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有哪些症状体征
症状体征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与部位。重者可至猝死,轻者几无症病毒性心肌炎状。老幼均可发病,但以年轻人较易发病。男多于女。
症状
心肌炎的症状可能出现于原发病的症状期或恢复期。如在原发病的症状期出现,其表现可被原发病掩盖。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症状,反映全身性病毒感染,但也有部分患者原发病症状轻而不显著,须仔细追问方被注意到,而心肌炎症状则比较显著。心肌炎患者常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临床上诊断的心肌炎中,90%左右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见症状,其中少数患者可由此而发生昏厥或阿-斯综合征。极少数患者起病后发展迅速,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体征
1.心脏扩大轻者心脏不扩大,一般有暂时性扩大,不久即恢复。心脏扩大显著反映心肌炎广泛而严重。
2.心率改变心率增速与体温不相称,或心率异常缓慢,均为心肌炎的可疑征象。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图册
3.心音改变心尖区第一音可减低或分裂。心音可呈胎心样。心包摩擦音的出现反映有心包炎存在。
4.杂音心尖区可能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或舒张期杂音,前者为发热、贫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心腔扩大所致,后者因左室扩大造成的相对性二尖瓣狭窄。杂音响度都不超过三级。心肌炎好转后即消失。
5.心律失常极常见,各种心律失常都可出现,以房性与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为房室传导阻滞,此外,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均可出现。心律失常是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
6.心力衰竭重症弥漫性心肌炎患者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肌泵血功能衰竭,左右心同时发生衰竭,引起心排血量过低,故除一般心力衰竭表现外,易合并心源性休克。
分期
(一)急性期:新发病,症状及检查阳性发现明显且多变,一般病程在半年以内。
(二)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客观检查指标迁延不愈,病程多在半年以上。
(三)慢性期:进行性心脏增大,反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病情时轻时重,病程在1年以上。
二、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各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委员长病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毒感染最多见。肠道病毒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其中柯萨奇、埃可(ECHO)、脊髓灰质炎病毒为致心肌炎的主要病毒;粘病毒如流感、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心肌炎也不少见;腺病毒也时有引起心肌炎。此外,麻疹、腮腺炎、乙型脑炎、肝炎、巨细胞病毒等也可引起心肌炎。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由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引起。柯萨奇病毒的B组为人体心肌炎的首位病原体,按其分型以2、4二组最多见,5、3、1型次之;A组的1、4、9、16、23各型易侵犯婴儿,偶尔侵入成人心肌。
按病因心肌炎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感染性疾病病程中发生的心肌炎其致病病原体可为细菌、病毒、霉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或寄生虫。细菌感染以白喉为著,成为该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伤寒时心肌炎不少见;细菌感染时心肌受细菌毒素的损害。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心肌炎可以延及心肌,伴发心肌炎,致病菌以葡萄球菌、链球菌或肺炎球菌为主,脑膜炎球菌菌血症、脓毒血症等偶尔可侵犯心肌而引起炎症。多种霉菌如放线菌、白色念珠菌、曲菌、组织胞浆菌、隐球菌等都可引起心肌炎症,但均少见。原虫性心肌炎主要见于南美洲锥虫病与弓青工体病。立克次体病如斑疹伤寒也可有心肌炎症。螺旋体感染中钩端螺旋体病的心肌炎不少见,梅毒时心肌中可发生树胶样肿。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显著增多,受到高度重视,是当前我国最常见的心肌炎,霉菌、寄生虫、立克次体或螺旋体引起的心肌炎则远比病毒和细菌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少见。
(二)过敏或变态反应所致的心肌炎就目前所知,风湿热的发病以变态反应可能最大,风湿性心肌炎属于此类。
(三)化学、物理或药物所致的心肌炎化学品或药物如吐根素、三价锑、阿霉素等,或电解质平衡失调如缺钾或钾过多时,均可造成心肌损害,病理上有炎性变化;心脏区过度放射,也可引起类似的炎性变化。
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是怎样的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必须建立在有心肌炎的证据和病毒感染的证据基础上。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胸闷、心悸常可提示心脏波及,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为心脏明显受损的表现,心电图上ST-T改变与异位心律或传导障碍反映心肌病变的存在。病毒感染的证据有以下各点:①有发热、腹泻或流感症状,发生后不久出现心脏症状或心电图变化。②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测定阳性结果,由于柯萨奇B病毒最为常见,通常检测此组病毒的中和抗体,在起病早期和2~4周各取血标本一次,如二次抗体效价示4倍上升或其中一次≥1∶640,可作为近期感染该病毒的依据。③咽、肛拭病毒分离,如阳性有辅助意义,有些正常人也可阳性,其意义须与阳性中和抗体测定结果相结合。④用聚合酶链反应法从粪便、血清或心肌组织中检出病毒RNA。⑤心肌活检:从取得的活组织作病毒检测,病毒学检查对心肌炎的诊断有帮助。
