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高位室性早搏的诊断 怎么治室性早搏

导读:4级室早又可分为4a级室早(两个室早连发)和4b级室早(室早连续发作3次或3次以上,又叫室性心动过速)。

一、高位室性早搏的诊断方式

一般按室性早搏的发作频率可将其分为5个级别,即1级室早至5级室早。1级室早是指偶发室早,即患者每分钟出现室早的次数在2次以内(含2次),或每小时出现室早的次数在30次以内(含30次)。2级室早是指频发室早,即患者每分钟出现室早的次数在2次以上,或每小时出现室早的次数在30次以上。

3级室早是指多源性室早,即患者在同一导联上出现了不同形态的室早。4级室早又可分为4a级室早(两个室早连发)和4b级室早(室早连续发作3次或3次以上,又叫室性心动过速)。5级室早是指过早出现的R波落在T波上(R-ON-T)的室早。3级以上的室早统称为复杂性室早。

心电图的特征如下:

(一)提前发生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0.12s、宽阔畸形,ST段与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二)室早与其前面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称为配对间期)恒定。

(三)室早很少能逆传心房,提前激动窦房结,故窦房结冲动发放未受干扰,室早后出现完全性代偿间歇,即包含室早在内的两个下传的窦性搏动之间期,等于两个窦性RR间期之和。如果室早刚好插入两个窦性搏动之间,不产生室早后停顿,称为间位性室早。

(四)室早的类型室早可孤立或规律出现。二联律是指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早;三联律是每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早;如此类推。连续发生两个室早称成对室早。连续三个或以上室早称室性心动过速。同一导联内,室早形态相同者,为单形性室早;形态不同者称多形或多源性室早。

二、室性早搏怎么治

高位室性早搏的诊断 怎么治室性早搏

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原则为:应在控制病因和消除诱因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采取下列治疗方法。

1.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

如为偶发或单源性且症状不明显者,多不宜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频繁室性期前收缩伴有明显症状者,可考虑口服普罗帕酮、美西律等,也可使用胺碘酮治疗,但应注意副作用

2.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

如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尤其是并发左室射血分降低和慢性充血性心衰者,室早是这类患者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长期使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并不能降低死亡率,应避免使用。胺碘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长期服用其副作用发生率高。已有的研究表明,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通过改善心功能而减少或抑制室性期前收缩,可明显减少心源性死亡率。

3.急性心肌缺血或梗死发生的恶性室性期前收缩

目前不主张预防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尽早实施再灌注治疗。但如果在实施再灌注治疗前已发生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或在心室颤动除颤后仍然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此时应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继之静脉滴注(1mg/min)维持,同时应注意补钾、补镁和尽早使用β受体阻滞剂。

4.起源于特殊部位的室性期前收缩

如右心室流出道、主动脉窦部、左心室间隔部等,症状明显且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或扩张性心肌病发生的室性期前收缩,尤其是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35%),心脏性猝死发生率高,应植入ICD或实施具有转复除颤功能的心室同步起搏器(CRT-D),可有效提高生存率。

三、室性早搏的简介

高位室性早搏的诊断 怎么治室性早搏

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ventricularcontraction),又称室性早搏(prematureventricularbeats),是早于基础心律(多为窦性心律)提前出现的室性冲动,由希氏束分支以下异位起搏点(如图)提前产生,可单独出现,也可成对出现。

1、过早搏动(prematurebeat)简称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在窦性或异位性(如心房颤动)心律的基础上。可偶发或频发,可以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搏动后发生,形成二联律或联律性过早搏动。

2、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窦性过早搏动罕见。

3、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早搏亦可见于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洋地黄或锑剂中毒;血钾过低;心脏手术或心导管检查时对心脏的机械刺激等。

四、室性早搏会有哪些特征

室性早搏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这主要由于早搏后的心搏增强和早搏后的代偿间歇引起。有时患者会有心前区重击感及头晕等感觉。心悸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而焦虑又可使儿茶酚胺增加,使室性早搏更为频繁,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如果室性早搏触发其它快速性心律失常则可出现黑蒙及晕厥症状。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人常诉说心悸、胸部有“撞击感”。大多数在心脏听诊时即可做出诊断,早搏的第一心音较正常的第一心音响亮,第二心音微弱,或者听不到,这些特点与房性早搏相同,但室性早搏后的代偿间歇时间较长,属于完全代偿间歇。如果室早频繁发生,有时不易与心房颤动区别,可让病人活动一下,若体力活动后,病人心率加快,而节律趋于规则,则室性早搏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人体活动后,窦性频率增加,克服了异位心律的显示。如果每次正常心搏后均随一个室性早搏,则形成二联律,多见于洋地黄中毒,不是洋地黄中毒引起的二联律,常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多见于正常人,要判断室早的性质,必须综合分析,如果早搏由烟、酒等一些诱因引起,多属于功能性的,一般勿需治疗。对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室早,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治疗。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