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蛛网膜囊肿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颅内蛛网膜囊肿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先天性,外伤性及感染后蛛网膜囊肿三型。
1、蛛网膜囊肿先天性蛛网膜囊肿
先天性蛛网膜囊肿为常见类型,其发病原因尚不全清楚,有以下推测:①本症发生原因可能是在胚胎发育时,有小块蛛网膜落入蛛网膜下腔内发展而成。即囊肿位于蛛网膜内,镜下可见蛛网膜在囊肿四周分裂为两层,外层组成囊肿表面部份,内层组成囊底,在软脑膜与囊底之间仍有一蛛网膜下腔。②还有人认为在胚胎发育时,由于脉络丛的搏动,对脑脊液起泵作用,可将神经组织周围疏松的髓周网分开,形成蛛网膜下腔,如早期脑脊液流向反常,则可在髓周网内形成囊肿。③因本症常伴有其他先天性异常,如囊肿内有异位脉络丛、大脑镰局部缺失以及眶板、颞叶及颈内动脉缺失等,均证实本症发生基本原因为脑发育不全所致。蛛网膜囊肿不断增大的原因目前亦无统一意见,可能是:①囊肿壁有小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脑脊液自此孔不断流入囊内,小孔起活瓣作用,因颅底动脉搏动,使囊肿逐渐增大。亦可能某种因素致小孔堵塞而引起颅内压增高。②囊内有异位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不能吸收所致。③有的病例囊肿与蛛网膜下腔不相通,囊液中蛋白增高,囊内、外渗透压差异引起囊肿逐渐增大。④囊内或囊壁上静脉出血,使囊腔迅速增大。
2、蛛网膜囊肿感染后蛛网膜囊肿
脑膜炎后因蛛网膜局部粘连而形成囊肿,囊内充满脑脊液。大多为多发性。多见于儿童。常见于视交叉池、基底池、小脑延髓池、环池等处。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
3、蛛网膜囊肿损伤后蛛网膜囊肿
软脑膜囊肿。其发生机制为损伤造成颅骨线形骨折,伴硬脑膜撕裂缺损,其下方蛛网膜下腔有出血或蛛网膜周围边缘处粘连,引起局部脑脊液循环障碍,致局部蛛网膜突至硬脑膜裂口及骨折线内,在脑搏动不断冲击下渐形成囊肿,使骨折边缘不断扩大,称为生长性骨折。囊肿可突于头皮下,同时亦可压迫下方的脑皮层。囊内充满清亮液体,周围有疤痕组织。如外伤时软脑膜破损,则脑组织亦可疝入骨折处,并有同侧脑室扩大,甚至形成脑穿通畸形。本症多见于婴幼儿。
二、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本病起病隐袭,多无症状。一些体积大的蛛网膜囊肿可出现与颅内占位病变相似临床表现。
⑴颅骨发育异常或巨颅畸形,特别多见于小儿;
⑵小儿期的鞍上池囊肿可表现为抬头-低头头部活动,即玩偶头样症状;
⑶左侧中颅凹囊肿可合并注意力不集中症(ADHD);
⑷头痛,但不是所有头痛患者均有蛛网膜囊肿;
⑸癫痫;
⑹脑积水(脑脊液聚集过多);
⑺颅内压增高;
⑻发育迟缓;
⑼行为改变;
⑽恶心;
⑾偏瘫(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
⑿共济失调(肌肉运动不协调);
⒀幻听;
⒁早老性痴呆,多合并Alzheimer氏病。
蛛网膜囊肿老年患者(>65岁)症状
老年患者(>65岁)症状与慢性硬膜下血肿或正常压力脑积水相似:
⑴痴呆;
⑵尿失禁;
⑶偏瘫;
⑷头痛;
⑸癫痫。
蛛网膜囊肿部位相关症状
⑴幕上囊肿可类似美尼尔氏病症状;
⑵额叶囊肿可出现抑郁;
⑶左颞叶囊肿可有精神症状。左额颞叶囊肿更多地表现为述情障碍;
⑷右侧裂区囊肿可导致在61岁左右出现新发精神分裂症;
⑸左中颅凹囊肿可有幻听、偏头痛和发作性幻想;
⑹多数神经外科医师认为蛛网膜囊肿与精神疾病存在一定关联。
三、蛛网膜囊肿的治疗有哪些呢
诊断此病主要靠影像学检查,包括CT或MRI。表现为为脑外或脑内边界清楚、光滑的脑脊液密度区,CT值为0~20Hu,无强化表现。外侧裂池与颅穹窿附近的囊肿,内缘呈直线状为其特征,可成方形。常引起邻近颅骨的吸收和膨隆。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可使四脑室前移位,伴病变以上脑室扩大。
1、非手术治疗在积极处理原发感染病灶基础上,早期或急性期应先采用药物治疗。
(1)病原治疗本病可由细菌(如结核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根据病因可行抗菌,抗病毒及抗寄生虫治疗。
(2)抗炎、抗粘连常用地塞米松10~1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后改为口服地塞米松或泼尼松5~10mg,早晨顿服并逐渐减量,至4~6周时停药。
(3)降低颅内压轻度颅内压增高者可口服50%甘油生理盐水。症状明显者予20%甘露醇250ml静滴,每日1~4次。
2、手术治疗
目的是去除占位(囊肿)、疏通脑脊液循环、解除粘连。脑表面或脑神经周围粘连紧密、坚韧时不可强行分离,以免增加神经损害。脑脊液循环不能疏通情况下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
四、蛛网膜囊肿的预防与护理
蛛网膜囊肿这种疾病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少见的,但此病在临床实践上却比较多见,而且此病的症状表现非常的多样,引起此病发生的病因也是复杂多变的,这需要我们多加提高警惕。蛛网膜囊肿这种疾病是一种脑部疾病,一旦拖延治疗就有可能危及生命,情况不容乐观。
蛛网膜囊肿的预防
1、先天性疾病难以预防,但准妈妈准爸爸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减少胎儿疾病的发生。
2、其他因素造成的蛛网膜囊肿,则应该从病因方面预防。
蛛网膜囊肿的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