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天性肌性斜颈的护理要点
颈项周围有很多块肌肉,它们按照大脑的指挥,调整头的位置,也轮流得到休息。人睡着了,大脑反应能力降低,如果姿势不合适,或者枕头太高、太低,颈部有的肌肉长时间过度劳累,得不到休息,它自己就会强烈收缩,使脖子变得僵硬,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落枕。
得了落枕只要用热毛巾在脖子上做做热敷,帮助那个部位的血液加快循环,同时注意保护颈部肌肉不再受强烈刺激,过几天就能恢复正常。如果有条件进行针灸、电疗、推拿等治疗,恢复会更快一些。
另外,拇指按落枕穴(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5厘米处),感到酸麻后,持续5到10分钟即可见效。左侧痛按右手,或按双手穴位均有良效。
睡觉时要预防落枕,一是不要受凉,二是姿势要正确,三是枕头高低要适宜(一般以10厘米高为宜),且不要太硬或太软。
二、后天性肌性斜颈有什么治疗要点
肌性斜颈患儿在1岁前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即手法按摩矫治,1岁以后斜颈不能矫正胸琐乳突肌挛缩者,可行手术矫治。一般女孩采用胸锁乳突肌的乳突起点处切断,术后手术切口瘢痕落在耳后,再加头发掩盖不影响美观。术中注意勿损伤副神经,男孩一般采用胸锁乳突肌止点切断手术,锁骨上切口同时切开颈阔肌即见挛缩的锁骨头或胸骨头,根据颈部组织挛缩的范围、部位和程度决定手术方法,如术中首先切断挛缩的锁骨头,被动相反方向旋转头颈部,发现胸骨头有挛缩再予以切断,随后如有肌鞘或颈深筋膜紧张挛缩者也应松解切断,总之应切断所有允许切断挛缩组织。该例1.5岁患儿一般单钝切断胸锁乳突肌即可获得满意效果。手术后要否固定示颈部挛缩畸形程度而定,重者可用头颌带或头颈胸石膏固定,1-4岁畸形轻者不需固定待切口愈合后鼓励做相反方向转动,大多可以矫正畸形。
现在我们给父母介绍一种中医揉捏法来治疗
第一步,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处涂少量滑石粉,然后施用推揉法,以舒筋活血。
第二步,用拇指、食指指腹捏拿、弹拨患侧胸锁乳突肌10次,以松解其粘连。
第三步,用拇指指腹轻揉肿块10分钟,以散瘀消肿。
第四步,双手抱患儿头部,扳正头颈,并稍做牵拉旋转活动,以改善恢复颈部活动功能。
第五步,用拇指、食指指腹揉捏胸锁乳突肌的起止点,以松解其挛缩。整个治疗过程为30分钟。
在治疗过程中,平时可用小米做一低枕,患儿仰卧位时,垫在患侧颈部,以保持头部的正确睡姿;侧身睡眠时,要患侧颈部朝下,将枕头垫在患儿头部的耳朵处,以拉长颈部。
同时专家提醒父母,小儿肌性斜颈病因一般认为与孕产过程有关,所以,孕产过程中如有胎位不正、产伤或难产现象,产后要注意观察孩子颈部,看有无肿块或索形肿物。该病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小儿两个月到一岁之间,3岁以后有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所以,该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三、肌性斜颈的主要临床症状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孪缩所致的颈部歪斜畸形,是小儿常见畸形之一。目前病因有产伤学说,宫内压迫学说,先天遗传学说以及多种原因形成学说,导致胸锁乳突肌肌腿、肌纤维变性坏死,瘢痕形成代替了原有的肌腱或肌纤维组织。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
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胎儿胎位不正常或受到不正常的子宫壁压力,使头颈部姿态异常而阻碍一例胸锁乳突肌的血液循环,使该肌缺血、萎缩、发育不良,挛缩而引起斜颈。即所谓“宫内压抑学说”。也有人认为由于分娩时一例胸锁乳突肌受产道式产钳挤压或牵拉而受伤出血,血肿机化孪绍所致,还有人认为胸锁乳突肌的营养动脉栓塞或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肌纤维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形成斜颈。总之,可能是诸多综合因素所致。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表现
斜颈畸形,头向一例倾斜而面部转向对侧。
一侧颈部肿块。婴儿出生后1—4周即可发现颈部一肿块,常在胸锁乳肌中下部,头向健侧时,肿块明显,数月内消散。逐渐出现斜颈畸形。
头面五官不对称。傻侧面部丰满患侧窄平,双服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甚至眼睛大小不等。
晚期颈胸椎代偿性侧弯.双肩高低不一,随年龄的增长畸形逐渐加重。
四、肌性斜颈与其它疾病的区别
根据难产病史、症状与体征,结合X线摄片,该病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其他原因导致的斜颈相鉴别。
(一)骨性斜颈为先天颈椎发育异常所致,早期胸锁乳突肌无挛缩,晚期可有肌肉挛缩、X线摄片可以明确诊断。
(二)颈椎结核除有结核病一船中毒症状外,颈部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查体颈部活动范围明显受限,但无肌肉挛缩,X线片可显示颈椎破坏或椎前脓肿。
(三)颈部急性淋巴结炎颈部浅表可触及疼痛、肿大的淋巴结,肌肉活动正常,无李缩的肌肉索条,血常规可有异常发现。
(四)上颈椎半脱位多有咽部或颈邦软组织感染病史,头颈部呈强迫体位,旋转活动受限,x线片可见齿状突与寰椎前结节距离增宽,齿侧间隙不对称。
(五)其他疾患眼外肌肌力异常的患儿,为避免复视,视物时常表现斜颈姿势。单侧听力障碍时亦可出现斜颈姿势。仅患儿均无胸锁乳突肌挛缩,斜颈可自行或被动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