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宫息肉白带有血丝怎么治疗
扩张宫颈,摘除息肉,继之搔刮整个宫腔,可将弥漫型小息肉刮除,并送病理检查。术后应定期随诊,注意复发及恶变,及时进行处理。近年来有人采用宫腔镜下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小型息肉,获得成功。
对40岁以上的患者,若出血症状明显,上述治疗不能根除或经常复发者,可考虑全子宫切除术。
手术过程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手术过程,可以在直视下观察宫腔,直观清晰,在排除子宫内膜癌等官腔内恶性病变后,单发的、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就可在官腔镜直视下直接摘除,而对于多发病灶、年轻、有生育要求的病人可以在官腔镜下作全面的刮宫,这样能避免漏刮。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来说,既可以彻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又可以保持子宫的完整性。根治子宫内膜息肉办法是先用宫腔镜切除息肉止血,然后马上找到并去除原发病,必要时给予黄体酮内膜逆转治疗。不论有无生育要求,子宫内膜息肉一旦确诊,即应该马上治疗,以免留下不可挽回的遗憾。
术前准备
1、同宫颈糜烂激光治疗相同。
2、器械准备Nd∶YAG激光准备同宫颈糜烂治疗部分,使用功率40~60W。
镜下手术
1、常选用5%G、S液体作膨宫液。
2、双合诊检查了解子宫的位置、大小、形态、硬度、活动度等。使用宫颈钳夹住宫颈前唇、用探针经宫颈口轻缓进入宫腔探知子宫腔深度,宫颈口(包括内外口)小者用子宫扩张器扩张子宫颈至6~6.5号。
3、根据探知的宫颈深度,调整子宫镜限位器,将子宫镜插入宫颈管,过内口,循子宫壁一侧缓缓推入到宫腔内。开启冷光源,打开注水阀门,嘱助手通过加压器,向宫腔内注入膨腔液。压力维持在18~22kPa(130~160mmHg)之间。在膨宫良好的可视空间仔细寻找子宫息肉蒂部的准确位置。自宫镜活检孔道,通过橡胶帽插入Nd∶YAG光纤,直视下,光纤插入息肉根部,输出激光,根据息肉根部大小调整激光输出功率。直至息肉变成绛紫时,能从基蒂部切下者一并切除。对无蒂及较小息肉者,可直接插入凝固,发白停止。
二、子宫息肉的诱发病因有哪些
在医学上,子宫内膜息肉是指局部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以及伴随的血管过度生长,突入到子宫腔内,是妇科常见的一种宫腔内良性病变。它可以生长在子宫腔内的任何部位,可以单个生长,也可以多个弥漫在整个子宫里面。小的内膜息肉仅为0.2~0.3厘米,大的为2~3厘米或更大,形状可为卵圆形、三角形或不规则状,多数息肉根部有蒂。
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可以出现以下表现: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出血量时多时少,淋漓不净。大型内膜息肉或突入宫颈管内的息肉,容易发生感染、坏死,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恶臭的血性分泌物。
而单个、较小的内膜息肉患者则往往没有症状。由于子宫内膜息肉缺乏典型和恒定的症状,临床上往往难以发现。月经规则,并没有受到息肉的影响,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如果没有做宫腔镜检查,很难发现子宫里藏着两粒小息肉。
患有不孕症的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高,而切除息肉后,妊娠率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引起不孕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是内膜息肉位于子宫角处,阻塞了输卵管开口,影响精子上行和卵子结合;二是巨大、多发的内膜息肉影响局部内膜的血供,干扰受精卵着床和发育;三是内膜息肉合并感染,改变了宫腔内的环境,不利于精子存活和受精卵着床。
专家介绍,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过去多以子宫输卵管造影、B超和诊断性刮宫为主。但是造影时注入造影剂过多又可掩盖息肉,也容易与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内的气泡等相混淆;B超检查受月经周期的影响,对过小的息肉会漏诊;诊断性刮宫可能存在漏刮,或有时将组织刮碎不能明确诊断,故子宫输卵管造影、B超和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均有局限性。大多数子宫内膜息肉体积很小,即使使用上述传统方法多次检查,也难以发现,让医生得出“子宫正常”的假象,从而延误治疗。
医院更多地采用宫腔镜来进行诊断。宫腔镜可以直视下观察宫腔,直观清晰,在排除子宫内膜癌等宫腔内恶性病变后,单发的、小的内膜息肉就可在宫腔镜直视下直接摘除,而对于多发病灶、年轻、有生育要求的病人可以在宫腔镜下作全面的刮宫,这样能避免漏刮。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既可以彻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又可以保持子宫的完整性。专家提醒,宫腔镜诊治内膜息肉宜在月经干净后一个星期内进行,因为这时子宫内膜比较薄,不容易掩盖息肉。
凡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腔内壁的肿块,临床上都可称为子宫息肉。根据息肉的大小、位置、形态及患者的年龄,采取不同的治法。
三、子宫息肉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凡生长于宫颈、宫颈管内,或宫腔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壁内的肿块,临床都可称为子宫息肉。因此在宫腔内的息肉样肿块,可有是肌瘤(粘膜下带蒂突入宫腔即成肌瘤样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是由于宫内膜增生过盛构成,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很常见的类型的局限性的内膜肿物,突出于子宫腔内、光滑、肉样硬度,蒂长短不一,长者可突出于宫颈口外,有的蒂较短。较小的息肉一般无临床症状。有的露出宫颈外的息肉在房事后流血就诊被发现。对蒂较长者可在宫腔镜直视下用激光手术切除,对同时发现的较小的息肉一并处理。子宫息肉是腔内镜下激光手术的最佳适应症。
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或不规则子宫出血;宫颈口处看到或触及息肉,子宫体略增大;作宫腔镜检查或分段诊刮,将取出的组织或摘除的息肉送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可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粘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癌等鉴别。
根据息肉的大小、位置、形态及患者的年龄,采取不同的治法。
1.对于较大而有蒂的息肉,可在子宫下段见到或摸到,此时可通过扩张宫颈将息肉摘除,然后进行宫颈及宫腔搔刮术,将其余息肉刮出并送病理检查。
2.小型局灶型或弥漫型息肉行刮宫术,应注意全面搔刮,尤其是宫底及宫角处。
3.宫腔手术后,应进行抗感染治疗。临床可给予抗生素类药物口服或静点。
4.对出血症状明显,按上述方法治疗未能根除或经常复发者,应考虑行子宫切除。
四、子宫息肉的病理特点有哪些
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多数学者认为,息肉来自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尤其是基底部内膜。
大体观察,最常见的类型是局限性的内膜肿物突出于子宫腔内,单个或多发,灰红色,有光泽,一般体积较小,平均直径在0.5~2cm之间。小的仅有1~2mm直径,大而多发者可充满宫腔。蒂粗细、长短不一,长者可突出于子宫颈口外。有的蒂较短,呈弥漫型生长。息肉表面常有出血坏死,亦可合并感染,如蒂扭转,则发生出血性梗死。
镜检:子宫内膜息肉由子宫内膜组成,表面被覆一层立方上皮或低柱状上皮。息肉中间部分形成纤维性纵轴,其内含有血管。
由于蒂部狭窄,血液供应减少,息肉极易变性。最易发生息肉血管内血栓形成,因瘀血而变成深紫色,常在顶端开始发生坏死,最后可能腐崩而脱落。
息肉恶变的病理诊断标准是:①必须看到整个息肉的形态;②恶变限于息肉内;③息肉周围的内膜无癌变。应注意与子宫内膜腺癌呈息肉状生长相鉴别。