1、病前1~3周,有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史。
2、临床表现有明显乏力,面色苍白,多汗头晕,心悸气短,胸闷或心前区疼痛,四肢发冷等。婴儿可见拒食,发纣,肢凉,凝视等。
3、心脏听诊心率加快,心音低钝,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或呈胎音样,有奔马律、期前收缩、二联律或三联律,心尖部可有I~Ⅱ级收缩期杂音。
4、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主要导联ST段可降低1波低平或倒置。X线检查提示心脏呈球形扩大,各房室增大。
5、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增高。早期可从鼻咽、粪便、血液、心包液中分离出病毒,恢复期血清中该病毒相应抗体增高。
四、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该如何治疗
少数病毒感染如麻疹、脊髓炎病毒等可以通过预防接种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心肌炎的治疗针对两方面: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对原发病毒感染,提出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预防和治疗心肌炎。一些中草药如板蓝根、连翘、大青叶、虎杖等初步实验研究认为可能对病毒感染有效。
心肌炎患者应卧床休息,进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心力衰竭应及时控制,但应用洋地黄类药时须谨慎,从小剂量开始,扩血管药和利尿药也可应用。早搏频繁,或有快速心律失常者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快速室性心律或窦房结损害而引起昏厥或低血压,则需用电起搏或电复律,多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借起搏器渡过急性期后得到恢复。结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情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可使大部患者痊愈或好转。
一、休息:急性期至少应卧床休息至热退3-4周,有心功能不全或心脏扩大者,更应强调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及减少心肌耗氧量。
二、抗生素的应用:细菌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条件因子之一,为防止细菌感染,急性期可加用抗生素。
三、维生素C治疗:大剂量高浓度维生素C缓慢静脉推注,能促进心肌病变恢复。
四、促进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多年来常用的如极化液、能量合剂及ATP等均因难进入心肌细胞,促进缺血心肌细胞的能量合成,有效稳定受损心肌细胞膜,改善心肌泵功能,显著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有效改善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心肌的作用,减轻心肌所致的组织损伤。瑞安吉口服溶液,2岁儿童每次10ml,每日2次;2-7岁,每次10ml,每日三次;>7岁,每次20ml,每日二次。
五、抗病毒治疗:有报道联合应用三氮唑核苷和干扰素可提高生存率。
六、免疫治疗
(一)丙种球蛋白:在美国波士顿及洛杉矶儿童医院,从1990年开始就已将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作为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常规用药。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仅限于抢救危重病例及其他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试用,一般起病10天内尽可能不用。
七、控制心力衰竭
应选用快速作用的洋地黄制剂。病重者用地高辛静脉滴注,一般病例用地高辛口服,饱和量用常规的2/3量,心衰不重,发展不快者,可用每日口服维持量法。
老幼用药剂量如何折算病毒性心肌炎一般常用的药物剂量,是指成年人的用量。而小儿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无论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还是对药物的敏感性方面,均不同于成年人;老年人由于脏器组织等功能衰退,用药物的代谢、排泄也明显变慢,致使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处长,常易产生不良反应,乃至中毒。那么,怎样计算用量呢?
小儿剂量的年龄计算法
初生-1个月 成人用药量的1/18-1/141-6个月成人用药量的1/14-1/7
6个月-1岁成人用药量的1/7-1/5
1-2岁成人用药量的1/5-1/4
2-4岁成人用药量的1/4-1/3
4-6岁成人用药量的1/3-2/5
6-9岁成人用药量的2/5-1/2
9-12岁成人用药量的1/2-2/3
此法简便但粗略,仅适用于一般药物。
小儿剂量的体重计算法
半岁以下小儿估计体重(千克)=月龄×0.6+3
6-12个月小儿估计体重(千克)=月龄×0.5+3
儿童用药剂量=儿童体重×成人剂量/60(成人平均体重千克)此法比上法较为准确,故应用较广。
至于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常用年龄计算法。如60-80岁,为成年人用药量的1/2-4/5;80岁以上为成年人用药量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