。药物治疗包括卡马西平、安定、苯妥英钠等,以及生物反馈法,手术治疗包括肌肉切除术。选择性面神经切除术。但可产生听力丧失、中耳炎、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四、眼睑痉挛的偏方你知道吗
偏方一
用法:鳝鱼血,把鳝鱼放水里养4至5h后,用镊子将鳝鱼颈部钳住,剪断尾巴,取其滴出的黏稠血30滴,加入麝香0.15g调匀涂患侧,每隔30分涂—层,至口眼恢复正常即洗去。
偏方二
材料:巴豆酒,巴豆3—5粒,巴豆研细,放铝壶或玻璃瓶中,加入75%乙醇(酒精)或好烧酒500ml,炖热外用。
用法:外熏面瘫之手掌心劳宫穴,每次1-2小时,重者可治疗4小时,每日一次,。
偏方三
材料:大豆200克,独活50克,白附子10克,米酒1000毫升.先将大豆炒熟,与后两味共捣碎,加入酒内煎数沸,去渣备用。
用法:每日早晚饮酒个1次,每次10毫升.本方祛风通络,适用于面神经瘫痪。
偏方四
材料:鲜生姜1块,将生姜剖开,取剖面反复向左向右交替涂搽患侧上下齿龈(指口角,歪向侧的对侧)直到齿龈部有灼热感或发热感时为止,每天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