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原因导致的隆起糜烂性胃炎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原理尚未完全阐明。大多认为可能由于各种外源性或内源性致病因素引起粘膜血流减少或正常粘膜防御机制的破坏加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损伤作用有关:
(一)外源性因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尤其是乙醇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均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H+及胃蛋白酶逆向弥散入黏膜而导致胃黏膜的急性糜烂。均可损伤胃的粘膜屏障,导致粘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氢离子回渗入胃粘膜,引起胃粘膜糜烂、出血。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可使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减少、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减慢而导致本病。
(二)内源性因素,包括严重感染、严重创伤、颅内高压、严重灼伤、大手术、休克、过度紧张劳累等。在应激状态下,可兴奋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前者使胃粘膜血管痉挛收缩,血流量减少,后者则使粘膜下动静脉短路开放,促使粘膜缺血缺氧加重、导致胃粘膜上皮损害,发生糜烂和出血。严重休克可致5-羟色胺及组胺等释放,前者刺激胃壁细胞释放溶酶体,直接损害胃粘膜,后者则增加胃蛋白酶及胃酸的分泌而损害胃粘膜屏障。
二、糜烂性胃炎的饮食调理方法
饮食上避免粗糙,浓烈香辛和过热食物,以减少对粘膜的刺激;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或不吃烟薰,腌制食物,减少食盐的摄入量。饮食要定时定量,多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细嚼慢咽。胃炎应忌烈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和辣椒、胡椒、芥末等辛辣芳香调料。最忌食无定时、食无定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治疗胃病的关键。
增加纤维素的摄取,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纤维被认为是抗癌成分,食用高纤维饮食同样可以减少十二指肠溃疡发生机会,纤维被认为能促进粘蛋白分泌,粘蛋白可以保护十二指肠粘膜。
控制饮水,胃酸缺乏者,忌冲淡胃液。饮食中宜加入醋、柠檬汁、酸性调味晶,少吃难消化、易胀气的食物。饭前及饭后尽量少喝水。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切不可饥一顿饱一顿或不吃早餐,尤其应避免暴饮暴食。
三、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方法介绍
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除去可能的致病因素。呕血停止后给予流质饮食。静脉滴注组胺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维持胃内pH>4可明显减少出血。弥漫性胃粘膜出血可应用冰盐水洗胃,小动脉出血者可在胃镜直视下采用高频电凝止血或激光凝固止血。前列腺素制剂米索前列醇(喜克溃)能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如经上述治疗仍未能控制大出血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输血,输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失调。
2.胃内灌注或口服止血药。
①插胃管,清除胃内积血,用冰冻生理盐水洗胃,或于每250mL冰冻生理盐水中加入去甲肾上腺素4-8mg,可反复冲洗到出血停止。亦可于胃管中灌注孟氏液。
②口服凝血酶及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与胃管灌注相同,每次口服60~100ml2-4小时/次。
3.制酸药包括碱性药中和胃酸及
4.可由胃镜下应用微波及高频电凝止血。
5.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创伤,感染,停用加重胃粘膜损伤的药物。
四、糜烂性胃炎不能治愈的危害有哪些
1、糜烂性胃炎患者一旦发生严重出血,死亡率可达60%以上。大量输血会进一步削弱止血。虽然各种手术和非手术方法如抗分泌的溃疡药物,血管收缩剂,血管造影技术,内镜下凝固疗法已被采用,但效果并不理想。除全胃切除外,其他手术后的继续出血是常见的,且死亡率与内科治疗相同。
2、糜烂性胃炎病灶可继续发展,累及粘膜下层,甚至穿透浆膜,更为常见的糜烂性胃炎危害是胃底部发生多处出血,胃窦部也可被累及。头部损伤与其他情况不同,此时胃酸分泌不是减少,而是增加,病灶可为孤立,也可累及十二指肠。
3、糜烂性胃炎为幽门螺杆菌大量繁殖提供良好的内环境,刺激幽门螺杆菌分泌更多细胞毒素,诱发癌变。
4、胃癌前期:据国际卫生组织统计,在胃癌高发区,经10-20年随访,平均胃癌发生率为10%,他们的发展脉络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癌。慢性胃炎的癌变与胃炎性增生密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