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肾盂肾炎会发展成尿毒症吗
复杂性尿路感染,在尿路有功能性梗阻或器质性梗阻时,才可能会发生慢性肾盂肾炎。多数患者可有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病史,部分病人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表现为乏力、低热、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一般症状,常有慢性间质性肾炎的表现,如肾小管功能受损时可出现夜尿增多、低渗尿和低比重尿。慢性肾盂肾炎如未能有效控制,病情持续进展,可发展到尿毒症,出现尿毒症症状。
慢性肾盂肾炎的表现与急性肾盂肾炎截然不同,其发病和病程很隐蔽。分为三部分:
1.尿路感染表现
不明显,可有乏力、低热、厌食等,间歇性出现腰酸腰痛等肾盂肾炎症状,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感染症状。可表现为间歇性无症状性菌尿。
2.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
如尿浓缩能力下降,可出现多尿、夜尿增多,易发生烦渴、脱水;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可表现为低钠、低钾血症,肾功能不全时也可出现高钾血症;肾小管酸中毒常见。慢性肾盂肾炎表现以肾小管功能损害表现为主,往往比肾小球功能损害更为突出。
3.慢性肾功能不全
发展至终末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可有水肿、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等表现。
二、慢性肾盂肾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1.尿常规检查
最简便而可靠的方法。凡每个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5个/HP)白细胞成为脓尿,有时可发现白细胞管型、菌尿,可伴有镜下血尿。偶见微量蛋白尿,如有较多蛋白尿则提示肾小球可能受累及。
2.尿细菌学检查
95%以上的尿路感染有革兰阴性菌引起,其他一些寄生菌如表皮葡萄球菌、乳酸杆菌、厌氧菌、棒状杆菌等很少引起尿感。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大于105/ml有临床意义。美国传染病学会的推荐标准:有肾盂肾炎症状、菌落计数≥104/ml可考虑为感染。尿细菌培养能够帮助确定致病菌株,并可进行药敏试验,提高抗生素治疗效果。
3.X线检查
静脉或逆行肾盂造影具有特征性征象,即肾盂和肾盏的变形、扩张或缩窄,肾乳头收缩等。
4.超声检查
应用最广泛、最简便的影像学方法。可见肾外形凹凸不平、两肾大小不等,集合系统结构紊乱,可见肾盂分离或扩张。后期可见皮质回声增强、变薄等表现。
5.尿浓缩功能检查
可出现低比重尿、尿糖阳性、尿冰点渗透压减低等表现,但缺乏特异性。
6.肾功能检查
晚期可出现肾功能异常,如肌酐、尿素氮、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又名胱抑素C(cystatinC)增高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三、慢性肾盂肾炎应该如何鉴别
1.肾结核
肾结核也可有低热、乏力、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数年后可出现干酪样变致肾实质破坏,肾盂、肾盏变形,后期肾功能受损。但是,肺部X线检查发现结核灶、前列腺、附睾及盆腔结核的检出有助于与此病相鉴别。尿液结核菌培养阳性、多聚酶链反应检出尿结核菌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2.慢性肾小球肾炎
如果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与之鉴别则不难。肾盂肾炎的尿蛋白量一般小于1~2g/天,大于3g/天则应考虑肾小球疾病。隐匿性肾炎尿常规中常有较多红细胞,而肾盂肾炎则以尿白细胞为主。此外,尿培养、长期低热、尿频等症状亦有助于鉴别诊断。晚期慢性肾小球肾炎并发尿路感染时鉴别困难,此时可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特点加以分析,常可鉴别。
3.前列腺炎
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有前列腺肥大、放置尿管、膀胱镜等情况易发生。可有腰骶和会阴部疼痛以及尿频、尿痛,尿常规发现白细胞。但前列腺炎除尿检异常外,其他临床表现常不明显。查前列腺液白细胞数>10个/HP和前列腺B超有助于鉴别诊断。
四、慢性肾盂肾炎应该如何治疗
1.一般治疗
鼓励多饮水,勤排尿。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应卧床休息。积极治疗诱发因素,如肾结石、输尿管畸形、反流性肾病等。
2.抗感染治疗
慢性肾盂肾炎致病菌常较复杂,最好通过尿细菌培养确定菌型,在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下进行抗生素治疗。
3.疗效判断
(1)临床治愈
症状消失,停药72小时后,每隔2~3天作尿常规及细菌培养,连续3次阴性。
(2)痊愈
临床治愈后,尿常规及细菌培养每月复查1~2次,连续半年均阴性。
(3)复发
指治疗后菌尿转阴,但停药后6周内再发,且致病菌与先前感染完全相同。复发的常见原因有:①尿路解剖或功能异常而引起尿流不畅。应积极解除梗阻、纠正解剖异常。如无法纠正,则根据药敏选择恰当抗生素治疗6周。②抗生素选用不当或疗程不足。根据药敏选择药物,治疗4周。③病变部位瘢痕形成,血供差,病灶内抗菌药物浓度不足。可选用大剂量杀菌性抗生素,如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等,疗程6周。
(4)再发
治疗后菌尿转阴,停药后6周内发生两一种与先前不同的病菌感染,即重新感染。可按首次发作的治疗方法处理,重视预防。同时应全面检查有无易感因素存在,予以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