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蜂窝织炎怎么办 蜂窝织炎有哪些饮食禁忌

导读:中医偏方:本病根据其转化,应根据不同阶段,灵活应用消、托、补三法,初、中期应用疏风清热,解毒散结,清利湿热。

一、蜂窝织炎应该怎么办

蜂窝织炎怎么办 蜂窝织炎有哪些饮食禁忌

1、中医疗法:

本病应首辨发病部位,以明确病之轻重;一般发生在结喉处者,病变较重,来势暴急,应当重视,其次为颈部两侧,病情易变。再者本病应辨清风热和湿热,有时风热容易兼挟湿热,都需进行辨证论治。

1)风热侵袭

证候:局部红、肿、热、痛,伴恶寒发热头痛,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析:风热病毒挟痰蕴结于颈、喉结、脐等部位,热壅血瘀,血肉腐败而发上证。

2)湿热挟毒

证候:局部红、肿、热、痛,容易化脓,化脓后脓出臭秽,舌苔黄腻,脉滑数。

辨析:湿热挟毒薰蒸肌肤,毒壅肉腐,肉腐为脓。舌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征。

2、中医偏方:

本病根据其转化,应根据不同阶段,灵活应用消、托、补三法,初、中期应用疏风清热,解毒散结,清利湿热。后期应酌情应用补法。

辨证选方:

1)风热侵袭

治法:散风清热,化痰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合银翘散加减:银花15g,连翘20g,板蓝根30g,赤芍15g,薄荷10g,黄连15g,大青叶15g,蒲公英15g,牡丹皮15g,甘草3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湿热挟毒

治法:清热利湿,和营托毒。

方药:萆薢分清饮加减:萆薢30g,车前子(布包)30g,苦参15g,黄连12g,木通15g,瞿麦30小龙胆草30g,川牛膝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外治法:

1、破溃:宜提脓祛腐,用八二丹或九一丹,并用药线引流,再用金黄膏或玉露膏盖贴。

2、收口:脓腐已尽,宜生肌收敛,以生肌散掺入疮口中。

二、蜂窝织炎有哪些症状

蜂窝织炎怎么办 蜂窝织炎有哪些饮食禁忌

 一、症状

初起时为境界不明显的弥漫浸润性斑块,以后发炎的症状迅速扩展和加重,局部红、肿、热、痛,有显著的指压性水肿,有压痛。皮疹中央部分先是肿硬的斑块,以后软化形成脓肿,溃破后排出脓液及坏死组织。急性病人都有高烧、寒战、头痛、全身不适等。有的病人常伴有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坏疽、转移性脓肿或严重的败血症。蜂窝织炎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四肢及面部多见,发生于指、趾的蜂窝织炎称为瘭疽,复发性蜂窝织炎上述病情反复发作,红斑明显或不明显,也可完全没有。全身症状很轻或没有,但反复肿胀,最后可导致慢性淋巴水肿。

好发于下肢、足背、颜面、外阴、肛周等部位。临床表现由于致病菌不同、毒性不同以及发病部位和其深浅的不同,而有轻重之别。一般病变浅者,患部呈现弥漫性红肿,皮肤紧张而坚实,中央炎症显著,以后变软,溃破化脓,排出脓液及坏死组织。由葡萄球菌引起者脓液较稠,链球菌引起者脓液较稀。病变位置深者,红肿多不明显,有深部压痛。

常伴有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坏疽、转移性脓肿,甚至发生败血症。但局部不产生水疱。患者可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等症状。

慢性蜂窝织炎常呈板样硬化、色素沉着或潮红、灼热,疼痛不明显,可见有皮肤萎缩,颇类似硬皮病。好发于踝上部,亦可见于颈、腹或上肢。本型为硬结性蜂窝织炎,较罕见。

二、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及病理诊断不难。

三、蜂窝织炎的饮食禁忌是什么

饮食适宜:1宜吃清热解毒的食物;2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3宜吃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食物。

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柠檬。柠檬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促进身体细菌分泌的毒素的排出,减少发烧,疼痛症状,利于患者的恢复。每天泡水喝350-500毫升为宜。

香椿。香椿是具有抗菌杀菌作用的食物,对各种格兰阳性,革兰阴性菌菌,真菌等都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利于患者的恢复。每天100-300克为宜,可以清炒的吃,也可以和鸡蛋一起炒的吃。

鲫鱼汤。鲫鱼汤富含有动物优质蛋白质,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每天300-400克的鲫鱼炖汤喝,慢炖,营养吸收率会更好的。

饮食禁忌:1忌吃油腻的食物;如羊油、牛油、猪油;2忌吃腥发的食物;如菊花茶,羊肉、鲢鱼;3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花椒、辣椒、生蒜。

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牛油。牛油富含有大量的油脂的,容易滋养细菌,特别是蜂窝织炎等化脓性感染的疾病,更不易食用,容易加重炎症感染,使病情加重的。宜吃低脂的食物。

鲢鱼。鲢鱼是属于腥发的食物,容易导致炎症组织化脓,不利于患者炎症感染的恢复。宜吃清凉的食物。

生蒜。生蒜的刺激性是比较大的,容易刺激炎症部位组织,导致局部组织血管充血,肿胀,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宜吃清淡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四、蜂窝织炎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蜂窝织炎怎么办 蜂窝织炎有哪些饮食禁忌

蜂窝织炎病因

主要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腐生性细菌

一、发病原因

常见病原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亦可由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后者常引起坏疽,较严重。本病亦可为局部化脓性炎症的并发症,或深部化脓灶穿破后所致。局部外伤、血运不良、挤压疖肿以及放射疗法均可作为本病诱因。化学物质直接注入皮内也可导致急性蜂窝织炎。

二、发病机制

真皮及皮下组织可见广泛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改变,浸润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预防

1、在易于发生脓皮病的单位(如某些工厂、农机站、小学校等)中广泛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

2、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3、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4、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禁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