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视膜脱离的有效护理
手术前视网膜脱离患者应该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及转动眼球,防止视网膜脱离的范围扩大。如果还伴有黄斑未脱离者更应尽早手术。术后受术者应该卧床休息五到七天,保持头部少活动,有利于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紧贴复位,防止视网膜再次脱离。
卧床休息后如果视网膜已平复无浮起时,病人可以先起床在床上活动。无头晕、眼花等不适,再下床活动。开始下床时需有人在旁扶持,避免因卧床时间长,体质弱而发生体位性晕倒。术后应根据手术方式及裂孔部位不同而要求病人采取不同的体位。硅油及气体注入的病人大部分采用俯卧位。出院以后,半年内视网膜脱落患者应该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防止复位的视网膜再次脱离。还要注意定期复查。出现眼前黑影、复视、闪光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说明视网膜仍未完全复位或出现了新的破孔,应到医院就诊。
消除忧郁、焦虑、悲观心理,保持乐观情绪是视网膜脱离患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由于视网膜脱离后视力突然下降,病人一时难以接受这一事实;且担心手术复位后,视力无明显提高而产生上述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因此,病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视网膜脱离手术复位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患眼视力,而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视网膜全脱离,引起继发性青光眼、眼球萎缩等并发症而导致失明,病人必须抛开思想顾虑,主动配合手术。
二、视网膜脱落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孔源性视网膜脱落: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取决于三个因素,即视网膜裂孔,玻璃体液化及有一足够的拉力使视网膜与色素上皮分开,其中视网膜裂孔是关键。发生视网膜裂孔之间,常有视网膜玻璃体退行性变,视网膜周边部格子样变性和囊样变性;玻璃体液化、萎缩和收缩引起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与玻璃体的退行性变与年龄、遗传、近视及外伤有关。
眼外伤:眼外伤造成的视网膜脱离比单纯的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要复杂一些,但是并不是不能治疗。大部分的眼外伤病例如果没有眼球破裂,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再做手术,这样可以是出血停止,只需要在手术中清除积血,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就可以了。
高度近视眼由于巩膜不断变薄,眼球越来越大,后葡萄肿也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玻璃体的液化、变性,使视网膜产生增殖膜高度近视眼随着眼球的变大,玻璃体也会发生变化,形成玻璃体液化腔,液化的玻璃体运动时的回旋力及残留的玻璃体的牵拉也是视网膜脱离的原因之一。
从外因来说,主要是外力的突然冲击,通过玻璃体的传导,促使视网膜破裂,造成视网膜脱离而失明。如果已经发生了眼球破裂,那么一般需要及时缝合眼球裂孔,如果有异物的话应该急诊手术将异物取出,以免发生眼内炎,造成视网膜坏死。
三、年轻人有视网膜脱落的危害是什么
1、变视症:该症状主要发生于或周边部脱离波及后极部而发生浅脱离时,除中心视力下降外,还有视物变形、变小等症状。
2、飞蚊症:专家介绍,飞蚊症主要见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玻璃体混浊。当飞蚊症突然加重时,应注意是否为视网膜脱离的前驱症状。
3、中心视力损害:因视网膜脱落的部位及范围而异。后极部脱离时视力突然显著下降,周边部脱离初时对中心视力无影响或影响甚小。只有脱离范围扩展到后极部时,才出现中心视力障碍。
4、视野改变:周边部视网膜脱落,患者可以感到病变对侧相应部位的阴影或视野缺损,但颞侧视网膜脱离时,其鼻侧视野缺损恰好在双眼视野范围内,有时不为患者所觉察,在视野检查时始被发现。
5、闪光幻觉:是视网膜脱落最重要的症状,可为脱离的先兆,玻璃体变性与视网膜有病理性粘连者,在眼球转动玻璃体牵引激惹视细胞而产生闪光感。如闪光感持续存在并固定于视野中的某一部位时,应警惕视网膜脱离于近期内发生。闪光感也可出现于已有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是由液化了的玻璃体自裂孔进入神经上皮层下刺激视网膜细胞所引起。
四、视网膜脱落的预防方法
在平时应该注意对眼睛的保护,上班族对着电脑的,屏幕可以换成那种纯色的,不要太艳。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用眼,可以拿那种盆栽,吸收辐射光。有意识的多眨眼。
预防视网膜脱落,高度近视眼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避免头部的剧烈震动,如磕碰、蹦极、跳迪斯科等。一旦发现眼前有黑影、闪光感和视物变形等,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
避免眼部外伤及头颅震荡。眼前如出现闪光与火花,或某方位有幕状黑影挡住,应立即上医院请眼科医生检查。如眼底检查仅发现单纯视网膜裂孔而无视网膜脱离时,可采用激光封闭裂孔。
曾经有视网膜脱落史者要防止复发,应避免劳累,压力大、温差大、空气不干净,甚至乘飞机等情况,也都可能引起旧病复发。
平时多注意休息,可以多吃点水果,维生素ABC类对眼睛都是比较好的元素,平时注意躲摄入。在办公时要注意休息,中午的话可以趴着休息一下,可以用那种视优眼托枕,这种对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的人适用,也可以办公时使用。减轻对眼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