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原反应如何缓解才好
当我们在进入高原的时候,如果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比较轻,最好不要急着吸氧,因为人体适应高原环境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对于高原反应比较严重的人,并且身体非常虚弱,最好及时吸氧,在吸氧后,高原反应会慢慢减轻以至于消失。
在高原旅游的时候,如果出现高原反应,还要迅速将患者移到没有风的地方,最好卧床休息,要注意做好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因为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很可能会并发肺水肿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如果发生高原反应后,头痛或其他部位的疼痛比较严重,可以口服镇痛剂进行止痛治疗,如果患者仍然不能适应高原的环境,就需要把患者移动到海拔比较低的地方。以患者感到痛苦明显减轻的高度为好。
初到高原的时候,如果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出现呼吸不顺畅,气不够用的感觉,可以在睡觉的时候把头部尽最大可能地垫高,也可以坐着睡觉。直到不舒服的感觉消失为止。
到高原旅游时,当出现比较严重的高原反应的时候,如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后,首先要吸氧,(如果有条件可以随身携带一个氧气罐),在吸氧后,高原反应会慢慢缓解。在处理后,如果患者不能坚持,最好降低高度,在回到海拔比较低的地区后,反应会慢慢消失的。
二、产生高原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的原因是高原反应是海报高于三千公尺的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压降低和气候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紫外线辐射强,因此人会产生头晕目眩、倦怠嗜睡、呼吸急促、消化不良等适应方面的问题。由于高海拔地区气压下降,氧分压减少引起肺泡氧分压减少,低血氧。
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机体在短时期发生的一系列缺氧表现称为急性高原反应。急性高原反应主要发生于移居者,高原世居者也可发生急性高原反应。
急性高原反应是机体对高原环境的一种应激性反应,是机体的各种功能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过程中所呈现的临床症状。这种症状多可自行缓解。
高山病形成的原因是由於高度愈高,空气愈稀薄,气压就愈低,因此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但是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含量仍然不变,为使血液中维持人体所需之含氧量,故必须增加红血球的含量,但人体自动增加红血球之含量需要几天的时间,因此在刚进入山区时,会因为高度突然增高,人体来不及适应,而产生体内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形,高度愈高,过渡时间愈短,产生的反应就愈剧烈,这种生理反应一般称为[高山病]。
三、高原反应如何预防才好
1、在去西藏的路上,我们要尽可能不吸烟。如果你是坐火车去,那乘务员一定会提醒你不要吸烟。原因不仅仅是列车禁烟,因为吸烟会导致呼吸道异常。以及呼吸时更加缺氧。所以一般到3000米海拔时,火车会全程禁烟。
2、在行程的路上我们要多吃一些营养高的食物。比如肉干和水果,营养高的食物可以让我们精力充沛。良好的精神状态会减少身体对高原的不适应。
3、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不要焦虑路途的长久。就当做每天生活一样,该做什么做什么。好的心情可以有效的减少高反的发生。另外在路途中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先到海拔适中的地方。中间缓冲适应一下。然后在到海拔高的地方。
4、睡觉的时候保持侧卧,这样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另外吃饭的时候不要吃得过多。心脏和胃的负担过重也容易发生高反。
购买必要的药物如止疼片和葡萄糖等药物等,在路上注意保持体温。另可穿多一点也不要感冒。感冒后特别容易导致高反,到拉萨后第一天不要洗澡。保持充足的睡眠。
四、高原反应存在的危害有哪些
氧是人体生理代谢的基本元素,空气中的氧经过呼吸进入血液,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再经血液循环到全身组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由于空气的氧分压低,呼吸进入人体的氧也相应减少,进入动脉血液的氧也减少,不能完全满足机体的需要,造成机体缺氧。机体缺氧程度不同,所产生的反应也不同。进入较低高原时,由于缺氧程度较轻,机体所受影响仅是因氧气供应不足而引起的代谢增强及功能代偿。当缺氧较重时,一些缺氧敏感的器官则可能出现损害。缺氧的典型症状为: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心慌、气促、烦燥、食欲减退、乏力、失眠或嗜睡等。
人在高原所受的紫外线、日光辐射强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高原地区人烟稀少,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比较清洁,日光中的紫外线被吸收较少,高原上积雪期长;雪面反射率高,以上诸因素都增强了紫外线对人体的辐射强度。人体在缺少防护的情况下,受强紫外线照射可引起皮肤灼伤和光照性皮炎,产生脱皮、水泡等症状,眼角膜上皮受紫外线伤害而发生雪盲。
高原地区的相对湿度较平原地区低,所以正常情况下,通过人的呼吸和皮肤水分蒸发,人体可失去较多水分;干燥的气候还使人体出汗增加,进一步增加水分的蒸发。水份的蒸发将促使人的体液丧失,如果体液丧失过多可出现脱水症状。轻度的脱水对人体的影响较小,一般仅造成粘膜干燥、皱裂,如嘴干裂、鼻出血,稍严重的还有皮肤的皲裂,冬季尤甚。在极高原地区(海拔大于5000米)地区,由于空气特别干燥而寒冷,体液大量蒸发可引起严重脱水,使血液变得粘稠,从而影响血液循环,甚至诱发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