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核气都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梅核气,病症名,中国医学所称的“梅核气”是一种咽异感症,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患者自觉咽喉中有异物感,无疼痛,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临床以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中医肝病、中医咽喉疾病、中医精神疾病时均可见此病证。梅核气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结于咽喉或肝郁脾滞,痰气结于咽喉引起。现代医学称为咽异感症,又常被诊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青中年人,以女性居多。
此病既无全身病变,更无前驱症状。惟觉喉头有异物感,无疼痛,往往在工作紧张时或睡着后或专心做事时可以完全消失,闲暇无事或情志不畅时异物感明显,当吞咽口涎或空咽时更觉明显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而进食时,则毫无梗阻感觉。很多病人恐惧是喉癌或食道癌而致思想负担沉重。借助现代仪器局部检查及X线吞钡检查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因反复检查,久治罔效,甚至连病也不知何病,患者常出现精神抑郁,心烦疑虑。又加之身体其他部位上的远伤病,胸胁胀满等,引起纳呆,困倦,消瘦等。妇女常见月经不畅,舌质暗滞。
咽部异常感觉,如痰黏感、蚁行感、灼热感、梗阻感、异物感等。
二、梅核气的病因都有哪些呢
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
咽部
有各种类型的咽炎扁桃体的病变咽囊炎鼻咽口咽及喉咽的异物瘢痕和肿瘤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会厌囊肿舌扁桃体肥大舌根部的肿瘤异位舌甲状腺等。
咽邻近器官
梅核气常见的有茎突过长甲状软骨上角过长喉部疾病牙龈炎龋齿慢性外耳道炎慢性中耳炎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肿炎症及肿瘤等)等另有报道原发性口腔干燥症也可引起该症。
远处器官
较常见的有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肺部疾病此外还有膈疝屈光不正等。
全身因素
常见的有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风湿病痛风重症肌无力长期的慢性刺激甲状腺功能减退淋巴肉芽肿球性瘫痪更年期内分泌失调等。
精神因素
患者常有焦虑急躁和紧张等情绪并有“恐癌症”心理状态神经官能症及有猜疑疑病症状的精神病。
三、梅核气应该要如何进行治疗呢
“梅核气”是在不其病和病因的情况下,根据感觉取的一个病名,实际上是远伤病在咽喉部位上的感受,所以用远伤病的揉摩治疗方法即可解决(具体操作可见张怡曹等的文章《药物揉摩治疗远伤》)。
用药物喷在咽喉外部异常感觉处,用梳或其他光滑物或柔软物对异物感处揉摩,将病理物清除,直到病灶显现出来。显现的病灶清晰明显,形态界限分明,可观察到远伤的趋向表皮。但远伤周边无远伤处的皮肤,虽经过同样的揉摩,皮肤形态颜色均保持不变。一般都可以在病灶显现(治疗到位)后异物感立即消失。经过二到三次,咽喉处的远伤清理干净,见不到病灶了,是彻底治愈。大多数患者通过一次揉摩也能很长时间不发。
如不能揉摩治疗,可暂时用中药缓解,下面二方均可达到咽异物感的不同程度缓解或暂时消除。
半夏厚朴汤
半夏10厚朴10茯苓12苏叶6生姜15克,日一剂,水煎服
消梅十味饮
苏子(梗)12香附12半夏10陈皮10桔梗10枳壳10乌药10甘草6生姜5克,日一剂,水煎服
对症疗法
避免烟酒粉尘等服用镇静及安定药;颈部穴位封闭法可取穴廉泉双侧人迎或加取阿是穴进行封闭。
药物治疗
梅核气
值得注意的是对梅核气患者要细心开导,解除其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同时,梅核气患者少食煎炒炙焯辛辣食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或用咽喉部的导引法进行锻炼。心情愉快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压力与不顺处处存在,所以必须摆正心态,以乐观的心情面对人生。
心理治疗:针对患者的精神因素如“恐癌症”等在认真详细检查后耐心解释解除其心理负担避免不谨慎的语言草率检查和处理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饮食疗法
(1)合欢花蒸猪肝:合欢花(干品)10~12克,放碟中,加清水少许,泡浸4—6小时,再将猪肝100~150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盐少许调味,隔水蒸熟,食猪肝。
(2)玫瑰花茶:玫瑰花瓣(干品)6-10克,放茶盅内,冲人沸水,加盖煽片刻,代茶饮。
(3)葱煮柚皮:鲜柚皮1个,在炭火上将外层黄棕色烧焦,刮去表层,然后放人清水中泡浸1日,使其苦味析出。再切块加水煮,将熟时以葱两棵切碎加入,用油、盐调味,佐膳。
四、梅核气应该要如何进行诊断呢
1.痰气郁结
证候:自觉咽喉有异物梗塞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或上下游走不定,或于某处固着不动。症状轻重变化频繁而无规律。对饮食无影响,一般在进食、工作、学习、谈笑等精神移注他处时,异物梗阻症状明显减轻乃至消失。多见于中年女性。不少患者情绪欠稳定,恐癌多疑。治则: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主方: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加减。方药:法夏、厚朴、茯苓、紫苏梗、生姜。
若肝郁气滞较甚,可加香附、郁金、白芍、枳壳;痰多呕恶者,加橘红、瓜蒌皮、川贝;纳呆便溏加白术、陈皮、苍术、炙甘草;嗳气泛酸加旋覆花、代赭石;肝郁化火加牡丹皮、栀子、天花粉等。
2.肝郁气滞
证候:胸胁满闷或疼痛,或乳房及少腹胀痛,善太息,暖噫频作,食纳呆滞,或咽中如物梗阻,吞吐不利,或见颈项瘿瘤,情志抑郁,腹部积聚,月经不调,甚或闭经,苔薄,脉弦。治则:疏肝解郁,行气散结。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药:柴胡、赤芍、川芎、枳壳、香附、陈皮、郁金、佛手、炙甘草。可加半夏、厚朴、茯苓、紫苏梗等药。
3.肝郁失音
证候:咽喉梗塞,部位不定;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常随情志变化而变化,抑郁愈甚,症状愈重;亦有因情绪激动后声音突然嘶哑;或语音全无,短数小时,长者可数日不愈,但咳嗽、啼哭时却发声正常。咽喉检查均无异常。常伴有情志不舒,多疑善虑,少言寡欢,胸闷胁痛,失眠心悸,月经不调等。舌淡红苔薄,脉弦细。治则:疏肝解郁行气,畅喉开音。主方:诃子清音汤。方药:诃子肉、桔梗、甘草、郁金、香附、木蝴蝶。
苔腻夹痰湿者,加薏苡仁、泽泻、车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